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逾2千万医疗设备 援助38家医疗机构

抢救生命,刻不容缓。慈济确保社会大众的善款,用以捐赠给医疗机构的器材与物资准确到位。截至8月底,慈济共支援全马三十八家医疗机构,累积捐赠总价值超过马币两千万令吉的医疗设备及物资。

 

 

2021年5月下旬,马来西亚新冠肺炎单日确诊病例一度高达逾八千宗,短短两个星期翻倍成长,政府于6月1日起,启动全面封锁。单日确诊病例的激增,导致全国医疗体系紧绷;重症患者大幅增加,不少医院原有的加护病房(ICU)也不胜负荷,不得不扩充或增设临时加护病房,来拯救病危重症者的性命。

疫情加剧,国难当前,慈济雪隆分会迅速启动第三波疫情支援行动,主动联系各大医疗机构,密切关心院方所需要的医疗需求,并迅速做出回应。截至8月底,慈济共支援全马三十八家医疗机构,累积捐赠总价值超过马币两千万令吉的医疗设备及物资。

新冠疫情肆虐,马来西亚医疗体系面临崩溃,慈济基金会紧急支援。时至8月,共捐赠总值超过马币两千万令吉的医疗设备予全马三十八家医疗机构。 【摄影:胡永雄】

医院的前线人员承担起各大医疗机构的协调窗口,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慈济保持密切联系,代院方提出亟需的医疗设备及物资。为抢救生命,双方目标一致,携手共进。

8月28日,慈济雪隆分会就疫情的救援行动,与远在台湾花莲本会的证严上人有了一场线上的温馨座谈。会上,站在第一线的三位医护人员与上人在云端分享抗疫路上的点点滴滴。

◎ 生命为重  慈济模式

6月23日,政府将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安邦医院,由原属混合型的体制改为专治冠病的医院。该院原本收治病患不到200位,尔后确诊病患节节攀升,巅峯期暴升到700位。著名的血癌治疗医生翁诗钻目前专治冠病,承担这家医院的协调窗口。

两个多月来,慈济捐赠医疗设备包括病床、ICU呼吸机、脉搏血氧仪、高流量氧气鼻导管、病患虹膜生命体征监护仪等。翁诗钻医生表示,“这些仪器都非常重要。除了能够救命,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让我们能够更有效率地工作。”

染疫孕妇若需要插管,就需要紧急剖腹生产,于是院方向慈济提出支援适合早产婴儿使用的医疗仪器。翁诗钻医生表示,和慈济接触的过程,是个非常愉快的合作经验。他肯定慈济在支援医疗体系方面的贡献,特别举出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他称之为“慈济模式”:一、慈济展现非常高的效率;二、慈济清楚掌握院方需求,把善款用在刀口上;三、慈济最重要的考量,是以生命为重。

翁诗钻医生表示和慈济接触是非常愉快的合作经验,他非常肯定慈济在支援医疗体系方面的贡献。 【照片:慈济雪隆分会提供】
陈沱良医生表示捐赠医疗设备在对的地方、最恰当的时间,也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照片:慈济雪隆分会提供】

翁医生表示,有一些团体在没有咨询院方的需求下,捐赠的仪器并不符合规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慈济会不断跟我们沟通,他们以生命为重,考量的不是价格,而是要买最有效的医疗配备,这是很多团体没有办法跨越的障碍。”

◎及时援助  分秒救人

坐落于雪兰莪万宜的国民大学医疗中心(Hospital Canselor Tuanku Muhriz UKM,HCTM) 是一所研究、教学型的大学医院。疫情的爆发,促使这所医院也必须收治冠病患者。陈沱良医生是这所医院急诊室的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副教授,承担院方与慈济的协调窗口。

陈沱良医生分享,去年3月疫情爆发,医院一个月大约接收五、六位新冠患者;可是来到第三次行动管制令(MCO 3.0),每一家医院每一天都接收50到100位的新冠患者。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医治那么多新冠患者,同时还要兼顾一般的患者,医疗设备在短时间内不足以应付激增的医疗需求。

医院的候诊区挤满病患,一般病房的床位虽然已经一直在增加,但床位的不足,仍旧让有的病患坐在轮椅上接受治疗。陈沱良医生说:“幸好慈济在两、三天里就送来呼吸补助器、血氧侦查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拯救许多人命的仪器。如果病患需要插管,这些呼吸补助器在分秒间,就能把病人从死亡边缘救回来。在疫情期间,每一家医院都需要这些医疗配备,所以能够取得更是难上加难……”

陈沱良医生进一步表示,“捐赠医疗设备用在对的地方,发挥在最恰当的时间,也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感恩慈济和社会人士的帮忙。”

◎物资热食  精神依靠

自从双溪毛糯医院转为收容与专治新冠病患的医院后,院内的病人纷纷转送到士拉央医院,而随着疫情的恶化,士拉央医院新冠病患也越来越多,从原本300位演变成超过1000位,院方面对更多的仪器和人力上的不足。

感染科叶伟廉医生代表院方,承担协调窗口。叶伟廉医生感恩慈济在医院最需要时主动提供防护衣、口罩、面罩等保护前线人员。他说:“疫情已经一年多,前线快要撑不下去,单靠意志力是不够的,还好有慈济提供物资、热食。一般上,医护人员没有正常的时间可以用餐,但忙完出来就有素食可以吃,内心感到很满足,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精神依靠。”

叶伟廉医生(左)感恩慈济在医院最需要时主动提供防护衣、口罩、面罩等保护前线人员。 【摄影:胡永雄】
慈济在国难当前的时刻,结合社会大众的力量,力挺前线人员,作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摄影:胡永雄】

面临如此严峻的疫情,首当其冲的是前线医护人员,令人感恩的是他们愿意挺身而出,站在前线,守护病人;慈济在国难当前的时刻,结合社会大众的力量,力挺前线人员,作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