中文
ENG
慈济基金会马来西亚
捐款
找慈济
慈济据点
社区环保站/环保点
静思书轩
静思展览馆
成为志工
关于我们
世界慈济
证严上人
认识慈济
慈济全球网
大马慈济
缘起
大马慈济志业
常见疑问
电子发票
人才招募
慈济国际学校
慈济公告
报导 | 故事
平面报导
最新报导
专题报导
人物故事
社区志工纪实
国际纪实
影音集
大马影视新闻
《大马慈济情》
MY DAAI 频道
《绽放》
《美善一周》
《一人一善》
照片 | 其他出版
映像集
《慈济世界》季刊
《见证大爱》特刊
草根菩提 | 环保志工故事
专案
守望相助#Kita1Keluarga
"We Love We Care" MCO援助
沙巴加油!
2021大水灾
Malaysia Covid-19 Solidarity Fund
雪隆慈济30年
629 Tzuchi Plogging
马六甲
搜索标签名称
每页显示条数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全部
忙碌 也是一种幸福
一般人常以为没事做的人,才有时间来做志工。然而有一种获得叫作“付出”,有一种幸福叫作“能做是福”,有一种学习叫“志工”。即使生活忙碌,但只要有做志工的意愿,自然而然就能够从忙碌中找出时间来服务大众。
慈济奖助学金 涵养向上向善的力量
陈金玲女士的住家空间狭小,家中的杂物和孩子们的物品善用各种纸盒、罐子收纳整齐,而可回收的资源也清洗和分类干净,人人养成生活的好习惯。这都归功于慈济奖助学金的勉励,志工透过引导和陪伴,妈妈用心配合和督促,孩子们从自我实践与检视中学习成长,涵养向上及向善的力量。
食物疗愈 打造健康好体质
不管是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还是成天打喷嚏,鼻子和喉咙总是不舒服,到处求诊中西医、偏方都尝试,却遍寻不着根治之道,反覆发作影响工作生活甚巨,这是许多过敏患者的痛苦心声。唯有“吃”出理想的生活,排出身体内的毒素,利用食物找回自我疗愈的力量。
品格教育 永不贬值的资产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呢?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不同品行的人会创造出迥然不同的人生与价值。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学业成绩或是人生履历的亮眼表现,而是如何为自己打造一个永不贬值的资产——品格。
舌尖上的疗法 为健康加分
现今风行健康养生,许多人希望吃得健康,但却不知从何下手;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等营养素,是不可或缺的食物,然而每天的摄取量是否足够?食物如何成为我们健康的良药,改善体质?
世界环境清洁日 还海滩干净原貌
日益严重的海洋垃圾,造成大规模海洋生态、环境和健康问题。 2019年世界环境清洁日(World Cleanup Day)在9月21日召集一百五十个国家,在当天进行大规模清扫活动,包括净校园、净社区、净海滩。
铁汉柔肠 爱在心里终打开
处事硬邦邦,认真对待每一件交托给他的事,虽然不容易亲近,但志工的温言鼓励,依旧软化了硬汉子的心。他吃力地拖着身子走出家门,拨电话给志工,请带他去收功德款及传承给下一个人。
活在当下的人生 最美
以前是完美主义者的陈立蕙,爱规划未来,却总是事与愿违,欲求不得而烦恼。走入慈济十一年间,积极投入访视,陈立蕙见苦知福,调整心态,把握付出机会,尽管经历考验,仍不放弃,继续学习和成长。因为,而今活在当下的人生,对她来说,最美。
天地告急灾害频 伸出双手做环保
慈济志工首次受邀到马威华小向学生倡导环保,透过图文并茂,让他们了解地球所面临的危机,进而灌输环保意识灌输和进行体验活动,启发善苗,共同爱惜地球。
没有子女的老后 也能幸福终老
今年八十三岁的曾玉梅,自从父母亲往生后便独居在简陋的木板屋中。慈济志工从她六十多岁身体还算健朗,持续关怀至今。孤独的身影,每回看见志工来访,脸上绽放着笑容,总是开玩笑地说:“好久没来看我,你们忘记我了!”
慈青学说慈济 邀同学关心援助东非
慈青为学习说慈济,主动向慈青学长姐提出,迎新茶会前先来一场集训课。有学员说,平时走马看花的静思堂看板,这次要自己学说,促使印象深刻,希望把这基础打好,能与身边伙伴解说慈济故事。
天地告急 您行动了吗?
一天只丢一双竹筷、一个塑胶袋、一个纸杯……觉得没什么,然而积少成多的力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马来西亚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的垃圾量是八百克。原本政府预估2020年的垃圾量会达到三万吨,却在2014年就突破了,想一想,你每天的垃圾量有超标吗?
环保路漫漫 乡民动起来
人类是垃圾的生产者,制造垃圾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动作。一次性用品,用后即丢;走在街上,把喝完的饮料瓶子随手一扔;垃圾袋丢进垃圾桶,这些垃圾似乎就与我们无关了。然而,我们可曾想过,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后续处理,将威胁环境和生命的健康。
从拒绝到全心投入 菩萨道不退转
单身上班族王钰清,在工作上力求表现,因而养成据理力争的强悍个性。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报酬,以满足物质上的享受。然而,现在的她身段放软,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她学会先认错。物质生活归于平淡,享受着心灵上的富足。
美食街设回收站 回收资源有了家
马六甲州政府努力结合民间力量,推广环保教育,并借重慈济等非政府组织的配合,一起努力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马六甲丹绒比拉拉狮子会特邀慈济合作,在该会与固体废料管理机构联办的“环保觉醒运动”上,协助教育民众,提升环保意识。
善用妙法 激发学习动机
是否觉得每次开会都很无聊,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台下人的心思却不知已飘至何方,结束时拍拍衣袖,不带走只字片语。如何让会议精彩生动深具吸引力,也能兼顾传达讯息之功能与达到目的之效果呢?让我们瞧瞧校园大爱妈妈团队如何办到。
冰冷的诊间 有了人情的温度
在这里,年轻人见证生命的自然法则老、病、苦、无常来袭的无奈; 年长者不孤寂——学习关怀,化被动为主动。这里有医师、病人和志工互相鼓励、照护着彼此,生命在散发热能和力量,让冰冷的诊间,有了温度……
明因果启正信正念 斋戒茹素疼惜万物
农历七月是吉祥月,欢喜月,也是孝亲月;慈济马六甲分会8月期间,宣导正信正念,茹素护生,期待转换戾气和破除迷信,秉持正知正念,化鬼心为佛心,方能天下太平。
击退困境 坚持到底的行动力
当学校努力推行环保却遇到学生无言的抗议,食堂业者也因此业绩下滑而有怨言,学校该迎合大家的需求,还是有其他的解决之道呢?
福报 是做出来的
听算命的说他犯忌,郑兴喜花钱消灾,自认有拜有保佑。曾想过“神明这么爱钱吗?”他算运程,顺便算财运,越赌越大,反变成了“爱钱之人”。跟着自己几十年的习气,如何说改就改?
第 25 页 共 30 页
开始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