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赤子之心陪伴 收获知足感恩

慈少、慈懿爸爸与无国籍学生合作一起制作塑胶球,大家都很投入。 【摄影:刘玉丽】

 “通过来山打根之前老师给我们看的影片,我设想无国籍学生随手可得的材料应该就是塑胶袋和塑胶绳,经过一番的考量和比较,我向老师提议了制作塑胶球的方案,很高兴老师们也认同,通过了我的方案。”

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第一届慈少社的慈少,趁假期期间,飘洋过海来到沙巴州山打根的无国籍儿童学习中心进行五天四夜的志工服务。

2024年7月1日,慈少们准备了以“环保爱地球”为主题的人文课给早上班和下午班的学生,还陪伴其中早上班的六位学生回家并进行家访。慈少们能从中体验无国籍学生的一天。

◎慈少带动人文课 环保爱地球

一大清早,许多无国籍学生比平日更早抵达学校,在楼下排好整齐的队伍,准备上课。慈少们为了这趟的志工服务准备了一堂关于环保爱地球的人文课。人文课开始之前,慈少先带动〈Rasa sayang〉互动团康打开序幕,拉近彼此的距离,场面瞬间热络起来。

首先由十年级毅力班的林华信和七年级包容班的骆昱彤负责开场。他们讲解水污染和水污染对地球的伤害。接下来由八年级勇气班的陈庭熙和十年级信心班的张玮芯接棒。她们负责讲解环保的重要性,还特别介绍了环保5R 。从Refuse (拒绝使用)开始介绍,再到Reduce (减少使用), Reuse (重复使用), Repair (维修再用)和最后一步Recycle (资源回收) 。她们一边讲解,一边教手语,加强学生对5R的认识。

七年级勇气班的施晨瑜和十年级毅力班的邢瑞恩教大家如何制作环保砖。由于山打根的学生也曾经制作环保砖,因此当慈少们分享环保砖的时候,大家都给予正面的回应。

最后,九年级感恩班的谢宇涛、九年级包容班的马浚轩和十年级信心班的张玮芯为大家介绍塑胶球,亦教导大家如何制作。五位学生和三位慈少组队一起合作制作塑胶球。慈少先用塑胶袋子搓成圆形,然后大家轮流以球型为主体,一层一层的套上塑胶袋。当球大到一定的形状,就可以用塑胶绳捆住固定,每组都成功完成一粒塑胶球。

十年级毅力班的林华信(左)和七年级包容班的骆昱彤(右)负责开场。他们讲解水污染和水污染对地球的伤害。为参与此趟学习之旅,骆昱彤毅然放弃家庭旅行,把握机会到山打根付出。【摄影:刘玉丽】

慈少还准备了游戏,让大家根据小组排成一列,队伍中穿插慈少和学生,然后从队伍中的第一位传塑胶球到最后一位,传球的过程中,球不能掉在地上。如果掉在地上,就要重新再传过。这考验大家的耐心和合作。

学习中心的老师扮演啦啦队,给大家加油打气,非常投入,大家玩得很开心。简单的人文课,不但能传递环保的正面讯息,还能让慈少和学生有一起合作和游戏的互动机会。

九年级感恩班的谢宇涛在筹备这个配合Reuse (重复使用)槪念的活动时,团队有建议各种比较倾向实用的手作如铅笔盒,收纳盒等,可是谢宇涛希望把快乐带给无国籍学生,所以建议了制作塑胶球: “选择塑胶球,除了把娱乐带给学生,也考量到材料。塑胶球只需要用到塑胶袋和绳,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上可以轻易得到的。”

学习中心在今天的课程之前,就已经通知学生们带塑胶袋和绳到学校,也得到学生积极的响应,可是很多学生带崭新的塑胶袋到学校。谢宇涛表示:“希望经过今天环保爱地球的人文课,学生更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塑胶袋是可以重复使用,譬如可以制作塑胶球,进而减少垃圾,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学生们认眞上课,也很积极跟我们互动,尤其是看到大家开心投入的玩塑胶球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的开心,我们之前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谢宇涛开心的说。

九年级感恩班的谢宇涛筹备配合Reuse (重复使用)槪念活动时,希望把快乐带给无国籍学生,所以建议了制作塑胶球。【摄影:刘玉丽】

无国籍学生为每一位慈少和老师准备了感恩卡,慈少也不约而同的准备了象征幸运的手作蜻蜓送给学生与学习中心的老师,大家列队互相交换礼物,彼此都带着感恩的心,感恩有机会互相学习,大家也很珍惜纪念这次见面的小礼物。

学生放学回家,慈少列队欢送学生。学生们开心的与慈少有的击掌,有的亲吻手背表达感恩,大家都绽放最美的笑容。

无国籍学生为每一位慈少和老师准备了感恩卡,慈少也不约而同的准备了象征幸运的手作蜻蜓送给学生与学习中心的老师。彼此都带着感恩的心,也很珍惜这次见面的小礼物。【摄影:刘玉丽】
学生很喜欢慈少亲手制作的蜻蜓,开心的向摄影师显示。【摄影:刘玉丽】

◎送学生回家 体验学生的一天

学生放学了,慈少们分成六组,分别陪伴六位学生走路回家,体验他们上学的路线。然后到他们家做家访。学生大多来自沿着红树林的乐达村( Kampung Letat )。学习中心的六位老师和志工一起陪伴慈少进行家访。

其中一组的慈少到阿麦薘(Almaida)家做家访。她家远离村落,需要乘坐舢板船到红树林的另一端。慈少、志工和老师穿着雨鞋,走在红树林泥沼上一直到村落尾端,七岁的弟弟已经乘坐在河边的舢板上等待了。他是当天舢板的船长,负责接待慈少和师长到家中做客。

阿麦薘的家非常简陋,可是却整齐干净。小小的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阿麦薘父母很欢迎慈少的到来,把家中所有的风扇都搬出来,打造最舒适的环境招待客人。

阿麦薘父亲久病在家,靠母亲做清洁工维持家计。阿麦薘放学后也需要做清洁工补贴家用。阿麦薘勤劳好学,成绩名列前茅,简陋的家中陈列着她的奖状和奖牌。她希望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位老师。

阿麦薘的家非常简陋,可是却整齐干净,小小的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阿麦薘父母很欢迎慈少的到来,把家中所有的风扇都搬出来,打造最舒适的环境招待客人。【摄影:刘玉丽】

◎见识知足感恩 学习毅力勇气

十年级信心班的张玮芯第一次乘坐小舢板深入红树林区,到学生阿麦薘家中做家访。当她坐在由阿麦薘七岁弟弟掌舵的小舢板,看着他瘦小的身躯,有时还跳到污浊不见底的水里推着慈少与志工前行:“他不怕脏,也不怕累,我觉得他用行动默默的表达对我们的欢迎。”她非常非佩服阿麦薘一家面对困难生活的勇气、毅力和韧性。

自称城市女孩的张玮芯初来乍到,对于炎热天气、木屋、泥泞、雨鞋、舢板都非常陌生,还有些抗拒。可是当逐步了解和交谈后,她觉得这次的家访对于来自幸福家庭的她有很深的启发:“他们拥有的不多,却非常感恩和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是幸福的一群,拥有很多很多,应该要感恩和知足,不要抱怨或一直索求。 ”

“我们今天来,体验了学生的上学之路和居家环境,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可是他们却可能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如果我们短短的相聚,能带给他们短暂的快乐,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値得的。”张玮芯祝福无国籍居民和学生在生活上能改善,有更多的选择。

张玮芯表示这趟旅程让她更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天方夜谭。就如我们抱怨上学难、功课多的时候,无国籍居民的生活比我们难上百倍。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韧性。”

七年级包容班的骆昱彤秉持着慈悲的心,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付出助人,因此参与了慈少社。当她知道有机会到沙巴山打根服务的时候,她是非常期待的。可是适逢学校假期,父母安排了家庭旅游。经过深思熟虑,骆昱彤毅然决定放弃家庭旅行,把握机会到山打根见识无国籍居民的世界,她非常珍惜这次可以付出助人的机会。

这次的志工服务团,在身体力行的付出和与无国籍居民的互动中,骆昱彤感恩居民和学生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困难。他们对生活的知足与感恩让骆昱彤反观自照。她感恩自己出生在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自己拥有的东西。

自称是城市女孩的张玮芯(前)初来乍到,对于炎热天气、木屋、泥泞、雨鞋、舢板和都非常陌生,还有些抗拒。可是当逐步了解和交谈后,对于来自幸福家庭的她有很深的启发。【摄影:刘玉丽】
阿麦薘七岁弟弟(左)掌舵小舢板,看到他瘦小的身躯跳到污浊不见底的水里推着慈少与志工前行。张玮芯非常非佩服阿麦薘一家面对困难生活的勇气、毅力和韧性。【摄影:刘玉丽】

慈少社山打根志工服务团圆满结束,这次的服务团虽然疲惫,可是慈少们除了体验到无国籍居民的生活,还收获了难得的付出经验和内心深处的价値提升。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