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4日早上九点,在细雨纷飞下,一辆辆汽车陆陆续续驶入慈济拉务路环保教育站。来自芙蓉般若佛教会儿童佛学班的学员、老师及家长,首次到来参访,也将家中一袋袋的资源回收物带来。
般若佛学班成立三年,其中儿童佛学班分为四至六岁、七至九岁及十至十二岁三班。般若佛教会秘书廖淑琴告知,今天带领儿童佛学班五十人到来参访慈济环保教育站,希望加深环保知识,也亲眼目睹慈济志工如何落实环保。
芙蓉般若佛学会宗教顾问常御法师很赞叹慈济的环保,志工将回收物仔细分类,环保站也设有惜福区,让二手物品延长物命。法师称,“落实自然环保固然重要,但更要重视个人的心灵环保,去除贪嗔痴,不被自己的行为所污染。人总是想要的东西太多,不知不觉间就累积太多东西,但却没用到而导致浪费。”
◎ 大手牵小手 一起护地球
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参访者聚集在活动中心,志工黄桂兰(慈日)以手语带动环保歌曲〈一个干净的地球〉。接着慈济芙蓉联络处负责人黄秋玉(慈楹)为大家讲解环保教育站的建设多采用回收物搭建,如地砖、厕所墙砖、分割区块的间隔等。随后大家移步到环保教育站前拍大合照留念。
家长和孩子分成两组,在志工们的带领下参观环保教育站。有导览区的森林地带、土埋场、美丽的海洋、四大不调区、大爱感恩科技区、蔬食区、图书馆、惜福区、缝纫区、回收物分类区等。
志工们也引领参访者前往厨房,用回收地砖和墙砖铺成的洗手间,节省水源的雨水回收区,环保园区的菜园等。美丽的海洋区和四大不调区的地水火风所造成的灾害,特别吸引小朋友,使他们流连忘返。大家从中了解地球是我们的,一旦被污染,会带来什么后果,因此,保护地球是人人的责任。
◎ 参访环保站 感触惊喜多
锺丽仪是佛学班老师也是家长,她和丈夫带着三个儿女前来。她表示,“虽然学校有教导环保,但今天带孩子来实际体验和学习如何分类资源,发现环保也是一门学问。光是塑料袋就有多种分类,有些是无法回收的。”锺丽仪还购买了由志工缝制的布环保袋,准备在外购物时使用。
家长郑晓兰今天也带着两个小孩同行。她说,“这次是佛学班的户外活动,环保教育很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就像环保站把收集的雨水用在菜园里,生产出不少有机蔬果。”
郑晓兰也分享了今天参访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现象,例如海洋污染、垃圾山等。“我们虽然没有亲自去过垃圾山,但今天看到慈济志工用心制作的垃圾山模型,以及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透过志工利用回收物制作的四大不调(风、火、水、土石流灾害)模型,让学生亲眼看到和感受到,成为很好的学习教材。”
教育组组长刘晓沁引用圣严法师的开示,“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物质资源的保存。所谓生态保护,指的是对所有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佛教主张爱护一切众生,所以不杀生;因为爱护所有物质,所以要惜福。对于所有的物质资源,都应当好好爱惜、妥善运用,尽可能地重复使用,直到无法再用为止,这样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环境。”
就读丘晒园华小(SJKC Hillside)五年级的萧明佑,已是第二年参与佛学班。他分享道,“我们不要乱丢垃圾,因为垃圾产生的毒素会流入海洋,我们吃了海洋生物,就会生病中毒。人们开发土地饲养动物也是不环保的,应该利用土地来种植更多树木和蔬果。”
导览完毕后,大家一起享用由志工用心烹煮的面食和糕点,许多参访者自备环保餐具,身体力行实践环保。
用过茶点后,环保和气副干事周创安(济平)为参访者介绍慈济拉务路的环保教育站、三个环保站及二十五个环保点的运作模式及时间。他呼吁人人从点到线再到面做环保,保护和爱护我们的地球,人人有责。
最后,小朋友们将从家里带来的回收物,依据环保教育站的告示牌如纸张、塑料品、铁罐、铝罐、衣服、玻璃等,进行分类。
●
参访活动于中午十二点结束。般若佛教会教育组组长刘晓沁最后分享,佛法教导,我们的身体是“正报”,而生存的环境是“依报”。因为我们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所以称之为“依报”。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破坏和浪费环境,不加以爱惜,不仅我们的子孙无法享有这样的福报,我们自己在来生也将难以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