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环保倡导进入三十周年,慈济淡属于2025年6月29日与全国慈济据点同步举行捡跑日,大众一边慢跑,一边捡垃圾,回去做资源分类,响应环保之余也提倡健康生活。
此捡跑活动获得文德甲新村村委会联合举办,慈济志工、会众、照顾户、新村志工团队、银行职员共一百六十七人热烈响应此项意义非凡的活动。当日出席的嘉宾有文德甲州议员、 YB胡智云、黎良盛市议员、淡属新村发展官林国财和新村村长沈玉发。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的洗礼,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天气凉爽宜人,众人在文德甲新村公鸡碗打卡处集合。参与活动的民众精神饱满,准时报到,整装待发。
一百六十七人的会众分成十小组,组员有慈济志工、银行职员、家庭成员组合、在籍学生、好朋友及长者,每一小组由一位新村志工团员带领下,沿街跑步拾垃圾,并将垃圾初步分类,分别放入黑色和白色的塑料袋内。


◎众力齐聚 全民团结
为世界带来改变,就从你我开始。州议员YB胡智云感谢慈济主办捡跑活动,结合运动与环保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更能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让社区更整洁,居民生活更舒适。看到异族同胞也参与活动,他认为环保也团结民心,促进社区的和谐。他说环保不是一朝一夕的活动,而是长久要坚持去做。
YB胡智云提到慈济在环保方面的努力成果,尤其资源分类和回收方面,做得井然有序,值得效法。当他知道环保的收入是用来救济弱势族群,表示这是一种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善举。他继续说道:“2021年大水灾期间,慈济迅速展开赈灾行动,援助灾民不遗余力,是令人赞赏的一个非政府组织。”他希望慈济以后还会有各种大小活动,凝聚社区大众的力量,造福人群。
艾芬银行职员莉莎( Norismarliza bt Mohd Iskandar )携带在小学就读的女儿和同事共八人,很开心的出席活动。她说平时也会和孩子一起跑步,但像这样一边运动一边做环保,是第一次尝试,觉得特别有意义。看到清理过的路段变得干净,极有成就感。她说女儿在学校也是有学习环保知识,但是亲身去体验会更好。
莉莎觉得社区应该多办类似的活动,让各民族参与,促进全民团结,加强了解: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亲子活动更可增强家庭关系。


韵舞心弦之家负责人兼幼儿园教师黄绣茱和十九位衣着色彩鲜明的团员,响应今天的活动,并带动所有参与者做早操热身,大家活力十足,神采飞扬,为捡跑活动揭开序幕。
黄老师感慨说道:“人类的无知,造成环境严重受污染,环保教育须加强。提高环保意识,才能真正为地球带来改变。”她决定为自己的幼儿班举办环保活动,灌输儿童爱护地球,珍惜环境的知识。她认为学校也可以办类似的活动,更期待再次参与慈济的捡跑活动。
郑万婷一家四口和另两个家庭及好友共十六人,一身整齐划一的装束,在人群中特别亮眼;沿途捡垃圾,以行动来爱地球。这不只是一次健康活动,更是亲子共融,友谊加温,守护环境的美丽行动。
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捡取废弃物,郑万婷说她时常有教导孩子环保知识,让他们觉得其实做环保并不难。她认为节能减碳也是爱护环境的方式,希望人人不要浪费水电。她感悟到周围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起居,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垃圾阻塞沟渠,排水不顺畅,导致水灾的发生。往年淡马鲁的大水灾所带来的祸害,她至今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万婷与家人朋友十分享受活动过程,环保的种子在每一颗心中悄然萌芽。她认为宣导环保至关重要,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应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醒觉而有所行动。


◎亲情作伴 护佑大地
彭宝英(虑晅)是慈济资深志工兼环保站站长,带了女儿及两位孙子,三代同堂,热情报名参与捡跑活动。她以坚定的步伐,身体力行,诠释环保不仅是理念,更是一种日常实践。她表示这场凝聚家人感情,又能推广环保理念的活动是很棒的,她更希望每半年举办一次,让捡跑常态化,大家共同守护地球。
彭宝英的女儿梁丽明受母亲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已将资源分类视为生活习惯。家里可回收的资源,都会整理好,送去环保站。今天她带着两个分别是五岁和七岁的小孩过来,一路上,这两个环保小尖兵兴奋的捡拾废纸、饮料瓶,乐在其中。她说在家里,她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习资源分类,家中孩子只要发现地上的纸张,即会好奇问道:“妈妈,这个可以回收吗?”梁丽明深信环保教育须从小扎根,从家庭做起。

志工郑惠晶(虑莹)带着妈妈、大哥、弟弟、弟媳及侄儿们,一家七口参加活动。由于平时忙于工作,难得有机会与家人共享温馨时光。她特别珍惜这次的活动,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为环保尽一份力。他们沿路发现许多被随意丢弃的宝特瓶、塑料袋,纸盒等,觉得许多人的环保意识依然不足,有待加以教育和宣导。
她分享自己除了在家落实资源分类,也在公司鼓励同事减少使用一次性的用品,在外用午餐时,大家都会自备餐具,响应环保,减少垃圾。她认为一人带动一群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郑惠晶的二嫂汤淑华是是一名教师,特别把握这周末的家庭日,与家人一同参与活动,引导孩子学习环保知识,也将环保带入校园。她说学校的每间课室都有环保回收箱,让学生养成资源分类的好习惯。她提到今天走了不到一公里的路程,竟在沟渠发现大量的垃圾,如果没仔细观察,平时是很难注意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垃圾,会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伤害。她希望透过这类的活动,唤起更多人对保护环境的重视。

姆都古玛是慈济照顾户,两年前因妻子病重而生活陷入困境,获得慈济的援助后,心存感恩,频频接受志工的邀约,参与慈济活动,明白行善助人的意义。他带着三个孩子同来参与活动,希望孩子从中接触善心人士,培养慈悲善念,也深一层了解环保理念。
他觉得环保不是一个人的责任,大家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人都有责任爱护地球,他决定以自身行动开始,并将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亲戚和朋友,让更多人加入爱地球的行列。

◎不畏艰巨 使命必达
培训志工黄彩娴于最近身体染恙而进行大手术,休养康复后,即很快投入慈济活动。她说自己不敢懈怠,要活在当下,把握能付出的因缘,因为无常随时显现。她说捡跑活动除了净化社区,可让家人、朋友间有机会互相陪伴,彼此互动,联络感情。
由于自己不能走动太多,就没参与捡跑,而在报到处、香积组和节目组欢喜付出,她感恩自己依然可以发挥功能,投入心力于活动中。她有感而说今日看到天真的小童都以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完指定的路线,虽然汗流浃背,脸上却洋溢灿烂的笑容,发出爽朗的欢笑声;长者们也不落人后,稳健的完成任务,老少齐心,共同守护地球,这是令人感动的画面。

新村年长居民梁水凤和邻居原本今早要出门去菜市,看到来了很多人群,非常热闹,走前去才知有捡跑活动,她俩不假思索临时报名参与,跟随大队完成后回到起点。她喜形于色,惊叹自己曾遇车祸受伤的脚,竟能走一段远距离的路,她说住在新村五十年,都不曾有这样的活动,开心自己这把年纪还能和年轻人一起动起来,真是不可思议。说起捡垃圾,她说只清理自己住家周围,没想到还可以走入以前从来不会踏进的路段去拾垃圾,这可说是新奇的体验。
捡跑活动结束,会众们提着所捡的垃圾回到起点处集合,志工们开始介绍“环保十指口诀”(注)并指导大家做环保分类,大家都能辨别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资源。过后移步至附近的福利院,与长者围坐共享茶点。节目组呈献手语演绎和悦耳动听的歌曲,原本静谧的空间顿时充满温暖与活力,欢声笑语此起彼落,气氛温馨感人。环保的脚步牵引出慈善的延续,环保净化环境,慈善温暖人心,一举两得,意义深远。
●
“环保三十,永续同行”不只是一个主题,更是一分承诺。愿此次的行动,成为日常的习惯,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把绿色理念,化为实际行动,迈向更美好,更永续的未来。
<注>:环保十指口诀:瓶(塑胶瓶)、瓶(玻璃瓶)、罐(铝罐)、罐(铁罐)、纸(纸类)、电(电池)、一(衣服)、三(3C)、五(五金)、七(其他)。
(资料来源:林金娇、安秀莉、郑丽玲、苏翠玉、张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