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家境非良好 少年能筑梦吗?

翻开多本“自我评量小册子”,其中一本用马来文写的文字映入眼帘“我的爸爸每月收入只有八百五十令吉……”如果目前马来西亚的贫穷线标准是每户家庭每月九百八十令吉,他们又是如何度过每一天呢?少年还能有梦想吗?
孩子们虽各面临不同的难题,丝毫不减怀抱梦想的赤子心。 【摄影:周世清】

2019年10月20日,慈济马六甲分会奖助学金颁发典礼现场,找到这名中四的学生诺法丽莎(Nur Farisha Hidayu binti Nur Hasyim),她和母亲笑吟吟的,但有一丝忧愁。母亲说:今天女儿得奖了,我们全家一起过来见证和分享喜悦。

诺法丽莎的父亲来自印尼,母亲是本地人,身为长女的她可以感受到父亲以建筑散工维持一家七口的吃力。她用最细的声量说,家里有许多债务,没办法偿还,常常是勒紧腰带过活,最害怕是学校老师催促偿还学杂费的时候,经常是被催得紧了才缴付一些。

中四学生诺法丽莎虽然家庭环境不佳,依然保持温煦的笑容面对生活。 【摄影:黄福泰】

虽然如此,诺法丽莎不曾失去她温煦的笑容。去年中三评估考试(PT3),她考获四科优等成绩。今年获校方推荐、成功申请慈济奖助学金,她把马币三百五十令吉的奖助学金交到母亲手里,帮助偿还学杂费和弟妹校服,不仅父母舒展眉头,她也不会担忧害怕。

她在“自我评量小册子”(简称:小册子)写到,未来希望能成为移民局一员,这样就可以帮助到父亲……

◎ 种花卖菜累积商经验

和诺法丽莎一样、家人众多的“王子”(Putera Azib Ahmad bin Aziz),人如其名,气质温文儒雅,懂得华语,老师为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叫“阿志”。阿志的父亲是菜农,住在郊外社区,拥有超过一名妻子,养育了十一名孩子,部分已踏入社会大学。中一的阿志和就读小学的弟弟,在工作假期回家的姐姐陪伴下,来到奖助学金颁发典礼现场。

阿志一家是慈济照顾户,连续两年,志工推荐他和弟弟申请奖助学金。虽然目前家庭经济也有欠债的时候,但年方十三的他,很争气也懂得感恩。他说,父亲时常告诉他,要时时感恩别人的帮助,母亲的身教则影响他,做任何事情不要计较,再辛苦都可以活下去。

姐姐说,阿志是家中最聪明的孩子,班上成绩排名第二,五年级开始帮忙父亲,有空都会到菜园里去,或帮忙栽种,或收割到父亲的菜市场去卖菜,或帮母亲种花、卖花,甚至向他人批发水果来卖。

阿志说,坐在摊位卖菜,可以读书,也可以观察人群:“我不觉得辛苦,因为这是很特别的锻炼机会。我要努力读书,我想改变未来。”他分享说:“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家公司的最高掌权人。”

阿志(右)一家是慈济照顾户,连续两年,志工推荐他和弟弟申请奖助学金。【摄影:黄福泰】

◎ 再困难也不动教育费

玛琳华小的吴喆轩和妈妈卢丽红,清早就来到慈济;连续四年得到慈济奖助学金帮助的吴喆轩,今已六年级,个子几乎超越妈妈卢丽红了。

卢丽红说,吴喆轩是四位孩子当中,成绩比较好的一位;很感谢学校邓佩瑜(虑敬)老师,发掘孩子的亮点,也连续几年推荐申请慈济奖助学金,否则,安静如他,是不容易被看见的。

家里越多孩子,新一年开学,手头越吃紧;然而,卢丽红和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先生都很有共识,将慈济奖助学金,分文不动地储蓄在银行,作为孩子未来的教育费。她天天早上去一家店帮忙包装豆腐和载送学生赚取外快应付生活开销,日常只要勤俭一些,够用就好,遇有紧急突发状况,都不会动用孩子的教育费。

首次听闻安静的吴喆轩,未来希望成为一名科学家,卢丽红笑了,原来孩子也有梦想,想要帮助孩子达到梦想,心中开始拿出算盘,又再“斤斤计较”了。

◎ 妈妈请你不要再哭泣

今年三年级的谭丽雯,摇摇头说她没有梦想,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妈妈不要再哭泣。

妈妈陈雪莉是个单亲妈妈,与两位女儿相依。星期六没有上学,在公司担任书记的她得到同事谅解,把女儿也带去上班。谭丽雯就是从这里体会到母亲的辛劳,在家不仅主动帮忙做家务,也会节省开销。例如每天零用钱,妈妈给她马币三令吉,食堂购买一碗面一令吉多至两令吉,妈妈说,她天天都会省下一令吉或两令吉带回家。

陈雪莉拥有一对懂事的女儿,其中年纪小的谭丽雯(右二),已懂得舍下自己想买的东西,为母亲节省生活费用。【摄影:饶于莉】

“不只这样,每当我去超市买东西,她都会作计算,并问,妈妈你今天带多少钱?如果已经快接近我预算,她会把想要买的东西放回去。每次带她去银行储蓄的时候,她会先问我说:妈妈你够钱吗?不够的话你先拿去用。”孩子的贴心,让陈雪莉边说边掉下感动的泪水。

担心孩子的教育费,一年前她向慈济寻求援助,志工不仅每月拜访关怀,每年也替孩子申请奖助学金,孩子们很清楚先付出才会有收获,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自动填写小册子,志工到了主动拿出来供给查阅。这一原本无人拜访的家,因为志工上门而有了人气,不仅是志工,就连妈妈也察觉孩子们的欢迎与欢喜,原本沉静的谭丽雯开始说话,活泼的小妹更蹦蹦跳跳;陈雪莉看志工的眼神,总是满怀感激和感恩。

◎ 接受上天给予的考验

一星期后就是印度人欢庆屠妖节,慈济马六甲分会早前已送上礼包给印裔照顾户,也趁此机会,把屠妖节礼包,赠送给淡米尔小学、慈济幸福校园计划的受惠学生和家庭。

这是莎罗嘉(Sarojah A/P Kutheraveloo)第三次领取礼包。她依稀记得,去年礼包中装着面粉、饮品、姆鲁固饼(muruku)等食品。

莎罗嘉一对六年级的孪生孩子获得奖助学金,同时获得屠妖节礼包,让佳年增添欢乐。【摄影:李经志】

莎罗嘉和先生本有五个孩子,五年前,第四个孩子因为细菌感染而离世。往年学校也曾经推荐四个申请慈济奖助学金,今年只有一对六年级的孪生孩子获得,庆幸在慈济幸福校园计划中,校方依然为孩子申请车资援助。

最近他们一家才搬迁,因为之前居住的屋子太破烂了。现在这间屋子月租马币三百令吉,先生做散工,工作不稳定;莎罗嘉也发生了意外,行动不方便,没有办法找工作。因此,今年莎罗嘉没有特别准备迎接屠妖节。只是孩子们有时会说:“别人家有很多东西吃……”虽然生活困难,但是莎罗嘉还是会以平常心应对,也灌输正面的教育给孩子们,告诉他们:“我们接受上天给我们的考验,不去抱怨。”

现场领取礼包后,看见袋中有巧克力,孩子们非常欢喜,莎罗嘉在旁也感受到喜悦而露出笑脸。

◎ 第四书包不能再破损

另一位名字相仿的印裔妈妈莎洛佳(Sarojah A/P Shunmugan)第一次来到慈济,她带着八岁的养子来领取奖助学金和佳节礼包。孩子在幸福校园计划中得到车资补助,也申请到奖助学金,确实减轻了她的负担。

今年,莎洛佳第一次收到屠妖节礼包,她和孩子怀着感恩心接受慈济的用心安排。【摄影:李经志】

莎洛佳有两个亲生孩子和一个养子,长子和婆婆一起住在柔佛州,二儿子刚去学院就读。七年前,亲戚请她领养才九个月大的孩子,因为孩子的父母不要他了。除此之外,她要照顾生病的姑姑,自己最近也才动了手术,无法工作,目前先生是唯一的家庭支柱。

莎洛佳非常感恩有了这笔奖助学金,她可以为孩子买校服和校鞋。莎洛佳带着好气又好笑的语气说:“这孩子今年就换了四个书包。”为了省钱,她将第四个书包的提带一再缝纫稳固了再让他使用。那天孩子收到校方通知领取奖助学金的信件,非常喜悦地一直叮咛妈妈“一定要记得来慈济,慈济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莎洛佳称赞孩子很用功读书,也懂事会帮忙做家务。

每一年屠妖节,莎洛佳会做些年饼来卖。今年是第一次收到礼包,她和孩子怀着感恩心接受慈济的用心安排。她也经常告诉孩子要好好读书,来感恩慈济这一年的补助。

“屠妖节礼包,是社会众人善心的表现,希望可以帮助减轻印裔友族的年节负担。一年一度的佳节,我们虽然没办法像他人一样过个丰收年,但只要我们勤力,一定能够找到路……”慈济马六甲分会执行长罗绣甄(慈瑞)在佳节的来临,鼓励印裔家长孩子们,努力学习,将困境当逆境踏脚石,成为自律负责任,勤劳爱国的孩子,也一起来爱护地球,挽救地球妈妈!

两场奖助学金颁发典礼,看见各种不一样的家庭状况,单是生活条件的缺乏,就有形形色色的“难念经”;然而,也见到志工、家长的呵护与期待不在话下。在武吉峇汝中学(SMK Bukit Baru)负责学生福利,下午特别到来观礼的陈闰欣老师也说,面对贫困学生,如果学校没有办法长期帮助他们,校方都会提报给慈济,请志工介入关心。

“我们只是小小桥梁,不忍学生面对困境而辍学去打工,或半工半读,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这一分缘,不要中断求学的机会。”

在马六甲一间中学负责学生福利的陈闰欣老师(左),下午特别来到奖助学金颁发典礼现场观礼。【摄影:黄福泰】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