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疫波多折 持续关怀三轮车夫

许多三轮车夫大半辈子投入三轮车行业,无其他一技之长,只能靠着载送游客赚取微薄收入。 近一年多来在疫情冲击之下,游客绝迹生计受到极大影响,面对手停口停,生活陷入困境。
慈济志工亲自上门关怀三轮车夫谢赞华 ,并为他读来自上人的慰问信。【摄影:陈美瑶】

因新冠肺炎疫情,与政府行管令无法跨州等因素,导致马六甲游客锐减,为旅游业前线的三轮车夫一年多来收入大受影响,有人捡拾回收物变卖过生活,有者靠当散工度日,但是绝大多数者因为无一技之长,或是年长,无法顺利转业或找到其他工作,面对手停口停没钱支付生活、屋租等困境。

慈济马六甲分会在2020年11月曾透过甲州旅游局推荐下,慈济志工用逾一星期的时间,拜访二十七户人家,其中十七户三轮车夫获得慈济纾困金援助。期间,志工也陆续长期关怀与生活援助一些年迈的三轮车夫及弱势家庭。

今年5月因疫情持续升温再度实施行管令,面对遥遥无期的解封,慈济马六甲分会同理三轮车夫的困境,再度向旅游局索取生活受困者名单,主动关怀二十九户家庭,分批为十七户三轮车夫送上纾困金援助;其中二户因年事已高无谋生能力,志工从9月开始每月定期上门关怀,并给予生活补助金安定生活。

◎ 携手抗疫渡难关

志工刘木兰(慈霈)与张福倚上门关怀五十七岁单身的郑天财,送上五百令吉纾困金。郑天财感恩表示,去年他曾接受慈济连续三个月的纾困金。一辈子从事三轮车载客,去年因疫情再加上封锁严重影响三轮车行业,他已无法以此维生。自己又无一技之长,虽积极另寻生计却无法如愿,这期间透过批货,沿街向店家兜售饼干,也到处采芒果到市集贩卖,以及捡环保物变卖维生。

然而,因疫情导致许多店家生意受影响,结束营业,间接影响郑天财贩售的管道,与收集回收物的量,而且鉴于行管令回收商出不了货,也无法收取货物,完全断了他的收入来源。他说:“我完全没有收入四个月了,靠着积蓄过活也已所剩无几,还积欠水电费数月。目前生活靠社会善心人士的免费餐盒,以及到食物银行拿取一些食物度日。”

志工刘木兰向郑天财(右)及辛明光送上来自证严上人的祝福。【摄影:张福倚】

此外,当天志工也送上纾困金给三轮车夫辛明光,去年他也曾领取慈济纾困金三个月。踏三轮车已二十余年,同样面对生计问题,也曾尝试找工作但到处碰壁,最后只能靠着捡拾回收物变卖换取一些收入,但是他也碰上与郑天财相同的回收问题,而长期没稳定工作无法应付日常开支,水电费、屋租都已拖欠数月,让他倍感压力。

刘木兰表示,三轮车夫因为年纪与无一技之长,无法顺利换工,只能在困境中恶性循环,慈济会一直关怀他们的情况。而从去年开始,郑天财为了感恩慈济的援助,至今持续外出收集回收物转送到慈济环保点,他说:“慈济帮我,我帮慈济。”

◎ 疫情之下爱接力

另一位七十岁的三轮车夫谢赞华租屋独居,志工初次与他电话沟通时,没有手机的他担心志工上门扑个空,贴心交代着“星期一早上,我在那个茶餐室领免费餐盒。下午,我在那个转角领。星期二早上,我在那个大树下领……

工作关系,谢赞华熟知马六甲各区域,以前每天穿梭在街上到处载客赚钱,现在日日出门则是到处领取免费餐盒,成了他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他说:“做这行很久,因疫情游客绝迹,生计受到极大影响,而原有一些基本客源,通常会包车一天,请我载送到各处去办事。同样因疫情严重,孩子们不愿让父母亲外出,我也失去固定客源。现在靠着免费餐盒,有时就吃快熟面过日子。”

以前每日辛勤工作也仅能勉强糊口,在疫情之下更是苟延残喘,年纪大又无法找到其他工作。获知谢赞华的处境,志工上门关怀,并送上纾困金三百令吉缓解他的困境。

志工送上纾困金缓解谢赞华的困境。【摄影:陈美瑶】

聊天中志工感受到谢赞华的乐观与知足,除了能温饱外,他感恩兄弟协助缴交每月房租,让他还有居住的地方,许多三轮车夫可能就没这么幸运。而当获悉隔天他将前往施打第二剂疫苗,而施打地点距离甚远,踩着三轮车前往约一个多小时路程。志工不舍也考量到施打完身体需要多休息,提议由志工载送他前往,谢赞华却婉拒说:“做这行习惯了,我应付得来,骑累了就停路边休息。”

疫情下生活不易,社会大众的爱心是支持与陪伴谢赞华挺过困境的力量,而他也尽己之力让生活可以如常地运转,并期待疫情快点落幕,生计也能尽早独立。

◎ 汇集爱心暖力量

慈济志工黄桂强发放纾困金给苏拉瓦堤。【摄影:陈美谣】

三轮车夫苏拉瓦堤(Surayati Binti Ismail)表示,以前一天收入约八十令吉,生活虽不富裕,但至少能自力更生。疫情爆发后,收入递减并逐渐变成零收入,还需要支付三轮车租金,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本。之后即使租赁公司表示,暂时不用支付三轮车租金,但是现在根本招不到客人,有车也派不上用场之困境。

苏拉瓦堤的生活陷入困境,再次看见志工上门关怀,并送来纾困金六百令吉,他感动地说:“慈济去年连续三个月援助我,这次行管令生活更显困难,志工再次来关怀并送上纾困金。”
 
无限期的行管令,苏拉瓦堤与同为从事三轮车行业三十岁的女儿,以及在餐饮店工作的五十一岁哥哥,也因老板结束营业,三人相继失业。目前一家靠着在做食物外送的儿子协助安顿三餐,但是儿子收入不稳定,无能力再负担家里其他基本生活开销,苏拉瓦堤向志工诉说着,言语间尽是无奈。

志工黄桂强(惟泽)了解苏拉瓦堤对生计与未来的忧虑,安慰并请他放宽心。他向苏拉瓦堤介绍慈济慈善扑满,说明他所收到的纾困金是社会大众点滴善心持续注入的爱心,希望带给受困者温暖与解困的力量。他进而将扑满赠送给苏拉瓦堤,鼓励他正向面对生活困境,待有余力时也能投入爱心,把累积的善款再传递出去,帮助其他受困者,苏拉瓦堤开心允诺。

◎ 疫起挺过爱无限

去年清美一家曾接受慈济三个月纾困的援助,当时她曾对志工说:“一家人已经欠下八个月的房贷,如果情况再恶化下去,仍然没有办法工作赚钱,我们也会坐吃山空,陷入困境。”

当清美再度接到志工的电话关怀,她向志工刘木兰倾诉一家的窘境,夫妻俩都是三轮车夫已失业数月,家里还有一名十七岁残智障的孩子,以及两名尚在就读中学和小学的孩子,夫妻俩靠着劳力养家,原本就不易,行管令顿时收入归零。一家五口失去经济来源,先生积极找兼职,曾在杂货店打临时工,但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入不敷出,这段期间幸好有食物银行支爱心物资,让一家免于挨饿。

清美(红衣者)一家两度接受慈济纾困的援助。图为2020年11月21日,慈济志工上门送上纾困金,并关心他们的近况。【摄影:杨秀丽】

清美的先生曾尝试找寻其他工作,但因为从小未办理身分证,长大后屡次申请不得要领,找工作屡次碰壁。为了生活,他开始踩三轮车,至今已工作了十多年,平时也兜售一些饮料、水果增加收入,疫情期间也积极找副业帮补家用。去年靠着平时省吃俭用之积蓄,才得以度日。

志工了解清美一家生活的困境,协助申请慈济慈善纾困生活补助金,慈济依照清美一家的人口数提供马币六百令吉纾困金援助,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 纾困关怀不遗漏

9月25日,志工除了送来第一次的补助金给黎福成外,还送上口罩给老人家。【摄影:陈美玉】

八十二岁的三轮车夫李亚成 ,从1966年就开始踩三轮车载客,他表示,早期三轮车是普遍代步交通工具,都是载本地客,后来马六甲旅客渐多转而载旅客。经过世代交换,看尽三轮车行业的兴衰,他坦言,三轮车靠体力活赚钱,自己年老脚已无力,2017年变卖三轮车,已多年没工作。志工张福倚看见李亚成走路摇摇晃晃,担心他的安危,主动向慈济申请行走扶助器,并送来给他。

虽然李亚成的现况不属于三轮车夫纾困援助对象,但是关怀互动中获知同住六十多岁的家人,原本做居家打扫工作受疫情影响也被迫停工。目前两人靠着积蓄、福利金,以及亲友偶尔给予一些钱过日子,为了维持日常生活至今已积欠半年的房租,处境窘迫。志工陈美燕改而协助长者申请慈济的紧急补助金四百令吉,先解燃眉之急,之后志工再商讨后续的关怀行动。
 
另一位八十四岁单身的黎福成为了生计,仍踩着三轮车载客。但从去年疫情发生实施行管令后,失去载送游客主要收入,且疫情爆发前才发生严重车祸,他被侄儿安排住进安养院,靠着积蓄支付费用。三个月后伤势好转从安养院出来,也花光毕生积蓄,为了生活,变卖仅有的三轮车,换取生活开销和支付房租。

这笔钱应付日常生活殆尽,之后靠着食物银行与免费爱心餐盒,以及向兄长和朋友们借钱过生活。志工9月4日初次拜访了解他的困境,获知他不仅没收入,也没有申请政府福利金。黎福成表示,他不知道如何申请福利金。

陈美燕说:“这两位长者非一时的紧急补助金或是纾困金可以解决生活的困境,志工团队评估生活所需后,从9月开始,慈济每个月定期给予李亚成和黎福成生活和租金补助,并协助黎福成办理福利金。”

9月25日志工送来第一次的补助金给黎福成,因李亚成突然进院志工将择期再送上补助金,并且志工将每个月上门关心两人的生活近况,以安住长者的生活与身心灵为关怀重点。

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志工关怀三轮车夫的爱不间断,从7月开始主动透过电话关怀,并且亲自送上纾困金,关心受困者的生活至今。同时,志工不遗漏任何一位申请者的需求,除了经济上也留意关怀大家的身体、心理状况,看见有其他需求者,志工主动伸出援手,希望人人都能平安,一起挺过疫情。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