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雪隆三十 共善共行

走过了三十年的慈悲岁月,步步踏实,从一而生。为期两天的周年庆,预计四千位志工如约而至。【摄影:黎日泉】

三十年前,他们怀抱着满腔热血,远渡重洋,在风雨中踽踽前行;三十年后,他们怀着一颗感恩心,乐见慈济在雪隆、东马、关丹以及淡属的慈善志业遍地开花,在社区暗角启动闻声救苦的大爱足迹……

刘济雨与简慈露夫妇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台湾到马六甲经商。1991年年底,简慈露回台时有因缘接触到慈济,深受感动。翌年,即从自家工厂带动员工开始行善救济的工作,积极推动慈济志业。

1993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慈济的善行理念影响了越来越多人加入行善行列,慈善工作在全马各据点相继成立。由雪隆慈济分会与马六甲分会负责中、南马以及东马据点的会务。从小到大、由点而面,无数的在地爱心编织了大马土地上闻声救苦、随处随现的慈济人间菩萨网,他们行菩萨道、发菩提心。

2023年,欣逢雪隆慈济分会三十周年庆,执行长简慈露特致函邀约所有的社区志工于2023年12月30日及31日“回家团圆”,为三十年来与慈济结下的生生世世法缘,携手见证慈悲、照见佛心、笃定信念,再作渡人舟!

走过了三十年的慈悲岁月,步步踏实,从一而生。为期两天的周年庆,预计四千人次志工如约而至。齐聚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共襄盛举的,不只是来自雪隆慈济分会的志工、马来西亚慈济各分、支会和据点的负责人,还有来自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颜博文执行长、刘济雨副执行长、“纪妈咪”纪静旸师姊以及台湾本会编纂处主任洪静原老师。

在这大团圆的日子,迎接远道而来的家人以及志工们“回家”的静思堂,早已红彤彤的一片灯海,在众人的笑脸拱托之下更添欢乐气息,盎然喜气飘扬,让人如沐春风;沁人心脾的“雪隆30 、感恩有您”横幅,牵引着过往的思潮,引领心的方向,为下一个三十年相互砥砺,继续奋发、前行!

简慈露分享:“只要有力量,没有什么不可能;有心就有力,发心立愿,前面的人已经开道铺路,后面的人要跟得很紧,没有偏差;感恩棒棒相接、棒棒相传,让慈济生生不息。” 【摄影:伍詩昱】
走过三十载,从一颗种子到菩提林立,从筚路蓝缕到遍地开花,在变与不变之间,慈济人依旧秉持初心,牢记使命,在马来西亚这一片土地上努力耕耘。 【摄影:梁倩宜】

◎回眸三十   卓然不凡

一场落雨的滋润,大地的景致和雨水如出一辙;一片土地的活力,在一场甘霖雨露中渐次苏醒、萌芽、蓬勃。雨露之情,知遇之恩;一畦春绿,十里芬芳。

雪隆慈济分会三十年来的会务拓展,以“草创期、发展期和三十而立”为三个主要不同的发展阶段。奠下基础之后,即开展社区联络网,近距离接触社会各阶层,开始其深耕社区、用爱陪伴的大爱步伐接引菩萨。

撒播善种之余,亦强化慈善个案的关怀,继而开始深耕教育与环保志业,志工们投入的人文关怀,孜孜不倦的不懈努力,为日后的会务拓展带来积极且正面的影响。

回首来时路,雪隆慈济分会执行长简慈露分享道:“因为伯圆长老非常赞叹证严上人以'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创造慈济世界,长老即鼓励我们在马来西亚协助推动慈济志业……我们开始化空间为道场,遇到难处即刻请教上人、请教台湾本会、邀请精舍师父莅临指导行政会议,确保我们紧扣法脉精神,作我们强而有力的后盾。”

走过草创期的艰辛、广结善缘之后,即迎来了第二个十年的稳健发展期。上人给予的“百万菩萨大招生”祝福,全马志工积极投入,体现“大马连心、爱铺满地”的愿景;一协一站的愿力,凝聚社区的力量,带动人人做环保;蓬勃的志业体发展,医疗、教育、人文、义诊中心、社教中心、大爱幼教和静思书轩等接续成立……为雪隆慈济分会迈向第三个十年带来新气象、新契机。

吉隆坡慈济静思堂的落成,是为雪隆慈济分会第三个十年的一大事因缘,有了“心灵堡垒”,进行菩萨大招生更有力量。然而,天灾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亦随之而来……

2014年,两宗空难以及三十年来最严重的东海岸(彭亨)大水灾;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2021年雪隆大水灾,接二连三的灾难让灾民几乎流离失所、一无所有。然而,慈济人秉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进行安抚人心的关怀,迅速动员恢复灾区整洁,同时施行以工代赈援助乡亲,见证大爱无宗教、无种族之分。

简慈露分享:“只要有力量,没有什么不可能;有心就有力,发心立愿,前面的人已经开道铺路,后面的人要跟得很紧,没有偏差;感恩大家的接力与传承,让慈济生生不息。”

简慈露不忘鼓励大家,上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我就是很听话的弟子,尽量做到人间菩萨的身影来感动更多人,这才是供养上人最好的礼物!

◎走过艰辛   迈向辉煌

当“科技脑”和“慈悲心”相遇,虽落差甚大,但其核心却离不开“永续经营”的范畴。科技有人文,慈悲有智慧,两者的结合,有制度化且强大的组织背景,方能发挥“慈悲科技”的影响力。

卸下科技业高职,首次来马的颜博文执行长,自2017年加入慈济基金会当全职志工,本以为可以从善如流,因为要兼顾慈济的四大志业,还要把法脉宗门做最佳的调节跟融合,这比起一般慈善公益组织还要挑战。

舍下事业,投入志业;从企业到志业,都离不开永续经营的理念。颜执行长坦言,慈济是一个很庞大的团体,虽然有很好的应对天灾的机制。但是,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大家都在和时间竞赛,资源分配及时与否,都有不确定性的因素,有需要结合其他团体协调,做最好的支援和规划……

“我想,以马来西亚慈济人这样的一个经营模式,跟(雪隆慈济)三十年来奠定的稳固基础,我是觉得事实上已经得到相当的肯定,而且还有实业家也都进来带动,那我觉得是时候应该往国际层面做一些贡献。 ”

颜执行长给予雪隆慈济分会的肯定,提升了大家的信心、鼓舞了团队的士气。他亦表示:“在东南亚国家里面,除了照顾本国需要帮助的人,还是有很多来自各国的难民。其实,慈济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多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以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而言,它跟新加坡一样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理想位置,我倒是期待马、新两国的团队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参与跟付出。 ”

颜执行长给予雪隆慈济分会的肯定,提升了大家的信心、鼓舞了团队的士气。【摄影:梁倩宜】
今年八十五岁的纪妈咪,在慈济四十四年的岁月里,与上人的师徒缘不曾间断。回想起随师的那一段日子,让她体悟很多的人生道理以及人生智慧。【摄影:颜伟明】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忆往昔,峥嵘岁月三十载;看今朝,励精图治臻美好。 1995年3月,当时上人委托刘济雨师兄和简慈露师姊负责吉隆坡和马六甲的会务时,纪静旸(纪妈咪)师姊和魏满子师姊来到马来西亚,正式布达委任职务……

和雪隆慈济分会的草创期有一段“渊源”的纪妈咪,说话幽默风趣,一上台的分享即让现场的气氛热络、笑声不断。将近四十分钟“人生不留白”的真情分享,更让大家领悟上人的智慧以及纪妈咪的豁达大度。

今年八十五岁的纪妈咪,在慈济四十四年的岁月里,与上人的师徒缘不曾间断。回想起随师的那一段日子,让她体悟很多的人生道理以及人生智慧。

随着志业体的发展,盖了医院、盖学校。纪妈咪坦言,她都会去承担一些营队的队辅: “我就跟上人说,他们是博士、硕士和学士,我们什么都不是。上人就安慰我们说,你们放心,他们是博士、硕士和学士,你们是'博土',你们下面的那一横比较长,也比较稳重,'土'可以承载万物,就像环保菩萨保护环境一样,而且'博土'还能够救苦救难…… ”

因为随师,纪妈咪的人生历练变得更丰富、多彩。 “青春不留白、老人不痴呆”、 “句句是法、条条是路”, “死心塌地做慈济”都是她在分享中的金句,言浅意深,让人回味。虽然笑中带泪,却启发了前来参与三十周年庆学员们的共同回忆——承担过程中一幕幕动人心弦的慈济故事!

◎坚定信仰   笃定前行 

台湾本会编纂处主任洪静原老师远从台湾而至,带来“遇见生命、看见自己”的主题分享,风趣的演说让与会者哄堂大笑,掌声连连。分享过程中,亦为大家带来逆向思考的契机。

静原老师分享了她曾经带领一群学生去打扫环境,过程中因为救了一条鱼,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向她报告。然而,她却反问孩子们:“你每天吃掉那么多鱼都没说,却因为救了一条鱼就那么快乐;你养了一只鸡很开心,但是每天还是吃鸡腿便当……”

“鱼不是没有生存的能力,它是没有生存的环境,而那个环境需要有人帮它一把,送它到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 ”

静原老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们“爱生、护生和惜生”。她亦分享道,当遇到了、看到了,单纯的可怜无有作为,但是应该要提醒自己能做什么,同理心地看见自己。所以,在慈济大学里,学生若看到青蛙便会把脚踏车停下来,让青蛙经过,为什么?因为他们看到的不只是青蛙,而是一个生命。

洪静原期勉大家做他人生命中的贵人,即是当他人需要时,我们在,并用爱去帮助他。然而,事实上,她认为我们要做“众生”的贵人。经历三年病毒的侵袭,大家被禁足。如今,病毒似乎再度侵袭。她苦苦叮咛: “要做众生的贵人就不要吃它,上人教导大家大哉教育,要斋戒茹素。”

一颗种子随风飘来,没有办法选择环境,人类拥有手和脚、有心、有自己的意思和选择;这两只手可以做好事,脚是可以走好路。 “学佛最大的勇气是毅力,才能坚持地走这条路;人生最长的路是菩萨道,要生生世世的走,才能到达成佛的境界。成佛是无量百千万亿劫的事情,倘若不起步,不往前走,我们永远到达不了。”

甫于2023年12月中回台受证的伍亚娥(懿守),自嘲是在第三个十年走进雪隆慈济大家庭的一员。【摄影:李偉建】
洪静原期勉大家做他人生命中的贵人,即是当他人需要时,我们在,并用爱去帮助他。【摄影:马胤鑨】

◎佛心师志   缘牵未来

感恩如日、慈悲如月,慈济人行善助人的大爱足迹不曾停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慈济人步步踏实,为履行“佛心师志”的承诺全力以赴……

甫于2023年12月中回台受证的伍亚娥(懿守),自嘲是在第三个十年走进雪隆慈济大家庭的一员。她在2016年走进PJ4的环保站,从大德成为会员,再以会员的身份投入资源回收的工作。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想做善事而已,从小母亲就灌输我们要以善为本,以帮助他人为乐,所以就算结婚后孩子出生,事业忙碌,想做善事的心从来没有间断……”伍亚娥笑着说道。

亚娥腼腆地告知她做快乐志工很多年了,直到一位志工讶异于为何她在慈济多年却尚未穿上志工制服时,她方知慈济的培训制度。 2019年,她终于决定报名上见习,却遇上行动管制令,因此只能在线上精进。当真正穿上志工制服时,伍亚娥直言:“没有穿上制服,我就是个快乐志工;当穿上制服之后,就有了承担的责任感,所以受证时,我在心里跟上人发愿,我会保持身体的健康,长长久久做慈济,充实未来更多的十年……”

听闻上人的开示,她学到将自己在付出时的所见所闻加入佛法与法亲们分享,得到了良好的回馈时,她感悟道:“就像简慈露师姊的分享,做善事不用复杂,单纯付出即可;分享佛法也不用复杂,佛法生活化,就是在做中感受,如此而已。”

来自沙巴山打根的黄守芬(虑顗)坦言,得悉雪隆慈济分会将举办三十周年庆时,她并没有“回家”的想法,也没当一回事。后来,她不断收到来自简慈露师姐和志工呼吁“回家”的信息和邀约,声声呼唤,字字句句,这才让她起了“回家”的念头:“仔细想想,静思堂也是我的另一个家,回家啦!”

决定“回家”的那一刻,他们即上网订购往返机票,这才让他们安下心来,静心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当他们一行人抵达静思堂时,欢迎队伍热情地打鼓迎接,令守芬颇为感动。熟悉的身影、久违的脸庞,看到一家人的春风满面,即暖心又欢愉。

回顾早期志工的荜路蓝缕,“前人种树、后人遮荫”的来时路,守芬深表感恩与珍惜之余,亦惕励着自己要更勇猛精进往前走,不能回头看;每当懈怠时,她自诩要学习简慈露师姊以心宽念纯的心态付出,她分享说:“如果我们停下来,那跟在我们后面的人怎么办、苦难人又怎么办? ”

守芬表示,当事多人少时,难免会觉得累;当想起上人要处理的事更多,上人也未曾言累,自己也不敢停顿下来,她表示:“我们常犯一个错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量一个人什么都不会,出来会不会拖累大队?其实,反复思考之后,即使他做得不好,或者只是默默陪伴一隅,也是另一种付出……”谨记师训,圆融处事,只要团队合心,事情就容易解决。崎岖山路,转个弯,坦途即在前方!

整齐排列的福慧红包是上人给志工们的一份祝福。【摄影:李偉建】
志工恭敬的接过福慧红包,将上人的祝福化为行动,为下一个三十年,再造辉煌!【摄影:李偉建】

雪隆慈济分会执行长简慈露的一句“欢迎回家”,温暖了早期志工的心,亦勾起了大家的集体回忆;走过三十载,从一颗种子到菩提林立,从筚路蓝缕到遍地开花,在变与不变之间,慈济人依旧秉持初心,牢记使命,在马来西亚这一片土地上,让大家看见慈悲喜舍、共善人间的回归,一心一志,为下一个三十年,再造辉煌!

(资料来源:许音包玲、江欣燕、谢亚忠、陈春早、孙福全)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