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环保

  • 清晨的阳光尚未完全洒落,大地仍微微泛着露湿;五十二个地点、八千四百双脚步,正缓缓踏上同一条心路,走出一场全民的环保觉醒之路——雪隆慈济环保30 Plogging 捡跑活动。

  • 环保不再是口号,而是人人的责任。当小学生都知道做环保可以减缓气候变迁的速度,可以爱护大地和减少动物被杀害时,全民做环保已成了刻不容缓的觉醒行动。

     

    “JOM MARI 手护环境,一起环保爱地球!”印有中文、马来文的布条在无拉港敦胡先翁镇的Lake Valley公园扬起,一声声来自志工、会众的口号声惊醒了寂静的清晨,栖息在凉亭顶上的成群鸽子响应似的在四周飞跃,为这项“环保慢步(Plogging)”活动增添几许热闹。

  • 为了倡导大家积极参与环保,慈济二十一个社区环保站和环保点于2024年6月16日环保日,以不同方式同步落实“环保慢步(Plogging )” 的善举,响应2024年6月5日,第五十一个世界环境日的号召。

  • 爱护环境,落实环保,人人有责。2024年3月期间,慈济志工到亚庇大马卫生部训练学院举办环保讲座,随后在该学院的老师安排下,学院生在亚庇慈济环保日当天,分批到三个环保站及五个环保点做环保。同年5月1日,亚庇慈济志工协同甘榜沙嘉村民及亚庇大马卫生部训练学院师生到甘榜沙嘉(Kampung Saga)清理环境。

  • 在街道上慢走,释放工作压力,顺手捡起路边乱扔的垃圾,“环保慢跑”Plogging是健身方式之一,也是环保志愿者热度最高的活动。

  • YOUNG善慈济青年活动中心自今年三月启用以来,举办了数个青年领袖培育课程。这一次,活动中心却传来了悦耳的歌声和动听的旋律……
  • 在美国纽约有一倒数时钟,说明人类还有六年八十五天,来阻止全球气候再上升1.5度。全世界听见了这项消息,行动却不见有力,宗教团体又如何关注地球危机及落实行动?慈济马六甲分会首办交流座谈,相互切磋,集思广益。 
  • 环保教育应从小培养与灌输,慈济志工受邀到哥打丁宜县的两所华文小学向三百六十八名学童说环保,教导爱地球很简单的方法,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实践,并透过体验游戏及资源分类,加深回收物品的认知。
  •  2021年5月,新冠疫情肆虐,慈济发起“马来西亚COVID-19 众筹基金” (注) ,支援各医院医疗设备的短缺。天主教大马明爱(Caritas Malaysia)响应活动,募得马币百万令吉捐献慈济购买医疗器材,因而与慈济有了初步的接触。趁着每年的全国会议,天主教会特别邀请其他州属的教主、修女与委员会成员共五十人,于2022年7月30日参访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与增江环保站。

  • 布特拉高原环保教育站十周年了,志工不忘在这因缘殊胜的日子,一一发简讯邀约环保大德、慈济“Food Care社区关怀计划”、“Kita1Keluarga守望相助”和“Kita1Keluarga 2.0守望相助”慈善纾困计划下的受惠者,还有甘榜武吉兰棕灾区的村长和村民前来观礼、叙旧。

  • 家里是不是囤积了好多买错、一时贪便宜手滑却用不上的物品;或是才穿一两次,但一不小心身材变样,衣裤也跟着不合身了;又或者喜新厌旧,冲动又爱买。 “购旧好 够就好”慈济环保再生市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也许是别人的宝物,让堪用的物品免于废弃、有个好去处。
  • 西蒂拉哈尤有一双会笑的眼睛、弯月般的大大笑容,她容易因一件小事而感到开心。 而这笑靥,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乐天,也可以是苦难淬炼出来的坦然与自在。
  • 慈济志工在环保回收时,发现很多尚好的书籍,丢弃可惜,因此,陆续送到社区中心、学校图书馆、监狱等地,延续书籍生命和价值。
  • 畜牧业有什么阴谋? 2050年,马六甲会沉在水里吗? 马六甲慈济青年会先后举办电影观赏会和气候变迁工作坊,邀约青年们出席,提升大家对气候危机的觉醒,并起而行动,让自己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 近年全球气温屡屡突破纪录,造成野火、洪水、瘟疫、空污、饥荒、海平面上升等严重的气候灾难不断。 我们不必再问气候变迁是否正在发生,或者人类是否为罪魁祸首;应该问的是“我能为地球做什么?”
  • 在疫情趋缓、行动管制令放宽后,惠胜集团即时邀请慈济马六甲分会一起在英雄广场举办“让地球恢复生机”蔬食推广活动。短短一个月内即联手筹办了一场融和理论与实践的精彩活动。
  • 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然而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来,习以为常的用水模式也让大部分的人不懂珍惜水资源,甚至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不自知。但人类所拥有的淡水资源却只占全球水资源的0.003%,约为九千至一万四千立方公里,如在浴缸中一匙水的比例。谁能保证,未来每一天随时打开水龙头就有水呢?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蔓延,人类的各种活动大幅下降,意外给地球喘息机会。但由于口罩等防护装备用量大增,加上外带、外送及网购服务兴起,疫情不只改变人类的消费和生活型态,反而使一次性塑胶制品随着疫情一起大流行。
  • 去年,志工走入学校及夜市,推广“环保、减塑、素食”理念; 今年更卯足全力,展开配合世界地球日健走、环保嘉年华及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动,期待环保三十年的今天,带动更多人“绿刻醒动”!
  • 慈济马六甲分会在2019年积极推动环保,志工们除了走入夜市、校园宣导、在生活上力行环保外,也透过爱极乐环保教育站的布展,吸引学校及团队前来参访。 人类的下个十年、二十年,会是如何?就看大家现在如何行动。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