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11日,慈济麻坡静思堂举行浴佛典礼,两场次共迎来一千六百一十七人次共襄盛举。众人在宁静祥和之氛围中共同凝聚善念,以至诚的心,感念佛恩、亲恩、众生恩,虔诚浴佛。
外场设有人文展区、竹筒回娘家、社教体验课程、抄经及孝亲浴足区,让到来的会众满载而归。会场备有素食晚餐,麻坡津津生鱼米粉餐馆欢喜护持供斋,团队借用静思堂的中央厨房,烹饪素佳肴与上千位会众结善缘。
◎ 人医感念亲恩 专业造福群众
当天的献供组由慈诚、委员、教联会、人医会、实业组组成;整齐的队伍走入讲经堂,无声说法的身影,庄严会场。当中,医护人员投身献供组,用父母给予的身体来做好事,用自身的专业来服务人群。纵然忙碌,仍然配合排练、彩排,共同圆满活动。
在很多佛教经典中,常常用“大医王”来譬喻佛陀,因为佛陀能疗愈众生的身体疾病,更擅于对治众生内心的无明。证严上人也称呼医师为“大医王”,期许医师不只是医人医病,更要医心。
王智勤中医师曾经是慈少,如今重返慈济大家庭,加入人医会。他表示大家能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频道、同一个念头做同一件事,感觉很好。
“这几年世界很乱,希望这世界继续美好吧!”王医师在〈诚心祈三愿〉中感触特别深,有感世界频传大小三灾,人心失调,他以虔诚的心期许人心净化、社会祥和。


他个性开朗,总会把开心、欢乐的氛围带给病患;不希望他们在病痛、不舒服的情况下,面对严肃的医生,充满压力。
“看到他们因病而苦,很庆幸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有机会去服务病患,非常有意义。”见苦知福,更庆幸自己可以用专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他期许在医学道路上更加精进及加强多方面的学习。
另一位中医师陈宗华表示,能用自己的专业来做好事,帮助有需要的人,实践所学,让他心存感恩。
“之前所学的知识是书面上,如何用在临床上才是最重要。”
“病患也是我的老师,我事事不求回报,只求良方。”对他而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时常能够复习,不亦乐乎。
◎ 浴足传递孝道 换我让您依靠
“我不要您变老!”
“妈妈,我可以抱抱您吗?”
“我们已经长大了,以后您可以依靠我们了!”
浴足区洋溢着浓浓的温情,这是一场与亲情对话的活动,很多人哭红了眼。
很多孩子,第一次帮父母洗脚,发觉父母老了,脚粗糙了,不禁哭了;很多父母,第一次“享受”被孩子洗脚,感触时间的飞逝、孩子的懂事,泪流了;也看到稚幼的孙儿帮爷爷洗脚,从小培育孝道,种植心田;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融化众人心。


莫泽萍一听到〈当你老了〉歌声,就忍不住哭泣,不舍妈妈一生劳劳碌碌,就算儿女已经成家立业,一颗心仍然没有卸下;时刻烦忧、时刻关怀。
“她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妈妈,很多苦自己吞。”
“妈妈,我们已经长大,您也可以像小孩一样依赖我们,不要再为我们担心了,有苦可以跟我们诉说,不要憋在心里。”她流着泪抱着妈妈表示,无需担忧,承诺会好好孝敬她;她表示自己也步入中年,换位思考就能感受到妈妈的辛劳。
妈妈何书兰表示孩子们都很贴心,帮她洗脚,她心中非常感动;也希望孩子健健康康,事业有成。
◎ 难报父母恩泽 行孝莫要迟疑
握紧妈妈的手,另一端孙子也扣着阿嬷的手,祖孙三代同堂的画面,温馨动人。
“妈妈,您是我的太阳。”
“阿嬷,您也是我的太阳。”
张惠慧也沉浸在〈当你老了〉的歌声中,像小孩子般把头依偎在妈妈的肩上。她感谢慈济主办此活动让她有机会感谢妈妈,这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当她看到妈妈的脚浮现很多青筋,觉得心疼。
“妈妈是我的太阳,从小照顾我长大,她总是把温暖带给我,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下辈子换我来照顾她,不管用任何方式,回报这辈子的恩情。”
另一会众蔡培勤表示,透过帮长辈浴足,是一个传递爱的表现;他发觉爸爸的皮肤很干燥、指甲磨损,心有感触:“这是一双脚经历了很多,才把我们拉拔养大的脚。”
父母开杂货店,是比较辛苦的工作,感受到那双脚真的不容易。
“养儿方知父母心”姐姐蔡珮滢也表示,行孝感恩要及时,有时间就要多陪伴;自己有了孩子更能体恤到父母的苦心。
爸爸则表示,东方人比较不习惯这样爱的表达方式,但是孩子在做,他也感受到、接收到了这分爱。

另一边厢,社教的体验课闹哄哄,当中就有制作啡凡拿铁拉花、雪花酥、麻糬松饼、阿芙佳朵、牛轧糖、康乃馨花束;应有尽有,吸引不少亲子来参与,共度美好时光。
蔡慧君带着两个儿子来参与,她觉得与其在家玩手机看电视,不如来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母亲节快乐,妈妈我爱您。”
当两个孩子制作了花束给她,她非常开心;表示亲手制作的花束,更加能感受到对方的心。
她也亲自制作了康乃馨花束,带回去送给自己的妈妈。
●
温馨的五月,在佛诞节让我们与佛相遇,感念佛恩、亲恩、众生恩。
母亲节只是一个节日,真正的孝顺就在日常生活中,包含说话、态度,都是一个孝的表现,如果做得好,天天都是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