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中医养生秘笈 十六字转负为富

《黄帝内经》有说:“五谷为养”,是指在人们日常饮食所需的各类食物中,五谷杂粮对养护生命是最基本及重要的,然而现代人却不这么认为。马六甲静思书轩邀请杨立前中医师来破除迷思,及分享古老医书中的千年智慧。
慈济人医会杨立前医师受邀与大众分享中医的养生智慧。【摄影:邓遂嵘】

现代人为追求更好人生,不断加快生活节奏及打拼,导致各方压力不断增加,让人经常感到疲惫不堪、焦虑不安,长久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2025年4月19日,杨立前(济峥)医师莅临马六甲静思书轩,分享如何“用中医智慧守护健康”。杨医师与马六甲慈济义诊中心建立长达二十多年的缘分,也是马六甲慈济人医会中医召集人。

此外,他既是中西综合医师,也是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素食学院素食健康研究所所长;同时为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研究员和马佛总雪隆分会医药福利中心院长。长期奔波各国、各州的他,把握隔天在马六甲举办社区义诊的因缘,他特安排时间到来与逾六十位爱健康的观众分享传承千年的东方医学智慧,及作身心调理,帮助摆脱身体不适,重拾身心健康。 

◎ 释疑解惑

现代人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有人为了拼工作而熬夜,或看手机、玩游戏,凌晨才睡着;有人深夜嗑瓜子、花生看球赛;也有人为了省钱,经常早午餐一起吃。日久换来高血压、高血糖或肥胖等文明病。

因此,杨医师在讲座中,简单地介绍阴阳五行以及简单的脏腑理论,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联,同时也带出现代人许多健康问题源于生活作息失衡、情绪压力过大及饮食不当,而中医的养生之道正是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吃得好,睡得早,运动不可少,心情要开朗”简单十六字、朗朗上口的“武功秘笈”,蕴含深奥的中医养生之道。所谓“吃得好”,就是吃得全面不挑食、选择当季食材,八分饱足就好;“睡得早”就是在子时(晚上十一点)前入眠,“运动不可少”则是保持一周五天半小时、专注地运动,最后是“心情要开朗”,尽可能保持情绪平衡,避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是简单扼要的日常养生秘诀。

元气是身体中最重要和基本、也是维持身体所有生命的动力;然而许多人却偏偏气血不足。杨医师请问在场来宾,什么食物可以“补气”?有人说是“党参”、“泡参”,也有人说是“呼吸法”、“运动”、“泡脚”、“睡眠”……杨医师揭晓答案却令人惊讶,五谷杂粮中的米饭,就是养生根本!

当天中午,长时间的细雨无阻六十多位听众出席聆听分享的心意。【摄影:邓遂嵘】

众人惊讶连连。因为现在人们都因肥胖或血糖问题,尽量减少吃米饭,杨医师却鼓励用米饭来补气。他说,所谓米饭,除了白米糙米,还有大米、小米、玉蜀黍、大麦、小麦、藜麦、大豆等,许多是低升糖指数的食材,只要食用得当,并不会让血糖或血压升高。

擅长烹饪及食材营养研究的杨医师也帮助厘清迷思说,白米饭煮熟放凉后,会变成低升糖指数,两小时内将它放进冰箱冷冻效果更佳,或用来制成美味寿司,有益于人体健康。

有人说,牛奶、鸡蛋可补充人体的钙质、蛋白质,杨医师却透过图表让观众了解,每百克黑芝麻比牛奶多出近十一倍多的钙质含量,每百克紫菜比牛奶多出四倍多的蛋白质含量。

润肺一定要喝燕窝吗?杨医师说,平民食材如梨子也可以润肺止咳;也有观众询问,天贝是宝物,是否寻找有机天贝更佳?他说,天贝的制作过程已是有机,早市或购物商场售卖的都可食用。 

◎ 宝藏之地

此外,杨医师也认为,静思书轩是块宝地,里头藏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例如这里打造了安静舒适的环境,推广启发人心、帮助释疑解惑的好书,还拥有让人吃得安心的净斯产品。

以净斯谷粉为例,它们都是台湾静思精舍的师父们,从早期一路走来,不断研发、创新、精益求精;从原料的品质控管、挑拣、清洗,及生产环境、机器的清洁保养,一点都不敢马虎,用心制作始终不变,而且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杨立前医师积极推荐静思书轩的各种谷粉产品,认为都是让人吃得安心的“宝物”。【摄影:邓遂嵘】

从医学角度,杨医师认为,各种谷粉,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而且全是有机、低升糖食品,并含有益生元(Prebiotics)和益生菌(Probiotics)维持消化系统、促进免疫力等。他特别举例麻芛薏仁风味粉,不仅纤维特高,热量也特别低,可帮助人体消化,还有帮助美白补气的薏仁粉等等,样样都是宝,吁大家切莫入宝山,空手而归。 

◎ 化作行动

出席讲座的听众,不少人被杨立前医师深入浅出的分享吸引,或对静思书轩产品感兴趣,讲座后纷纷留下询问。例如有血糖高问题的民众符丽娜,会后马上请购“红藜糙米麸”期待帮助缓和情况,她还向志工确认冲调方式,以保留更多谷粉的营养。她说,今天讲座让她受益良多,过程中还摄下不少医师的简报内容,带回重温。她还说会进一步参加慈济“蔬食厨房”活动,学习烹煮,以打造更健康的自己。

年轻人李威仪常需出国公干,认为主讲人提到的彩虹餐饮食有点难实现。但这次的讲座对她而言是新知识,像是巨大的宝藏。她把内容记录起来,再进一步探索。

李威仪(左)努力记下分享重点,供日后参考。【摄影:邓遂嵘】

对营养学比较感兴趣的素食者李妺芳,抱着学习养身知识的心态,参与此次的讲座。

她对中医的了解不多,认为中医需要时间慢慢调理身体,感觉成效比较慢。但这次听见杨医师所说的“武功秘笈”,她印象非常深刻,并分享说,自己经常睡眠时间不规律,医师的分享让她以后会注意自身的睡眠习惯,也保持良好的运动频率。

李妺芳在讲座中也向杨医师询问,有关植物饮食中的嘌呤与尿酸的关系,借此找到帮助父亲改善饮食习惯,照顾他的健康。

◎ 豁然理解

从小因长者关系接触中医的林少荧,却对中医治疗一知半解,经常陷入人云亦云的困惑。直到2019年,老妈妈因坐骨神经痛而坐立难安,去医院挂号,医生建议做物理治疗和服药,但药物价格昂贵,一个月需花费千多令吉,令她甚是烦恼。一次到慈济峇株安南环保教育站付出,站长志工得知困扰,鼓励她带老妈妈到慈济义诊中心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没想到不足一年时间,老人家已能从轮椅站起,慢慢自己走路。 

林少荧很欢喜自己对营养的认知,得到主讲者肯定。【摄影:邓遂嵘】

“妈妈的病情改善,让我对中医非常有信心。因此知道有中医讲座,希望来听听专业医师的分享,了解更多。”没想到一场讲座后,她不仅有机会确认自己的想法,更加发现“中医的养生智慧,在书轩已经具备”。

她说:“中医的调理,每日膳食是条件之一,我很开心杨医师肯定我提出的彩虹餐盘概念。而书轩的谷粉,我几乎每一种都尝试过,最令我感动的是,没想到上人的睿智指导,已经在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养生问题。”

她也从杨医师的分享中克服迷思,例如冲泡隔夜麦片时,她误以为自己做得很不错,仔细聆听后发现做法还需稍作调整,以保留更多营养。她因此庆幸自己来对了,不再白费功夫。 
 
陈政宏、陆佳蔚夫妇因为体质关系,比较常接触中医,这次透过社媒看见书轩讲座讯息,赶快报名,想要了解如何化解生活中的压力。

陈政宏说,自己比较难做到杨医师说的调整生活作息,因为工作忙碌,无法早睡,加上血糖较高。为了控制血糖,他经常选择晚上不吃饭,却没想到杨医师说,吃饭是在“补气”。

夫妻俩厘清迷思后,太太陆佳蔚说,她会学煮低升糖食物,并鼓励先生早点入眠。 

陆佳蔚和先生陈政宏,透过这场讲座,对书轩净斯产品加深认识。【摄影:邓遂嵘】

此次书轩讲座,帮助许多观众建立正确观念,采用正确方式,守护自身健康。

也许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在今日医药费和保险费飙涨情况下,倘若国人没照顾好健康,一旦罹患重病或癌症,昂贵的治疗费用,也许会让投保人也不保。因此杨医师劝言,人生其实很富有,只要把健康照顾好,就可以是“富翁”,反之,会变成债台高筑的“负翁”。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