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蔬食厨房 分享美食的幸福时光

食物供给人们温饱,人们所选择的食物,不仅影响自身健康,更会影响周遭环境;厨房很有趣,热气腾腾的美味在这里寻找,也是生活最写意的模样。蔬食厨房邀请经验丰富的志工来传授技巧,让家里烟火气不断,爱家人更爱地球! 
擅长手工料理的萧志永老师,在“蔬食厨房”与学员分享他的拿手好菜。【摄影:饶于莉】

2023年10月18日,夜幕低垂,慈济马六甲分会的烹饪教室里华灯初上,袅袅烟火升起,灶台摆满各种蔬食食材和油盐酱醋,这里即将有好几位巧手厨师大显身手,烹煮出热气腾腾、幸福指数满满的料理,众多学员拿出笔记,满心期待。

这里是蔬食厨房,2023年10月起,一个月两次,由经验丰富的社区志工轮流传授烹饪技巧,让学习者都能够烹调出适合宴客、家人都爱吃的蔬食料理。 

◎ 主食材分析

首次登场的是萧志永老师和团队,在志工王钰清(明乡)、黄循粮(济循)等人陪伴下,与众分享三道料理,分别是以杏鲍菇为主食材的“三杯菇”、“奶油素干贝”,以及豆包化身成“甜酸素愉”。主厨萧老师就像即将为家人准备丰盛料理一样,边示范教学边话家常,对各种小窍门也一再叮咛。

杏鲍菇和豆包皆是高蛋白质食材,杏鲍菇低脂、低卡还拥有高纤维。台湾一中医师指出,一百克杏鲍菇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半颗鸡蛋,而且料理方式多变,切片快炒炖煮或酥炸都很有滋味。
 
豆包由一格格方形豆浆炉出生,将豆皮取下来一层层折起,每一层都是滑顺软嫩,经层层叠起Q弹有劲,营养价值比豆浆高出了十至三十倍。此外,它也是料理中的百搭食材,各种煮法皆可。

不同食材各有其烹调方式,主厨边示范教学,对各种小窍门也一再叮咛。【摄影:罗秀娟】

教室里十六位参与者当中,清一色女性,她们当中两三位是全素者,更多是初接触和学习准备蔬菜料理者,她们有年轻女性,也有小孙子陪伴过来的长者。 

◎ 料理小窍门

主厨萧老师擅长手工料理,来到慈济接触素食,五十岁左右开始茹素。他分享如何鼓励更多人接触蔬食料理,自己先锻炼厨艺,得到家人认同,再藉由大众对美味餐食的喜好,用心准备,邀请亲朋好友到家用餐,不必加以言说,就能让更多人感受蔬食的美味。

平时市场上、素食馆,最常看见的其中一项素料就是素鱼,它是经过机械加工的食品。萧老师说,今天他们来做看看“甜酸素愉”。

他将豆包切成条状,加入切段的金针菇以增加口感,及姜末增添香气;将它们包裹在紫菜和腐皮里,先清蒸再煎香,最后浇上以黄梨、甜椒、番茄酱、米醋、酸柑等调制成的酸甜酱,开胃又可口。在场学员试吃后惊喜表示,口中的素鱼,比市场上的素鱼更加柔软好吃,也更具鲜味。萧老师补充说,这是一道开胃菜,酸酸甜甜的,若再搭配一菜一汤,就是丰富一餐。

色香味俱全的奶油素干贝,也可作为宴客佳肴。【摄影:饶于莉】
三杯菇料理食材丰富,焖煮入味也香气逼人。【摄影:罗秀娟】

一株株的杏鲍菇可作两道料理。首先去掉杏鲍菇的菌盖、菌尾部,菌柄则切成圆柱状,如干贝,再将每一表面轻划切花、煎熟备用;将原本去掉的杏鲍菇尾部切末炒香,香气四溢中加入切碎的红辣椒和西兰花,最后加入奶油和调味料,小心铺陈在之前煎香的杏鲍菇上,第二道料理“奶油素干贝”即完成。

第三道“三杯菇”料理则采用焖煮方式。将之前留着备用的菌盖煎香,搭配天贝、红枣、姜片、小玉蜀黍、红辣椒等,加入酱油焖煮入味,最后加入麻油、九层塔等增添香气再上桌。 

◎ 煮心中所想

现今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已经不仅在“好吃”而已,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有人说,透过烹饪,学习辨识、认识食物、练习探索自身对美味的掌握与料理技能,是不分性别的独特人生品尝之旅。

萧老师在教煮过程也提到:“煮食是很直接表达个人心中所想的方法,不要一直看别人、迁就别人,只要依据自己的口味、煮出自己觉得好的料理就好。” 

学员辜月英非常认同萧老师所言,她说,在家她是掌厨人,先生孩子多给予最大程度配合。这次是先生提出为了健康着想,希望减少肉食,并传给她“蔬食厨房”课程讯息,因此她是为了家人健康而来。

辜月英参加此次蔬食厨房学烹饪,希望家人吃得好,也吃得健康。【摄影:饶于莉】

首次来到“蔬食厨房”,她觉得“奶油干贝”这道料理很特别,其中将杏鲍菇剩余的部分切末炒香,其感觉很像蒜米,酱汁也很入味,这样的一道菜,她相信大人小孩都会喜欢吃。 

“对我而言,奶油干贝的步骤会比较简单,而且我经常用杏鲍菇,做成沙煲豆腐,因为它的蛋白质营养成分比较高,今天学多一样变化,一道简单食材,可以变出不同煮法的两道菜,即可以宴客,看起来又很好吃,让我很期待下一堂课是什么。”

◎ 简易多变化

另一位学员吴牡丹近期才改变饮食习惯,选择蔬食,只是一开始煮法比较单调,故多次来慈济学习烹饪,希望能多方面学习。

吴牡丹(右)很惊喜可以学习制作素鱼的技巧。【摄影:饶于莉】

她说,以当天的主食材为例,会用豆包来煮汤,杏鲍菇炒豆芽就是一道菜,却再也想不出其他方法。今天她很惊喜发现,自己也可以动手做素鱼! 

“市场上的素鱼是加工食品,口感较硬,但是今天吃到的素鱼很软,口味不重,很喜欢。”饮食上,她会尽量少用调味料和保持原食物,尽可能不选择加工食品。如今学到了用豆包制作素鱼的方法,即使手工程序较多,她还是愿意尝试,因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烹煮方式及调制口味,一切选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年轻的梁氏莹,喜欢简单易准备及营养兼具的料理。【摄影:饶于莉】

慈济社教烹饪课程常客,以及各项素食教学的熟悉面孔梁氏莹,当天也报名参加蔬食厨房。年轻的她,今年才开始改变饮食习惯。

她说,为了好好照顾自己,她希望学习容易准备又能兼顾营养的佳肴,而且可以马上实践在日常饮食中。今天主厨萧老师传授的三道料理,她惊喜说:“原来素鱼很容易制作,可以多变化、步骤很简单,容易准备,又快速,实在太适合她这样下班后剩余时间并不多的上班人士了!

◎ 素食缓危机

如今有一种饮食方式,称为气候素食(Climatarian Diet),是人们为了拯救气候变迁,尽量选用在地食材、减少食物浪费,并避免吃到生产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肉类制品。

有调查发现,亚洲国家的饮食渐渐西化,主食以肉类食物居多。然而,联合国农粮组织曾经公布,食品生产所产出最大的碳排放量来自畜牧业,一家推广“少肉食,减暖化”(Less Meat Less Heat)非营利组织的创办人透露:“如果我们忽略肉类的影响性,只是一味地朝其他方向阻止气候变迁,全球气温仍会持续上升。” 

也许,人们无法割舍爱吃肉的原因,其中在于肉类可以烹饪出各种味道和口感,刺激人类的味觉增加食欲,而且潜意识认为,吃肉可以获取更高蛋白质,增添饱足感;然而,蔬食同样可以满足味蕾和营养。

为了减缓气候变迁和大环境被破坏,愈来愈多提倡素食的个人和团体,透过各管道平台,或以在线直播宣导,促使接纳蔬食者日益增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临的10月25日,会由另一位志工陈妙凤(慈撒)在蔬食厨房,传授“宫保素鸡丁”和“宫保面线”的烹煮法,希望让美食回归家庭,更多人爱上厨房,为爱蔬食。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