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青年大使 准备跃上国际舞台

隆甲慈青参与世界青年基金会在马六甲举办的“2019国际青年海洋研讨会”(简称研讨会)。除了以英语作为国际沟通桥梁,慈济青年还需如何装备好自己?
出发前,隆甲慈青召开集训,将资料整合,互相认识,建立共识。【摄影:罗秀莲】

这次研讨会主题是“青年、海洋与永续发展目标14”,在海洋保育课题上,结合第十四项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保育及永续利用海洋与海洋资源,共同探讨青年可扮演及发挥的角色。

这是走出去与世界青年接触的好机会,慈济青年(慈青)该如何装备好自己,才能在众人面前,大方得体,从容不迫,遇事不慌?

2019年6月30日至隔天中午出发前,隆甲慈青在慈济马六甲分会召开集训,将资料整合,互相认识,建立共识。

这次马六甲六位慈青、一位学长及雪隆三位慈青、两位学长;两地共十二人参与研讨会。他们平时各自做准备,或在智能手机建立平台联系或跟进新资讯。趁着集训因缘,参与者提前会合,除了课程主题分享和小组交流环节,也有个人形象威仪、待人礼仪、行进间注意事项等,慈青学长们皆耐心陪伴,一一作叮咛,仿佛为慈青装备好一层层的盔甲。

◎ “软硬兼施”集训功课

海洋及沿海地带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如今海洋面临鱼类资源过度捕捞,海洋酸化及污染的问题,其中污染程度已达警戒水平,即平均每平方公里海域中就有超过万件从陆地引来的塑料垃圾,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生命。

有鉴于此,联合国第十四项永续发展目标,所设立的其中一项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预防和大幅减少各种海洋污染,特别是陆地上活动造成的海洋废弃物污染等。

慈青学长姐皆耐心陪伴,一一作叮咛,不忘在行前再为大家补强英文版慈济资讯。【摄影:杨秀丽】

早在三十年前,慈济证严上人从夜市后隔天早上看到的遍地垃圾,意识到随手丢弃的垃圾,将为环境及社会资源造成问题,开始推展环保志业,鼓励人人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资源分类,生活环保,物命再循环。当习惯开始养成,上人进一步提出“环保清净在源头”,素食护生,不只鼓励家家户户将回收物清洗干净才带去环保站,还要控制个人欲望,避免为地球制造更多垃圾。

当上人发现纺织原料(人造丝)是用石油制成,而市面上宝特瓶,也是石油提炼的聚酯所做,即请国际慈济人道援助会将宝特瓶回收再制成纺织品,保护大地资源不再滥开发,也能常保社会物资不匮乏。

硬邦邦的资料整理消化后,慈青与人交流分享,可以从自行落实的环保行动开始,例如自备环保餐具,慈济竹筒扑满,或“素食八分饱,两分助人好”理念等。

团体行动方面,净滩活动、参访慈济环保教育站,对外推广素食理念、爱护地球一三五行动等,走入人群分享好人好事,训练勇气及自信。

除此之外,慈济也与政府及各单位配合,向民众推广5R及环保减碳醒觉运动。近期马来西亚政府也设定目标,逐步减少采用一次性用品的减塑行动。

一系列资料灌输完毕,慈青展开双向交流环节,学习用英语分享及提问;一问一答之间,慈青仿佛置身于会场,提前作演练。

问与答过程中,慈青不免陷入断断续续思考陈述中,表达有些不自信,慈青学长给予分析及鼓励:

“我们单纯来学习,不要担心讲错,只要简单明了地分享,重要是训练自己的勇气。各国民情不一,会中也许会有许多人好奇,你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只要我们心里有谱,就能很清楚实际地做表达。”

他们也借自身经验,分享“社交软实力​​”如待人基本礼节——交谈时双方的距离、谈话者的举手投足和眼神交流、握手和传递名片方式等,这是增进友谊的方式,应对得体,往往令人感受尊重和信任。

◎ “海洋畅游”慈青心得

隆甲参与研讨会的九位慈青当中,不乏外向、擅长与人交流互动,参与研讨会旨在与国际青年交流的年轻人;也有个性本含蓄内向、却想要打开思维、了解他人想法、同时对相关课题感兴趣的女生。她们为了争取参与此难得机会,有空档即聚在一起,上网搜寻海洋课题,并学习用英语交谈,补充自己不足,希望研讨会当天能“勇敢站出来”与人分享。

学长姐陪伴慈青展开实际演练。图为凌一意(左一)学习用英语提问及分享。 【摄影:罗秀莲】

雪隆慈青凌一意在拉曼大学学院就读酒店管理科系,其中一项是生态旅游,发现即使政府单位在沙滩附近建了许多垃圾桶,沙滩上还是看见许多垃圾。了解海洋污染源自陆地上垃圾,她积极落实环保行动,也游说朋友随身携带环保餐具和不锈钢吸管等,希望借此研讨会,可以了解更多讯息与朋友分享。

同是雪隆慈青的黄敬耀,参与研讨会主要是希望开拓眼界,了解其他团体青年为保护海洋所采取的策略,与国际青年建立社交网络,为保护环境而相互见学,互惠互利。

“我觉得这次可以与人分享环保与地球共生息,行动是倡导拒绝使用塑胶品,就像现在我都有自备餐具一样。地球资源有限,一个人一天使用的塑胶垃圾也许不多,但同等数量乘以全球人口,其数目是很惊人的。”他说。

马六甲慈青张晋立、徐伟翰和廖志勇,过去几个月忙碌于大学课业和慈济志业,依然把握考试后一个星期的时间,努力做功课,探讨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海洋废弃物种类及对海洋造成的影响等等,并探讨在“减塑救海洋”方面,慈济的行动与贡献。

张晋立对海洋保护曾经做过学术性研究,这次研讨会方向不一样,他重找资料,对于海洋课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海洋垃圾大部分来自陆地。如果从陆地上就能把资源处理好,就可减少流入海洋的塑料。我们就可以与人分享:与其学习如何处理,不如学习如何防范,减少塑料袋。”廖志勇说。

借这次集训,三人不约而同感恩慈青学长们用心陪伴,除了资讯整合,他们更明白了解上人要推展环保志业的用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学习到基本社交礼仪和行动间的慈济人文等。其中用英语自我介绍或分享慈济,因为预先做了演练,他们会更有信心。

“研讨会是让我们长见识的机会。上人说,我们融入人群,还要记得缩小自己,把自己学到的分享给别人,再吸收别人所做。天下好事一个人做不完,而是要一群人来做。”这是三位年轻人的深刻体会。

张晋立对海洋保护曾经做过学术性研究,这次研讨会方向不一样,他重找资料,对于海洋课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摄影:周世清】
Pin It
Tags: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