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家族的爱 带动社区护大地

因为一念心,姐妹俩勇于承担护大地;因为念亲情,家人义不容辞做环保;因为家族爱,亲戚相挺相依靠;王琇祯和王绣贤两姐妹单纯护大地之心,带动家人亲戚,发挥社区环保影响力。
一开始,王琇祯(第二排右二)和王绣贤(第二排右一)两姐妹带动家人、亲戚十多人做环保,现今团队约三十人一起爱护大地。【摄影:李经志】

2006年马六甲发生大水灾,王绣贤(慈斐)的三姐婆婆家淹水,看见慈济志工前来协助和关怀,之后志工邀约参与岁末祝福,她便和三姐一同出席。活动现场受志工张秀兰(慈缜)邀约而加入会员,之后志工李秀英(慈豪)定期上门收善款,进而接引她和二姐王琇祯(慈择)做环保,王绣贤说:“其实更早之前自己很想加入慈济当志工,只是没有管道,因缘来便把握机会。”

当时志工罗绣甄(慈瑞)获悉她们居住在吉里望(Klebang),当地尚未设有慈济环保点,便透过王琇祯姐妹安排,在社区举办茶会宣导环保。当时借用堂哥王秋平家举办爱洒茶会,因他开设铁工厂,愿意无偿协助载送环保物,堂哥的支持给予姐妹俩力量。 2007年,在当地成立环保点,由王绣贤和王琇祯承担。

王琇祯(右排后二)和王绣贤(前)两姐妹单纯护大地之心,带动家人亲戚,发挥社区环保影响力。【摄影:李经志】

◎ 亲人相挺 勇于来承担

当初的环保点设立在住宅区外的商店街,大多数居民都不愿意投入,但姐妹俩靠逢人便邀约的热诚,邀了不少人参与。【照片:王绣贤提供】

家中其他四位姐妹为了支持家人,便一同投入协助,妈妈则在幕后准备糕点,补充大家的能量。堂哥、堂姐也带着家人一起来相挺,让新成立的环保点一开始就有十多位成员的助力。

王绣贤坦言,当时姐妹俩才接触环保约两个月,第三个月便在社区开设环保点,带动居民响应,感恩志工纪丽云(慈汛)前来协助,姐妹俩边承担边学习,也因为她们一起投入慈济做事有伴,加上家人和亲戚给予支持,更因为团队的力量让她们坚持至今。

初期,因环保点设立在住宅区外的商店街,大多数居民都不愿意投入,姐妹俩只能逢人便邀约,即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居民。民众许木瑞便是路过看见志工做环保的身影,受邀约而开启他做环保之路。

因环保点离住宅区有段距离,志工考量住户送回收物的意愿,因而以回收车进入住宅区沿路收集再运送到环保点。许木瑞便跟着回收车进入住宅区收集环保物,即便2019年环保点从外面搬迁至住宅区的居民协会前的空地,增加居民的便利性,不再安排回收车沿路回收,许木瑞依然跨社区前来做分类。

许木瑞笑着说:“看见王家带动居民做环保,大家做得很投入,我自己也做得很开心,才会持续下去。”

民众许木瑞不住在此社区,路过看见志工在做环保,志工邀约,开启他做环保之路。【摄影:李经志】

◎ 看见用心 发挥影响力

该社区住户王素清初期因拿环保物到回收点,每回王琇祯必邀约一起投入做分类,有天她觉得:“不好意思,每次丢东西给别人捡。尤其年节资源非常多,他们都做到中午才能处理完。”一念不舍与歉意,2013年王素清开始动手做分类,先生也一同加入。

夫妻俩边做边学,以前王素清只知道报纸可回收,逐渐才明白可回收的资源项目众多,做分类时又可以与左邻右舍聊天互通讯息。王素清说:“环保知识让我在家做回收更仔细,也改变我的生活习惯,如自备环保袋,不浪费资源等。此外与社区居民有了交流的管道,生活也比较开心!”

住户王素清(右一)初期拿环保物到回收点,看见大家努力回收的身影,一念不舍而加入,意外让自己与居民多了交流的管道。【摄影:李经志】

住户夏雅珍则是自从环保点搬迁至社区内才投入,她分享说:“初期王绣贤姐妹和慈济志工向社区民众宣导和邀约时,就想要投入但考量距离而放弃。现在在家附近,王琇祯邀约,我就来看看!”

她不讳言,自己从不参与活动,现在每个月环保日不用提醒,一定准时报到。这些年来看见社区变干净,居民不再乱丢垃圾,知道回收减少垃圾量的重要。她说:“看见她们一家人的力量,带动我们社区,不然也没有今日的成果。我们就跟着学习,一起做。”

王绣贤分享,以前住户都将资源往垃圾桶丢,有时垃圾桶里的垃圾都溢满地,现在因有做回收,社区环境变得干净许多。她感恩堂哥王秋平的支持,若没有卡车运载回收物,姐妹俩有心也无法做到。

当初志工在社区提倡环保,他从中获悉环保的重要;当社区要成立环保点,了解草创之不易,需要人和资源之助力。王秋平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开个头,让大家有方法,有管道可以做环保,况且环保是人人的义务。

“自己要做才有办法带动和推动,而且我们住在这个地方,当然要从自己住的地方做起,再慢慢从家庭、生活、工作扩大影响力!”王秋平投入至今,也见证社区变得干净、有秩序,也因为做回收而逐渐熟识居民,邻里的感情也越融洽。

2019年环保点从商店街搬移至社区内,许多人一路与环保点一同成长。【摄影:李经志】
长期在社区推动环保回收,居民也逐渐养成习惯,环保日会主动送资源到环保点。【摄影:李经志】

◎ 家族带动 展现凝聚力

堂姐王春群住在另一社区,当初也是因堂妹的号召前来支持。她肯定王绣贤一家带动的用心,从早期不断邀约民众投入,每个月还要打电话追踪和邀约,同时需要协调回收资源,准备回收袋等等幕后工作。 “不只是环保日出来做环保,一定要有带头者,规划、安排、持续带动,才有可能走得长久,背后需要花费一番准备功夫。”

王春群从事教职经常在课堂与学生分享环保,此时正好把握机会身体力行,她深信环保从小教育,养成习惯成为生活一部分,才能真正落实环保生活化的态度。与王春群同校的老师李治兴,当初受她之邀从波格芒加(Pokok Mangga)前来参与,并邀约住在附近的朋友一同响应,一做就是十多年。他坦言,知道环保但从未行动,因而把握因缘展开行动力。

慈济环保日,马六甲各社区都有志工在带动做环保,然而李治兴仍舍近求远,只因他的环保观在此受到启发,透过志工的教导才知道纸张分为杂纸和黑白纸回收,塑胶类更是依材质分类回收。他开始从家里、学校落实环保,希望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参与,唯有人人有环保观,培养动手做环保的好习惯,地球才有救。

李治兴(右一)老师受邀参与,看见王绣贤家族对于环保的坚持和团结的力量,触动他的心让他坚持付出。【摄影:李经志】

过程中,李治兴看见王绣贤家族对于环保的坚持和团结的力量,深深触动他的心,也是他坚持的动力。

一路走来,王绣贤感触良多,长期培养回收习惯,现今是时候鼓励民众走出来,也可以一瞧大家在现场做分类的情况,方便接引邀约加入行列。

看着环保点,从十多位家族成员,逐渐地亲戚朋友知道他们在做环保,收集环保物送到环保点,邻居看见也会送来回收物,慢慢在当地带动环保的观念,之后便越来越多人一起响应,至今每个月约三十位成员主动投入做分类,姐妹俩欣喜不已。

妹妹王雪譿从不错过环保日,上班属于排班制,如环保日遇到上班日也会请假来付出,十三年来始终如一。她分享说:“力量从家里慢慢展开,看见成果很开心。当民众将环保物拿到环保点,大家齐力分类回收,看见环保物从杂乱变得干净,由回收车载走一点都不留,觉得很开心、很舒服!”一开始,因为支持姊姊们而投入,逐渐地王雪譿发现自己越做越开心。

当初王春群(左一)为了支持堂妹,王雪譿(右一)为了护持姐姐,而投入做环保。十多年不曾间断,并越做越欢喜。【摄影:李经志】 


 
每到环保日,王琇祯全家六姐妹全员出动,妈妈则准备点心给大家,成就孩子做好事。王绣贤欢喜地说:“我的家族虽只有我和姐姐琇祯加入志工行列,但是当慈济有什么活动或是要捐助什么,他们一定会响应。我看见爱的影响力!”

过程中不免有压力,但团队力量让姐妹俩坚持走下去。王琇祯感恩,团队茁壮显示越来越多人知道环保的重要,一家人一起做环保很欢喜,很多人一起来投入很开心,如同上人所言,无处不是道场,环保点也是一个接引民众的好道场。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