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即良药,保持健康之道由实践全植物性饮食开始。在"健康促进研讨会"上,逾五百八十位参与者一同探讨全植物性饮食对健康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2023年8月6日,逾五百八十位参与者,包括医疗专业人士、慈济志工和嘉宾等,齐聚在吉隆坡成功时代广场酒店,参加由慈济雪隆国际慈济人医会举办的“健康促进研讨会”,共同探讨全植物性饮食对健康所带来的益处。
当天的课程内容丰富。其中,数位讲师异口同声认为饮食习惯与疾病风险息息相关。

◎ 健康饮食预防疾病
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兼临床肿瘤专科何国煌医生(本觉)分享的主题是“癌症与饮食”。他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与饮食有关。压力、食物因素、环境污染物、病毒、细菌在体内造成慢性炎症,进而促进癌症的发展。
何教授说,生物学机制直接和间接列明红肉与癌症风险之间的联系,而流行病学研究则提出坚实的证据,支持红肉与癌症风险离不开关系。另外,高脂肪和能量摄入也是间接致癌之原因。
何教授提出预防癌症的方法,鼓励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取豆类、全谷类、十字花科植物、葱属类、胡萝卜素、绿茶等。此外,让身体活跃,多动少坐;少食用加工食品、红肉、酒精等;适当地晒阳光,让身体摄取适量的维他命D。何教授也劝告减少喝甜饮,在饮食上下功夫,做到营养均衡,饮食富含全麦、蔬菜、水果、块茎和豆类。
马来西亚生活医学学会主席西瓦•普巴拉辛甘医生(Dr. Siva Poobalasingam )与大家分享,如何透过生活方式医学,特别是强调健康饮食,将糖尿病缓解视为第二型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西瓦医生指出,根据马来西亚全国发病率和健康调查(NHMS)报告,糖尿病患病率从2011年的百分之十一点二(11.2%)上升至2019年的百分之十八点三( 18.3%),并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至百分之三十一(31%),这数据令人担忧。
西瓦医生解说:“生活方式医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以植物为主的饮食、运动、压力管理、恢复性睡眠、社会联系,以及适度避免吸烟和饮酒。”他强调,研究发现素食群体的糖尿病患病率较低,尤其是全植物性饮食者。他深信,唯有转向以全植物为基础的饮食,远离精制食品和动物产品,方能扭转糖尿病曲线,恢复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状况。


◎ 全植物性优质蛋白
“食物就是药物,但药物不是食物,请不要把药片放在餐盘上!”营养学讲师马亨德兰•阿普库(Associate Prof Dr Mahenderan Appukutty )在分享“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质量和健康优势”的课题时,一开场便如此提醒大家。
讲师让大家了解,蛋白质是人类营养和健康中不可或缺的大量营养素,由二十种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其中九种氨基酸是必需的,必须从饮食中获取,而植物性蛋白质比动物蛋白质更好。
在马来西亚,植物性食品市场逐渐增长,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它对健康和环境都有益处。讲师透过分析表让大家深入了解,富含高质量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包括,大豆、马铃薯、豌豆、鹰嘴豆等。现场上,讲师请大家高举拳头,然后说:“这代表了你一餐的米饭分量。”大家仿佛茅塞顿开。
“我们有数据证明,Suku- suku - separuh有效!”讲师鼓励大家以“Suku-Suku Separuh (即四分之一是蛋白质、四分之一是全谷类,和一半是蔬菜水果)”健康餐盘的饮食方式确保身体摄取均衡营养。讲师也叮咛大家要多样化饮食,以确保摄取充足的必需氨基酸。
安娜-莉娜•克拉普博士(Dr. Anna-Lena Klapp)分享的主题为对国家膳食指南的全球分析。她特别强调膳食指南是粮食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因为它影响着数十亿人的食物选择以及世界各国的决策。
研究显示全球一百一十一个国家的膳食指南中,政府机构在将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没有与时并进。随着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植物性饮食可以对健康带来正面的影响,现有的膳食指南都鼓励选择不含动物性产品。安娜博士进一步提出,均衡食物选择指数所指的平衡不仅是不同食物的选择。膳食指南在伦理﹑生态﹑宗教和经济也应发挥平衡的作用,同时为人们提供涵盖植物性饮食的营养信息。
安娜博士鼓励现场的医护人员开始落实植物性饮食,膳食指南中加入豆奶、豆腐、天贝等作为替代品,并加以说明植物性食品的好处。


◎ 改变饮食保护地球
陈成亨医生是“健康挑战21”的发起人之一。他于2020年尾开始推广全植物性饮食计划,参与者在完成二十一天挑战后的健康报告令人鼓舞,吸引愈来愈多人参与;目前已影响到国外,包括新加坡、香港、印尼、台湾和美国。
来自新加坡的余振兴医生自小就拥有肥胖体质,他上台见证分享实践全植物性饮食后的改变。在短短五个月内,余医生成功将体重从一百一十公斤减至八十五公斤。他说:“全植物性饮食让身体变得更碱性、减少体内发炎。每天吃得饱,但是体重却一直在下降,让我无痛苦减重。” 他坦言这过程并非易事,需要下定决心和毅力。
全植物性饮食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心脏专科医生黄德威分享在主题为“食物选择对环境的影响”时指出,地球面临四大不调,导致天灾频传,而气温上升至摄氏1.5度是底线。他说,美国纽约曼哈顿联合广场(Union Square)的“气候时钟(Climate Clock)”是给人类的警告,气候灾难离我们剩下不到六年的时间,因此拯救地球刻不容缓。甲烷对全球暖化的影响力非常大,畜牧业是主要的贡献者。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每分钟有相当于十一个足球场的森林被砍伐,成为饲养家畜的牧场。
黄医生坦言,起初在改变全植物性饮食时,还无法克制肉食欲望,内心充满挣扎和愧疚。直到有一次在观看一则影片时,体会动物与人类相似,同样拥有舒适、害怕、幸福和爱的基本需求,他当下毅然决然转荤为素。他呼吁大家尽己所能保护地球。 “只要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你就在正确的道路上了。”

◎ 做对选择影响大众
大马医药协会候任主席阿齐兹占医生(Dr Azizan Binti Abdul Aziz)首次参与人医会举办的研讨会。她认为这次的研讨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应该广传,鼓励更多人参加,尤其让医生了解全植物性饮食的好处。她说:“如果医生实践后再传授给病人,我认为真的对大众的健康产生影响。”
听了徐振兴医生的分享,她体悟到:“即使身为医生,也会面临健康挑战,不希望一辈子依赖药物。既然我们每天都需进食,必须选择健康的饮食素材,避免摄取肉类让身体变得过于酸性。”
姬万缇·穆鲁盖彦( Jivanti Murugaiyan )是一位药剂师,任职于卫生部的传统和补充医学部。她非常享受这次研讨会的主题。 “原来我们可以透过饮食来预防疾病。这是简单和日常的小事,但都忽略了。如果我们在饮食习惯上做出一小步的改变,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成效。”
徐振兴医生的分享让姬万缇留下深刻印象,给已尝试蔬食的她更多的信心。 “在这样大的平台,应该由我们医护人员开始宣导植物性饮食。通常病人都会听医生的话,当医生说可以时(植物性饮食),那就会产生改变。”因此姬万缇相信医护人员的选择,会给病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来自霹雳怡保的拉蒂法医生(Dr Latifah Binti Dahalan )因对研讨会的主题感兴趣而参加,她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非常高,今天的研讨会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在这之前我很少探索植物性饮食,今天的研讨会让我受益良多,更了解蔬食的好处。”
拉蒂法医生坦言,家里有两名痴肥的孩子,四年前开始改变饮食习惯。 “自从我儿子少肉多蔬后,体重从一百多公斤减到七十公斤。今天的研讨会增强我的知识,讲师以更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当我们关注在食物时,就可以改善生活和健康。”她认为我国卫生部“Suku Suku Separuh ”均衡饮食计划很好,教育民众正确的饮食方式。
植物性营养师阿妮雅(ANIA LEES)希望举办更多类似的研讨会,她说:“从今日的研讨会数据中得到证实,全植物性饮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品质。更令人惊讶的是全植物性饮食对于人类长寿也有显著的影响。”
阿妮雅认为可以运用自己的创意烹调全植物性料理。 “有些人可能认为全植物性饮食无味无趣。其实,当你烹煮泰国餐时,可以加入香茅和麻疯柑叶等;烹煮印度餐时加入马萨拉香料;烹煮马来西亚餐时有三峇。善用天然植物元素使食物变得有趣味。”


●
透过讲师的分享和分析,参与者更深入了解并认同全植物性饮食对于改善生活品质和促进健康的影响,甚至能逆转慢性疾病的趋势。冀望参与者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全植物性饮食,亦积极将这理念传递给病患,以便让更多人重拾健康。
(资料来源:谢晓秋、陈晓燕、张晓婷、陈思妤)
整理:陈思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