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慈济与K7社区广场 携手推环保

慈济志工受邀与K7社区广场合作,由其提供场地,携手推动环保,希望能影响更多人来做环保,护地球,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20年10月11日,何素慧与慈济志工在K7环保点进行了一个小而简单的开幕仪式。【摄影:郭巧云】

人们竭力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确保自己还有美好未来呢?为地球付出,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

两年前,现任K7社区广场经理的何素慧,曾在以前任职的培风中学校庆上,推动绿色市集,邀来慈济合作,宣导环保。那次合作,她认识了志工刘木兰(慈霈)。

何素慧是环保达人,将环保落实在生活中,更致力推广零垃圾。 “我们现在的垃圾问题很大,一个人做效果不大,需要整个社区带动起来,让马六甲变成更好的地方。”何素慧到K7社区广场任职后,一心想将环保纳入企业里。

“慈济在马六甲做环保最用心,大家都齐心在做。”她想起慈济在环保教育和推动有口皆碑,在获得管理层的认可后,在8月初前往慈济马六甲分会,洽谈合作,希望带动社区提高环保意识,教育民众让资源“清净在源头”。

何素慧与慈济同仁胡家健(诚暐)分享概念,并邀请慈济参与K7市集宣导环保。何素慧也提及希望将原本的垃圾间,充作环保教育用途。胡家健知会该社区志工刘木兰,经过沟通,才发现原来是“老朋友”。大家相约去看场地,也发现新进志工张福倚乃业主的妹妹,大家都有共同推动环保的理念,有了默契,促成了慈济在K7社区广场成立环保点的因缘。

何素慧(左二)与志工刘木兰因K7环保点再度相聚,她希望慈济能与K7社区广场合作,带动更多人来提升环保意识。【摄影:郭巧云】

2020年10月11日上午九时许,十一组共四十位志工,走入K7(Kampung Tujuh)广场及其相邻社区,向一百六十七位民众宣导环保。在进行环保爱洒后,志工回到K7社区广场,邀约何素慧一起进行一场小而简单的启用仪式。

“希望未来可以跟K7广场配合,用慈济的爱心,和K7的用心,一起把环保点做好,接引更多人来做环保。”当天的活动协调之一,志工黄桂强(惟泽)如此期许。

◎ 环保意识 有望提高

“十户家庭中,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有做环保。”志工在爱洒后分享,可见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提高,然而也有民众反映:“我以前住的社区有慈济环保站,会把环保物拿去做回收;搬来这里我找不到回收站,就直接烧了。”也有民众累积一两个月的环保物,特送到离家颇远的环保站。

慈济志工的到来,让居民知道环保物有了“归宿”。有些居民,兴奋地直接要把屋里的环保物递给志工!

张福倚(右)邀请侯玉娇女士到住家附近的K7环保点做环保。【摄影:杨秀丽】

“我是坐车经过看到慈济的环保站才开始做回收,累积一定量后,请先生载去那边。”住在甘榜安南(Kampung Enam)的侯玉娇女士与张福倚等志工分享。

“以后可以直接送来K7环保点。”张福倚随即邀请侯女士,就近将环保物送到一路之隔的K7环保点,也欢迎她一起来做资源分类,侯女士欢喜点头。

◎ 遥想从前 展望未来

十多年前,与K7社区广场相邻的甘榜安南设有环保回收点。随着志工们的搬离,往生等因素,回收点不得不结束。见证这一切的志工吴水富(济泱)不胜唏嘘,直到听说K7社区广场与慈济合作推动环保,并提供场地,而以前在甘榜安南做环保的蒋秀凤,也可以回来协助,让他倍感欢喜。

当天,吴水富恰好被分配到甘榜安南说环保,与骑着脚踏车前来的蒋秀凤不期而遇,一起进行环保宣导。志工们也走到以前的环保回收点缅怀过去。过去该处是花园住宅区,而今已成为停车场,让吴水富感叹,但也充满希望:“K7环保点,可能就是代替甘榜安南环保回收点的地方,希望未来能越做越好!”

志工吴水富(着蓝衣者)与蒋秀凤(着红上衣者)一起进行环保爱洒。【摄影:郭巧云】
志工吴水富(中)请蒋秀凤(左一)带大家回顾以前甘榜安南环保点。早年做环保的地方,而今已成为停车场。【摄影:郭巧云】

蒋秀凤听志工提及有K7环保点,心里欢喜,愿意安排时间去照料。一念单纯的蒋秀凤,约二十年前,因为“去拜拜,神叫我多做好事消灾”,因缘聚会,认识慈济志工,多年来投入环保不遗余力。尽管没有了甘榜安南环保点,她仍然到其他环保站协助。虽然目前得照顾家人,但她还是答应有空时,多“关照”K7环保点,前来“帮头帮尾”,纯粹因为“不环保,下一代怎么办?”

◎ 说服别人 自身做起

同仁胡家健与杨宇湘,在主管协助下,以共知、共识、共行为主轴,发挥年轻人的创意,规划慈济在K7市集的“绿色方城市”环保展览,并与志工配合,分享环保知识,以期达到教育和提升民众环保知识和行动力的目的。

10月18日,K7市集的环保展览,一群有心配合慈济推广环保的年轻人,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吸引大家了解时下环保议题。他们带领会众,先从居家示范区,让民众知道自己在生活中,使用了多少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物品。接着邀请他们在居家泳池中夹起可回收物,拯救海洋生物的体验游戏,分享看板资讯并请他们一起打卡发愿,用行动爱地球。志工再引导大家分类资源,提供大爱感恩科技资讯。静思人文摊位则展示如何用净斯产品制作美味素食点心。

侯瑞瑄(左)积极向民众宣导,希望能影响更多人一起来力行环保,带来改变。【摄影:郭巧云】

二十一岁的侯瑞瑄在现场一直不断地说,也自我提醒,要说服别人做环保,得从自身做起。

“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环保,只要由慈济叔叔、阿姨去做就好。其实,外国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关注环保,只是东南亚年轻人较慢热。我们要带动更多年轻人一起来,人的惯性,是看到很多人做,就会一起做,才能变成常态,带来影响。”侯瑞瑄当初就是被胡家健等年轻志工所影响,看见环保的重要性,更期待能继续与慈济一起邀约更多年轻人“动起来。”

◎ 每天一点 就有力量

“因为很少有这样的展览,所以我才带孩子来看。我们大人已经知道环境生态问题,可是孩子们不懂,希望他们了解后也能行动。”住在附近的刘幸萤,透过脸书得知讯息,特地带着两个年幼孩子前来参观。她曾经在巴生参与慈济环保活动,感叹如今地球污染严重,再不做点什么,恐怕孩子以后连海龟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刘女士带孩子一起来体验“拯救海洋生物”,期待透过环保教育,启发孩子一起行动,未来还能再见海洋生物。【摄影:郭巧云】
慈济志工与罗丝塔(左)及其女儿阿芝拉分享大爱感恩科技采用宝特瓶抽纱制作的成品。【摄影:郭巧云】

 

住在附近的罗丝塔(Rosita)带着就读华小的女儿阿芝拉(Ann Nuur Ajlaa Binti Abdul Rahman)来看展览。在几年前,政府推行垃圾分类宣导后,罗丝塔就开始分类,而今得知经过分类后的宝特瓶,可以抽纱做成衣服,直呼大开眼界。

她跟着志工参观K7环保点,打算以后将环保物带来给慈济。阿芝拉则不舍海洋生物受垃圾污染,也要认真在家里做环保,救海洋生物。

“我们做环保,分类真的很重要,所以要宣导清净在源头。”退休前,张福倚任职塑胶回收工厂,熟悉塑胶类别。她站在资源分类解说区,拿起篮子里的塑胶类,如吸管、硬壳塑胶,与志工分享:“这些都可以回收,只是需要询问回收商有没有进行回收。”早前慈济并没有回收吸管,维他精及硬壳塑胶,如今在她的协助下,已获知有回收商可以回收,这讯息振奋人心。

10月21日晚间,志工首次在K7环保点进行夜间环保回收。【摄影:杨秀丽】

10月21日晚间七点到八点半,志工首次在K7环保点进行夜间环保回收,虽然刚开始人不多,却是踏出了第一步。诚如何素慧在K7环保点开幕当天所说:“一个人,能做的有限,没想到今天这么多人来帮助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做环保,保护地球。”确实,光是慈济人推动环保,就好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只有凝聚并壮大民间的环保力量,配合政府共同推动环保,力量就倍增;而这一切,需要每个人的觉醒与行动。

我们也许平凡,能发挥的力量不大,不过只要每人都愿意每天改变一点点,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