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发放后送关怀 让爱深耕缅甸 

当缅甸发放物资不只是单纯送上援助,更融入慈济人多一分的贴心与关心。慈济志工把握机会走入农民的家,深入了解他们生活现况,将慈善的触角伸入被遗忘的暗角,希望带给农民身心灵的大丰收。
烈阳下,志工们弯着腰采收绿豆䇲,汗水与笑声不曾间断,体会到农夫们的辛劳,也替他们的丰收感到喜悦。 【摄影:颜玉珠】

“你家距离发放现场多远呢?”
“不远!”

历经四十分钟抵达村庄,志工不免好奇地再度询问“你家在哪里呢?”,农民们笑笑地指着路的一边说:“不远,就在前方。”

志工一行人却足足走了半小时。原来其家座落在路的尽头,从起点根本看不见,然而就农民而言这点距离不算什么,因为大部分人无法负担摩托车的费用与开销,双脚便是农民们省钱又方便的交通工具。此时志工才体会到,出门一趟对于一些农民而言着实不易。

2019年2月16至25日缅甸与台湾、马来西亚志工携手发放稻种给农民,过程中志工们与农民互动,或是向村长了解村内农家情况,借此机会进一步深入农民们的生活。人人凭借各自的访视经验,察觉需要进一步关怀者,马上安排前往家访。

◎ 爱的种子 洒播在土地与心田

第一天位于仰光省(Yangon)卡仰镇(Kayan)的发放现场,农民乌佐昂(U Kyaw Aung)拿着一叠缅币交给志工,原来这是他日存二百缅币(马币五分)的成果。由于去年11月他领到慈济援助的绿豆种子,当时在发放现场他听闻上人创办慈济与投入做慈善的心,于是开始响应竹筒岁月的精神。他表示,二百缅币乃微不足道的小钱,但累积一个月就有六千,如此类推则点滴的善心可以汇聚成大爱。

农民乌佐昂拿着一叠缅币交给志工,效法竹筒岁月精神,是他日存二百缅币、三个月来的成果。【摄影:颜玉珠】


3月豆种即将收成,乌佐昂更表示将再捐献三十万。当初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所化成一颗颗的绿豆种子,因为有慈济的爱,村庄内的农民度过水患的重大损失,他说:“我的二十亩地于水患中全毁,造成五百万缅币损失。感恩慈济豆种的援助,减轻我的压力。当有能力时,也想要尽己之力付出。”

另外,他理解上人行善不独善其身,而是带动与启发人人的善念,祈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他也广邀村民齐响应,至今许多村民也以捐献米扑满、豆种等方式日存一善。

“这个村捐,那个村捐,融入慈济的精神,如此慈善的力量可以延续,慈济组织能更强大,帮助更多人。毕竟自己捐献只能帮到有限的人,捐给慈济则可以将爱心遍布到世界各地,让爱越扩越大。”

发放结束,乌佐昂邀约志工前往他家一窥丰收的风光,以及分享他的喜悦。沿途所见一大片结实累累的绿豆田,农民们忙着采收的场景,他开心地指着农田表示,此次慈济发放的豆种品质好,颗颗饱满,每株也长出较以往多的绿豆䇲,是卡仰镇目前绿豆收成最好的一年。


相较于往年一亩田收成约十篓,这次收成多了近一半的数量(十五篓)。不仅收成好,连虫害都很少。他深信是上人教导他们日日心想好意,向着农作物口说好话友善耕作的成果;是上人的祝福,全球人的爱心,让农民们能欢喜丰收。 “感恩上人的慈悲,将爱洒在缅甸这片土地上,让我们收获有成。”乌佐昂感激地说。

◎ 农民出身 你的遭遇感同身受

17日发放现场,透过村长志工了解,五十一岁的村民乌达忒(U Thar Htway)需要进一步关怀,当日下午由村长引领十三位志工前往拜访。车子进不了羊肠小道,志工徒步前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高脚木板屋,一群幼小的孩子正在屋外玩耍,好奇地盯着志工们瞧!

乌达忒拥有五位孩子,四位尚在求学阶段,大儿子离家工作贴补家计,目前六口居住于此。望眼看去屋内只有一个简单的隔板,吃饭、睡觉、客厅全在这约十坪大的空间,屋顶、墙壁和地板皆有裂缝,禁不起风一吹、雨一下。

来自台湾的志工张素祯(虑倩)和郭芷伶(明礼)表达此行主要是送来上人的祝福与关怀,聊天互动中关心她们一家的生活近况。乌达忒回忆着说:“我有十六亩地,去年水灾全部的稻田都被淹没,收成没了。之后又再淹了几次,生活真的很痛苦。”

志工乌善丁(左一)与村民乌达忒分享自身经历,鼓励她相信自己,必能突破生活困境。 【摄影:颜玉珠】


志工深表不舍,送上静思语鼓励她遇上困境时随时反覆阅读,能让她找到答案与力量。本土志工乌善丁(U San Thein)(本传)心有戚戚焉地说:“我的房子比你好一点点而已,我可以体会你的生活。”他以自身的例子与之共勉,一次次天灾他从未放弃,2015年水灾摧毁他全部的稻作,慈济援助其稻种,当年收成丰富,家里的经济从那时开始逐渐改善,至今仍勤奋地耕种。他鼓励乌达忒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境。

志工们并齐声献唱〈一家人〉、〈无量寿福〉等歌曲,乌达忒红了眼眶说:“我这辈子家中从没有人上门来拜访,你们远从海外送上稻种还来关心我们,真的很感动!我会永记在心,我有能力也会去帮助他人。”

村内鲜少有这么多陌生人来访,村民们也好奇地聚集在屋外观看。临行前志工与村民们互动,赠送每人一份静思语并分享其意涵,透过肢体动作与歌声化解语言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

◎ 福种祝福 愿身心温暖大丰收

19日于勃固省(Bago)葛瓦(Kawa)的市府礼堂发放时,远远看见农民乌索丹(U Soe Than)靠着双手的协助,以膝盖着地走路缓缓进入会场。志工进一步关怀,获知他平时鲜少出门,初次接获慈济的稻种援助,开心得非得亲自来现场参与,特地花了五千缅币雇请摩托车载送他。

他天生残缺,双手各仅有两根异常的手指,务农对他而言更是有着许多的挑战。因此志工征求其同意,随着他回家拜访。蜿蜒的小路,只能容纳一台箱型车的宽度,抵达位于娜板焦村(Nal Pan Kyone Village)乌索丹家之前,还须徒步走上一段田埂路,再穿越过用三根竹子搭建而成的简易桥。志工扶着绳索小心翼翼地移动步伐,脚下竹子似乎从未遭受如此多人踩踏,喀喀发起声响甚至出现裂痕,险象环生。只见乌索丹却健步如飞,完全不用绳索的扶助快速地走到对岸,家人们看见一大群志工皆好奇地跑出来观看。

随着农民乌索丹回家,穿越过用竹子搭建而成的简易桥。志工走起来心惊胆跳,但乌索丹却健步如飞。【摄影:颜玉珠】


乌索丹与双亲、两位妹妹和一双儿女居住于此,没有自来水工和电源供应,需要走路去附近寺庙挑水饮用,其余用水则依赖住家旁的河川,三餐则依靠农田与蓄养的牲畜维生,生活简单,鲜少出门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乌索丹表示,兄长为了家计到外国打工赚钱,目前他与两位妹妹负责耕种十亩田,全仰赖人力,仍用牛犁田耕种,经常累到一回家倒头就睡,即使行动不便但全家赖以为生的来源,因此再辛苦他都必须撑起家计。

尽管生活艰辛,但乌索丹不曾如其他农民般借贷维生,因为他们深知看天吃饭的农民,可能心血全没了还欠下一大笔债。他坦言,曾经穷到拿物品去典当,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但始终坚持原则。他感恩地说:“谢谢慈济送给我们稻种,希望可以翻转家人的人生。”

言谈中没有怨天尤人的悲哀,处处展现乐观知命的态度。志工们心疼之际,看见他的绿豆田正等待采收,自告奋勇协助。只见烈阳下,志工们个个弯着腰采收绿豆䇲,汗水与笑声却不曾间断,体会到农夫们的辛劳,也替他们丰收感到喜悦。

同时,透过〈一家人〉手语传递给他们温暖,让他们一家人对慈济不再陌生,感受到全球人献上爱的“有福的稻种”之祝福,期许一亩亩的良田丰收,让爱和善植心田。乌索丹也现场献唱了一首缅甸歌曲与志工们同欢。

连日来的家访,看见农民们或是骑乘摩托车,或是坐上租赁的摩托车、三轮车上带路,志工们的车子一路尾随行驶在蜿蜒颠簸的小路上,烈阳高照黄土飞扬,两旁尽是绵延不绝的农田与稀疏的村落。田埂小路车子无法进入,志工唯有下车步行,有时还得拉着绳索踩着简陋的木桥穿越河川,让马来西亚和台湾志工深觉访视之路的不易,也深刻感受到缅甸志工长期投入访视其背后不为人知的点滴。

除了豆种、稻种帮助农民的生计,访视深入农民的生活,期盼慈善的触角能深入被遗忘的暗角。从农民的回馈,志工们深刻地感受到发放“福种”给农民,也将“善种”撒播在他们的心田里,见证美善在缅甸人的心中逐渐开花结果。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