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健康不盲从 慈济关心您

何智玮中医师在讲座中提到:“我发现很多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相对不足,甚至常常存在误解。因此,我觉得有责任进行普及教育,帮助大家少走冤枉路。” 【摄影:张志新】

在这个资讯繁杂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许多未经证实的医学资讯,让人难以分辨真伪。为了帮助社区民众理性面对这些挑战,蒲种慈济志工怀着慈悲与关怀,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讲座。

 

除了精心挑选引人入胜的主题,最重要的是吸引足够的民众参与,慈济志工巧妙运用了“食轮转法轮”的概念,并创新节目内容,将中华籍贯文化、素食美食、戏剧、手语、音乐歌曲表演、见证分享等多元素融合其中,使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让每一位与会者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的知识与启发。

这场医疗讲座不仅展现了慈济志工对社区民众健康的关怀,也旨在帮助大众辨识网络上那些未经证实的医学资讯,澄清误区,并重建一个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慈济志工巧妙运用了“食轮转法轮”的概念融入讲座会中,从而吸引更多民众出席。【摄影:张志新】
为了让讲座会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志工以创新节目内容,将中华籍贯文化、素食美食、戏剧、手语、音乐歌曲表演、见证分享等多元素融合其中,使整场氛围充满乐趣。【摄影:张志新】

◎疾病迷思  医师解惑

2025年3月8日,慈济蒲种共修处迎来了逾百位社区民众出席的“幸福人生讲座”——“大马常见疾病篇”。何智玮中医师在讲座中提到:“我发现很多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相对不足,甚至常常存在误解。因此,我觉得有责任进行普及教育,帮助大家少走冤枉路。”

他指出,许多病人希望一次性解决健康问题,结果花了不少钱,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病情,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真正理解病情的本质。他强调,生病时,首先要清楚了解自身的状况,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治疗,并在明确诊断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何医师也谈到,经常有病人会拿着从网络上找到的方剂来询问是否适合自己使用。他不鼓励大众轻易从网路上抄袭未经辨证的方剂自我用药。他强调,面对疾病时,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身体的真实状况。市面上药物价格高昂,且许多药品并不适合每个人,更有伪劣药品层出不穷,因此不能轻信网络上的传闻或偏方。身体的毛病并非一朝一夕所致,应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避免走上冤枉路。

在讲座会中,何医师分享了九种常见的疾病问题,涵盖了“发烧发热、骨痛热症、大颈泡、百日咳、胃痛、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关节问题、便秘以及泌尿系统问题”。他指出,中医诊病主要依据“望、闻、问、切”四大诊断方法,通过观察面色、舌质舌苔,聆听声音、嗅气味,询问病症,再加上脉诊,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黄月容(中)聆听何医师的精彩分享。在提问环节,她也解开了自己有关贫血的疑惑,收获满满。【摄影:张志新】
颜景煌(白衣者)积极提出医疗问题,何医师一一为他解惑。【摄影:张志新】

◎医疗常识  民众欢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身体的毛病,要从根源出发,采取科学、客观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避免走冤枉路。

在分享会上,与会者不仅增进了对常见疾病的了解,还学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家不再盲目听信或道听途说,而是明白了要注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态。分享会期间,志工和会众专心聆听,纷纷做笔记,积极提问解答自己对疾病的疑惑,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社区民众黎婵月女士,特意参加了这场医疗讲座,听完后她终于解开了长久以来的疑惑:“关于‘大颈泡’的治疗,民间的做法大多只是单纯依赖吃药,但中医的分析非常清楚,情绪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表示,无论是调理还是诊断,何医师的讲解都深入浅出,既通俗又精辟,让她受益匪浅。

黄月容是第一次来到蒲种的共修处。之前她大多依赖脸书上的医疗资讯,这次则是应志工的邀请,亲自来到现场,聆听何医师的精彩分享。在提问环节,她也解开了自己有关贫血的疑惑,收获满满。

颜景煌的女儿在登山时听到慈济志工提到这场难得的医疗讲座,便带着两位年长的父母一同前来共修处。只见颜老先生全程专心致志,认真聆听何医师幽默且通俗易懂的讲解,介绍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类疾病。原来,颜老先生一直担心妻子因高血压,西药剂量不断增加的问题。经过何医师的讲解,他终于明白了市面上降血压药物的基本原理,也意识到如果不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中医调理,未来可能只能无奈地选择“终身服用西药”。今天能听到这场宝贵的课程,他感到非常高兴,并决定向何医师请教调理之法。

吕素芬则是陪伴年迈的父亲参加讲座。父亲一直对健康讲座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健康问题十分关注。吕素芬对慈济举办这样的讲座感到非常感激,也感恩何医师的专业分享,让她未来能够更加明智地选择治疗方法,避免盲目寻医问药。透过这次讲座,她还学到了骨头疼痛时,哪些食物应该避免,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收获。

郭书妏(左二)与团队让讲座会融合了志工的关怀与创新精神,成功让出席者突破百人。【摄影:张志新】
讲座会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知识,也融入多元素的节目,传递了慈济人对社区的关怀与用心。 【摄影:张志新】

◎社区关怀  志工心意

活动协调志工郭书妏(慈拓)观察到,往年出席讲座的人数并不理想,因此她构思了“食轮转法轮”,并融入多元素的节目,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在与志工团队讨论和沟通的过程中,虽然大家心中充满疑虑和不安,对于籍贯美食转换成素食,如何烹饪、味道如何调配、分量如何控制、种类该如何选择等问题都感到困惑。

郭书妏说道:“没有人愿意进入这个深远的领域,慈济人就需要勇敢地去做,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她毅然决然承担起第一步的责任,与团队一起上网查询、四处询问,寻找如何烹调出既美味又健康的菜肴。在经过多次尝试与努力后,终于成功实现了目标,而幕后的团队人数也从最初的二十余人增长到八十人左右。志工们找回了彼此之间的“心”,达到了和合协作的效果。

往年的幸福人生讲座,虽然邀请了各类专业讲师分享,但出席人数通常未能突破百人。然而,这次的改进融合了志工的关怀与创新精神,不仅成功让出席者突破百人,活动的规模也显着改变。这场讲座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知识,也传递了慈济人对社区的关怀与用心。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