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互换角色,很多年来,我是上台的领奖者。今天,我是呼唤领奖者上台的司仪,太奇妙了,这是很美好的感受。” —— 安德丽娜。
在讲经堂后台,二十一岁、穿着志工背心的安德丽娜(Andrina Deri A/p Janne)见到志工王幼珍(慈耀)到来,惊喜地拉着对方的手,撒娇地说道:“今天,我真的太开心了,看着那些学生上台领奖,我感觉自己已经从小孩长大成人了!我有能力来做好事了。”
王幼珍欣慰地看着她,觉得这个常被她妈妈称为“慈济的孩子”已茁壮成长,便爱怜地给予肯定,赞叹她虽是第一次承担司仪,却表现稳健、讲词清楚,是个人才。
紧牵王幼珍的手,安德丽娜笑得灿烂。对她而言,2023年11月5日的今天,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的新芽奖助学金颁发典礼是难忘又美好的日子,她不但承担司仪,三妹也获得学业优异奖,当她见到三妹上台领取奖状,直呼这是奇妙又美好的一刻。
在她的脑海里,慈济和新芽奖助学金是她这一生都会铭记的名词,而志工们的音容笑貌更是深刻在心底的烙印。她回首在成长的十多年岁月里,是志工们一次次伸出援手,让她无后顾之忧的去追求理想。
◎知识是这辈子 最大的财富
2012年,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安德丽娜在老师推荐下,申请慈济的新芽奖助学金。志工王幼珍、周宪万、黄月好(慈珏)等志工走进她的家,发现这个家虽然贫困,父母却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
安德丽娜的爸爸詹姆士(James A/L Arockiasamy)是一名罗里跟车员,收入不多,所赚的仅够一家温饱。妈妈戴薇( Devi A/P Veeran )是家庭主妇,在家照顾四个女儿。
第一次接触慈济志工,戴薇毫不隐瞒困境,虽然没钱给孩子去补习,她就自己指导和督促女儿们的学业。她声称不管多辛苦都要让孩子们受教育。原来她与丈夫都受过中等教育,知道知识才是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也唯有接受高深的教育才能成为有能力掌握命运的人。
再穷不能穷教育,志工目睹四个女孩在妈妈的教导下,乖巧懂事,学业优异,不由深深感动。自此,志工年年都会来关心几姐妹的教育费。也因志工的用心,几姐妹连续五年都是新芽奖助学金的受惠者,大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2016年,就读中四的安德丽娜和读中三的二妹面对没钱付交通费的困境。于是,志工便为她们申请“慈济教育助养计划”(注),每月补贴一百五十令吉,让两姐妹能安心求学。
整整四年,两姐妹靠着每月助养金而顺利读完中学。安德丽娜很感恩这份补助,不仅解决她们的上学费用,志工们每月上门关怀,更为父母和家庭带来温暖。
在记忆中,志工每次到来,就会像亲人般嘘寒问暖,会耐心倾听他们一家人的心声,会关心父母的健康、关怀几姐妹的课业,甚至会分享慈济人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一个个助人为乐的故事,令她心生向往,一股想助人的心愿也慢慢在心中萌芽。
她原以为求学的日子就会如此顺利的度过,而自小就发愿要当老师的心愿也在逐步实现。没料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差点让她的梦想粉粹。
◎曾经萌生放弃 梦想的心念
谁也没料到疫情的爆发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但安德丽娜和妹妹们无法上学,连患有糖尿病的詹姆士也失去跟车员的工作,导致原已捉襟见肘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患有心脏病的戴薇为了家计,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利用政府发给的援助金买了一些材料,在家制做印尼饭(Nasi Campur)供应给附近印裔公司的员工,但几个月后,该公司面对经济问题而停止订餐。
雪上加霜的是,住家附近被列为疫情严重区,四周都围上铁蒺藜,只允许每户一个成员出外购物。眼看家中已无囤粮,戴薇忧心重重:“我们大人没东西吃,还可以挺住,可是,孩子们正在发育时期,不能没有食物吃呀!”
焦虑无措的她打开手机,一一拨打求助的电话,但拨打好几个电话都得不到帮助,突然,她看到周宪万的电话号码,便不假思索的拨打过去。
“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告诉周先生(对周宪万的尊称)我们的困难,他马上答应帮我向慈济申请生活费,我以为要等很久也可能没希望,没想到,三天后,他就和我拿我的银行户口号码,慈济就直接把补助金进我户口,幸好有慈济及时的帮助,我们才安然度过那段被封锁的日子。”
那段日子是最艰辛的时刻,不仅家中断粮,詹姆士也因双脚感染细菌,疼痛不已。身为长女的安德丽娜目睹家庭没经济来源,父母受病痛折腾,需要时时吃药,加上妹妹们还在读中小学,她曾萌生要辍学去打工的念头。
所幸,两年的疫情终于挨过去,当各行业恢复生机,詹姆士也积极寻找工作,戴薇也期待丈夫找到工作后,慈济的补助金可以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她也欣慰安德丽娜已申请到位于丹绒马林的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就读,其他女儿们也成绩优异,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不料,2022年7月,詹姆士骑摩托发生车祸,导致左脚骨折,造成长短脚,也导致脊椎剧痛,无法久站,一时间也没法工作,于是,只得继续接受慈济的补助。
安德丽娜目睹家庭又发生事故,便提出要辍学去打工,赚钱养家。戴薇极力反对,她告诉女儿,慈济帮助她那么多年,为的就是让她能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梦想。原来,安德丽娜自小就梦想当一名老师,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如今,好不容易进大学读教育系,正在朝梦想前进的时刻,怎能半途而废?她叮咛女儿莫辜负慈济多年的资助。
戴薇要女儿安心就读,家里生活再苦,在慈济帮助下总有口饭吃。安德丽娜遂打消辍学念头,用功在课业上。
◎不是亲人 却比亲人还要亲
周宪万等志工上门家访时,听闻安德丽娜曾有辍学的念头,便鼓励她要坚持。在关怀中,得知她曾经因为贫血在学校晕倒,细问下,才知她虽然申请到大马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的贷款,但付了学费、住宿等,生活费却寥寥无几。
为了省钱,她一星期有三、四餐是吃方便面或饼干,甚至一天只吃一餐。当周宪万关心询问为何不向慈济申请生活费?她摇摇头说,慈济从小学就帮助她到中学毕业,已经很足够了,何况慈济现在还帮助家里每月的生活费。
她的懂事让志工心疼。经了解得知她和正在波德申一间大学就读工程系的二妹,每月都没有多余的钱买食物吃。经过评估后,志工便帮她们申请每月三百元的生活费,希望两姐妹在努力就读的当儿,也能得到温饱。
王幼珍和志工也会在两姐妹放假回家时,特地携带米粮和净斯出产的大燕麦、香积饭、豆浆粉、可可粉等上门,让两姐妹带回学校当早餐或夜宵;在关注她们学习之余也不忘叮咛要定时吃饭,注意身体,少吃没有营养的方便面。
这份关怀之情不仅让安德丽娜和妹妹深受感动,也令戴薇动容。她万分感激,整整十一年来,志工的陪伴、补助不仅为全家人带来希望,而志工的关怀更让孩子们学会去关心他人、爱他人。
她忆述有一回,常来关怀的黄月好生病住院,她和女儿们都显得担心,尤其是小女儿,更是难过得哭起来,每天跪在神明前祈求,希望黄月好快快痊愈。当黄月好得知后,也很感动,感受到自己虽不是他们的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
“周先生和我们讲'竹筒岁月' ,我们也领养三个,每天,我都会让丈夫和女儿们掏出零钱投进竹筒里,哪怕只是投一角钱也好,也是回馈的心念。”戴薇常和孩子们说: “你们是慈济的孩子,是慈济给了您们读书的机会。你们将来出来社会工作,第一件事是要从薪水中拨出一些钱回馈慈济,让慈济可以去帮助其他的贫困孩子就学。你们也要向志工看齐,当志工去帮助别人。”
妈妈的话听进安德丽娜的心里,她不但自己每天投钱,也会将竹筒带去学校,鼓励同学们也来行善。她也难忘妈妈每次讲到慈济的帮助时,会哽咽流泪,甚至,妈妈会在志工及家人面前,很认真地表示:“结婚前,是我的丈夫紧紧牵着我的手,现在,不是他了,是慈济人紧紧牵着我的手!”
安德丽娜深有同感,她体会到一直是志工牵着她的手往梦想前进,也令她要当一名好老师、要贡献己力服务社会、人群的心念愈发坚定。
●
安德丽娜原以为要等到大学毕业,出来社会后才有能力回馈慈济。她没想到,志工突然会邀请她承担2023年新芽奖助学金颁发典礼的司仪之一,原来鉴于领取奖状的学子有巫裔、印裔及华裔孩子,遂以双语即华语及马来语双司仪进行,而她则承担马来语司仪。
虽然没有尝试过,她却毫不犹豫的接下棒子,她坦言,当穿上志工背心与另一位志工司仪,依据流程完成所有环节后,她的心充满了幸福感。因为,她感觉到自己也成了慈济家庭的一份子。
王幼珍听她欢喜诉说做司仪的心得:“我看着一个个学生上台领取奖状,有小学生、中学生、大专生,仿佛看见我自己,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整整十一年的岁月,有慈济人陪在身边,牵我的手……我很幸福!”
她感恩王幼珍和周宪万从开始走进她家庭的那刻,从没离开过。一年年的陪伴、一次次的帮助,让她和家人度过艰难的日子,也让她和妹妹们从幼小的新芽,有机会长成遮荫的大树。
当王幼珍问她,十多年来对志工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说:“慈济人愿意奉献时间、金钱,还有他们的心思,让他人开心,让他人露出欢喜笑容。所以,我向慈济人学习,希望能让每个人都露出最美的笑容……”
<注>:慈济雪隆分会自2014年7月开始,增设“慈济教育助养计画”,每月给予补助金。目的在于栽培成绩中上、努力向上求学并来自清寒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