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从厨余做起 企业也能环保

在迈向绿色永续的时代,工商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肩负着守护环境与社会的责任。慈济爱极乐环保教育站举办环保酵素研讨会,邀请邻近厂家共同探索这项低成本、高实用性、永续且友善环境的方案,如何为企业带来实质的绿色行动力。
慈济邀请酵道孝道成员刘莲美(中)与众分享酵素的好处与制作方法。【摄影:周世清】

环保酵素是利用果皮、蔬菜等天然有机废弃物,依一定比例加入糖与水发酵而成的多功能液体。许多人对它的认知,更多是在居家应用,如清洁、除臭、驱虫、净化水源等。

它其实也是友善环境的宝物,不仅有助于厨余处理和垃圾减量,也能有效去除厂内的顽固污渍,更能替代化学清洁剂,减少对人体与环境的伤害。它为企业提供一项实践绿色转型的具体方案,展现对永续环保的重视与承诺。

2025年7月19日,马六甲慈济爱极乐环保教育站(简称:环保站)举办“环保酵素研讨会”,邀请酵道孝道成员出席分享“环保酵素与友善环境的影响力”,及美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Ever Delicious Food Industries Sdn Bhd)董事经理刘渼娇(慈茹)的见证分享。邻近厂家、民众和慈济志工共七十一人出席聆听,一起探索这项低成本、可持续实践及实用的方案,友善环境的同时,也助企业推动绿色转型。 

◎ 酵素助垃圾减量

人人都希望留给下一代蓝天和绿地、充满生命力的地球;但在现实生活中,举手投足却是在破坏地球,导致全球暖化,海洋生物(水母)因天气炎热而搁浅沙滩等等。有专家预测,随着海平面将逐年上升,到了2050年,大马半岛及东马多个沿海地区,将会因为海平面水位超过陆地而受到水灾侵袭。

除了保护环境免受灾害,垃圾减量也势在必行。目前大马有两种处理垃圾的方法:一、土埋;二、焚烧。以马六甲为例,一天产出一千三百吨垃圾,原本预期可容纳五年的土埋场,三年开始告急,垃圾中的百分之五十五是厨余。

数据令人震惊,酵道孝道分享者刘莲美强调:“如果我们将百分之五十五的厨余和蔬果皮,用来做堆肥和酵素,就可以帮助减少许多垃圾。”以环保酵素(简称:酵素)为例,其制作成本低,材料简单;成品可用在家居,帮助净化水源,空气清新,灌溉植物,甚至利益农业。

经过聆听分享,参与者加深了解,环保酵素还可以帮助垃圾减量,对企业颇有好处。【摄影:周世清】
混合果皮、蔬菜,特定比例的黑糖与水而发酵的环保酵素,有助于环境清洁、除臭、驱虫、净化水源等。【摄影:周世清】

“现今市场上洗手液、清洁剂等,都含有化学物质、人工香精等刺激物。”刘莲美现场做试验,让两位参与者使用含有酵素的天然洗手液和普通洗手液清洗双手,大众竟发现使用普通洗手液清洗的双手还残留着化学物质!她进一步说明,这些化学物久了会渗透皮肤,形成潜在伤害;相反地如果适度加入酵素,可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和危害。

理论后马上进入实作,参与者分成六小组,在酵道孝道成员带领下,亲自体验做酵素。谈笑间,大伙儿不知时日过,将任务完成,抱着一罐酵素回家。

此外,实业家也是慈济志工刘渼娇,受邀见证酵素对环境和企业永续的魅力。她说,打从2007年认识酵素的好处后,她便开始力行做酵素;从家居体验其好处,便进一步使用在工厂,带领员工制作,并用它来清洗栈板、去除机械的油渍臭味,以及清洗员工制服等,其去污除渍强,带来莫大好处。

此外,她也分享工厂企业推动各项环境保护行动后,不仅得到政府拨款支持,同时为工厂带来许多好处,如厨余做堆肥,蔬果皮做酵素,员工们自发性响应素食等。

最后她说,环境永续不是靠口号,靠的是行动;减低污染是使命,绿色生活是目标,还给地球一片绿意盎然及永续的生命。

◎ 远离伤害靠酵素

年轻的陈伟隆是AFA科技公司(AFA Technologies Sdn Bhd)代表,自我推荐参与这次活动。他甫来到现场便四处走走看看,将文宣看板资料拍摄下来,希望带回公司分享及参考。

年轻的陈伟隆对酵素实作体验很感兴趣。【摄影:周世清】

其中让他感觉有趣的是酵素体验,他说:“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酵素,可能我会忘记一些步骤,但工作人员提醒说,只要开始做,就会慢慢熟悉及容易上手;如果有人无法适应酵素的味道,可以选用一些有香气的果皮,让成品味道较清香……我觉得这是很实用的一次实作。”

邻近一家工厂,也是环保站的好邻居,经常将厂内收集的塑料载来环保站;这次接受慈济邀请,一行三人首次出席慈济活动。他们对酵素有基本认知,抱着想要更全面了解的心态参与。在聆听分享后,其中一位成员动念,也许未来可以探讨附加酵素在环保产品的可行性,这不仅低成本、清洁效果更佳,还能保护环境,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及环境永续策略的机会。

另一位成员提到,在参与活动后,她有感酵素可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会更加鼓励家人将蔬果皮收集起来,制作酵素。此外,过于便利的网络购物系统,导致越来越多东西用了即丢;此趟参访提醒她减低消费,减少制造更多垃圾。

◎ 加深对环保醒觉

与环保站隔邻的马来西亚Givaudan香料公司(Givaudan Flavours & Fragrances Malaysia 
Sdn . Bhd )代表雷米什(Rameish Rao Subarmaniyan),是职业环境安全与卫生管理部门(Environment, Safety and Health (ESH) )主管,想要在公司来临的“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周”举办环保活动,却不晓得收集了回收物要送往哪儿?于是在同事、也是慈济志工黄锡光推荐下,两星期前参访环保站,得知研讨会消息,两人应邀出席。

雷米什先生说:“在这之前,我们并不晓得慈济团体,但是一趟参访,我们获取比环保更宝贵的讯息。单是环保行动,慈济三十年前已开始启动,是超前的行动。” 

“今天参与这项研讨会,我赞叹慈济所做的关怀生命举动,拯救的不只是人类生命,还包括动物、环境,甚至是保护下一代,希望世世代代能居住在干净美丽的环境。”

现场邀请两位参与者,使用含有酵素的天然洗手液,对比普通洗手液清洗双手,分辨两者不同之处。【摄影:周世清】
雷米什对试验感到印象深刻,体会残留物在手中所造成的潜在伤害。【摄影:周世清】

最令雷米什印象深刻的是,他受邀到台前参与试验,发现市场上的清洁剂,会有残留物在手中,造成潜在伤害;反之,含有酵素的天然清洁剂,可以淡化危害。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醒觉,我们常常提醒孩子,饭前要洗手,即使我们清洗干净了,手中还残留化学成分,用餐时间接把有害东西吃进肚子里。我想我们并不是要购买更名贵的洗手液,而是需要添加酵素来化解有害物质。”

“与其口说百遍,不如亲眼见证;我除了会将今天所学和家人分享,身为ESH主管,我也会建议未来和慈济携手合作,带厂内百名员工参访慈济环保站,让大家了解更多讯息,知道发生在周遭或国际间的情况,提高人人醒觉。”他说。 

◎ 自发性寻求答案

塑胶薄膜私人有限公司(San Miguel Yamamura Plastic Films Sdn Bhd)代表陈淑萍(慈源)、赖淑翎、刘伊湘和黄丽颖等人一齐参与研讨会。她们都是公司的环保尖兵,不仅在公司力行环保,更携手制作酵素。她们见证说,工厂的沟渠,原本很令人烦恼,当赖淑翎将酵素倒入沟渠,结块的油渍很快被化解、排出,不仅水流畅通,沟渠也变得很干净。

此外,工厂大型机器操作久了,会产生大量油渍,清洁处理是一大挑战。她们会先喷洒酵素分解油渍,减轻员工的清洗负担。在公司茶水间,酵素也被善用于清洗碗筷,效果令人满意。

种种成效让人产生信心,一行人自发性来参与这次研讨会,想要加深了解酵素益处,让企业环保行动更上一层楼。

San Miguel成员自发性参与研讨会活动,加深了解酵素益处,让企业环保行动更上一层楼。【摄影:周世清】

主讲者真诚的分享,保护地球的心态,令在场参与者动容。活动后,她们主动与分享者交流,希望有一天可以邀请进入公司分享。 

“友善环境的举动,就是从自己做起,每一位员工从自家开始,再把好习惯扩散到职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陈淑萍说。

● 

“非常感恩环保站举办这场研讨会,我没想到其效果会那么深刻,让我感觉很有价值。”主讲者刘莲美表示,这是她首次全程使用马来语分享,克服紧张,真心诚意,希望在人人心里种下一颗善种子,携手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下一代。

研讨会后,参与者积极与酵道孝道成员交流,有人询问线上教学,有人想了解后续应用,也有人好奇酵素是否能改善厂内的蚊虫问题?种种提问让她振奋——没想到许多人对酵素充满热忱和兴趣。

“如果人人都知道,制作酵素也是在帮助减少垃圾,也就是自己其实天天都在做一件好事。”她欣喜乐见,企业与非政府组织携手合作,为保护自己、环境和下一代而努力。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