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亲子关系 从“心”开始

上一代的教育,唯命是从,就是好孩子。现今社会所谓完美父母亲,就是要和孩子如同朋友般的关系,不再是上对下的服从。因此,尊重孩子的自由和隐私权,变成现今父母亲最难处理的课题。
具有二十多年青少年辅导经验的柯坤吉老师,与大家分享如何“用爱沟通”。【摄影:饶于莉】

2019年1月5日,马六甲静思书轩迎来具有二十多年青少年辅导经验的柯坤吉老师,透过今日分享主题──“用爱沟通”,与观众谈论亲子关系之课题,用词简单易懂却引人深思。

柯老师从父母最常面对的问题,包括如何与孩子谈“自由”与“隐私权”?如何学习放手?如何用爱心替代担心?透过互动的方式引导现场的观众深入思考,一起分享,进而从分享中去检视自己。 “发生事情时,父母亲往往连结恐惧,产生情绪,这些背后隐藏着大人本身成长的经历。如此怎么去谈自由和隐私权呢?父母亲必先调整好自己,才能有所改变。”柯老师强调说。
 
◎ 自由 回归自己内在感受

现场与会者不难看到有些父母带着孩子前来聆听,也有些只身前来。不管是为母者,还是为父者,人人皆满怀期待着能从讲座中学习亲子互动的技巧,从而实践在紧张的亲子关系中。

四十多岁的蔡惠芳女士,不时转头看看身边就读中二的儿子,还不时与孩子交头接耳说话,而孩子总是默默地不作任何回应。深知孩子不善于与长辈互动的性格,带着满心宽容的蔡惠芳,不勉强孩子去改变,只等待机缘成熟。

蔡惠芳用心地聆听并勤做笔记。【摄影:饶于莉】

蔡惠芳用心地聆听并在分享环节中说道:“孩子对电玩的自由失控,让我开始思索找对策。”为母者的隐忧逐渐扩散。而每当遇到纠缠不清时,蔡惠芳总会给机会让孩子解释,而非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在自由和隐私中无法拿捏得宜,她帮自己打了六十分,虽无法达到百分百的完美父母,却也是在及格的边缘。

柯老师分享说:“做不到,就该与孩子坦承,不要一直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并非自由的真义。父母亲需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非以孩子的观点去评断自己是否为好父母。”他解释,真正的自由非无拘无束,自由是有条件的,但约束是以什么样的心态,父母亲自己要非常清楚亲子关系背后隐藏的动力,回归自己内在感受,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感受。

◎ 探索 解开自我成长的结

柯老师不时与现场的观众互动,了解很多父母亲特地前来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其中不乏一些参与了一场场的亲子讲座,无非就是为了改善亲子关系。其中吴雁芬女士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她的儿子愿意一同出席聆听。

十四岁的儿子黄祺安,正值青少年阶段,上中学后与孩子的话题越来越少,吴雁芬担心孩子将困难或问题隐藏在心里,不懂得适时求助父母,或是不了解父母亲是他们的支持与依靠,日日牵挂于心,逐渐怀疑自己是不是称职的好妈妈,为什么无法像朋友般与孩子相处?

吴雁芬是位独身女,父母亲将全部的关爱投诸于她身上。受限于传统的家庭教育,所谓的乖孩子就是要听话,要服从。直到现在即使她已成家,父母亲的爱依然如此展现,从小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凡事只能往心里藏,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为人母后,她一再告诫自己勿陷入上一代的教育模式,但现在儿子有自己的思想,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却让她面临管教上的问题。

她进一步举例说明,当儿子前往参与朋友的生日会,穿着短裤拖鞋就要出门,作妈妈的会想要教导他穿着的礼仪,毕竟生日会乃正式的场合,非一般休闲聚会,此时亲子就会有争执。有时她也想要放手让孩子去学习,但妈妈心总是想避免孩子受挫。劝导一、两次孩子还是我行我素,吴雁芬就会采取较强硬的态度,导致两人不欢而散,亲子关系就一直在这些生活琐事中恶性循环,未见改善。

吴雁芬女士与儿子一同出席聆听讲座。【摄影:饶于莉】

“柯老师指出发生事情,表面上责骂他人,心灵上却是指责自己,我深刻感受到。所以他教我们要先看回自己,先爱自己。肯定自己,才会给予孩子相同的爱。”吴雁芬坦言,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在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牵挂着孩子又想要给予他自由的空间。她表示,今日的讲座令人省思,她需要时间思考,厘清自己原生家庭的心结,学习如何尊重孩子,怎样的沟通兼具自由又不跨越隐私权的界线。

◎ 放手 从真爱中学习信任

一旁的黄祺安则认为与父母亲沟通没有问题,无须做什么改善,他了解因为母爱而产生担心、害怕,延伸出唠叨与责骂。他坦言,了解妈妈的担忧,试图去沟通,然而妈妈依然不改,虽是如此但往往事过境迁,生活中也不断重复以上的冲突,但都无损亲子关系。

“我和妈妈关系好,但我不会找父母倾吐心声,有些事讲了他们也不懂,我的事情我自己会管。”黄祺安一副小大人般口吻说道。他认为与父母亲关系融洽,他们也很愿意聆听他的心声。但是孩子该有自己的隐私权和自由,即使与好朋友他也不会凡事与他们分享,希望父母亲勿担心太多,放手让他学习。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他会主动寻求父母亲的意见和协助,绝不会将它隐藏在心中。

柯老师指出,父母亲往往透过自己过去成长的经历来引导下一代,而亲子问题很多来自于过去本身的伤痛。唯有回归到自我,看清自我内在,而非一味地抗拒自我成长的经历,或是一厢情愿地将自我小时候的期待,加诸在孩子身上。

整场讲座会运用现学现用之方式,让人人直接​​与隔壁的人学习沟通。柯老师表示,立即试验感受最深刻。通过引导和分享,让父母亲看清自己内心的纠结,给予宽广的思考空间,深入探讨与检测。

从古至今,亲子关系是一门大学问,是父母必修的功课。然而,所有的亲子问题答案都以“爱”开始,就是大人和孩子自我内在真正的感受。父母若能先爱自己,以爱沟通,才能好好地去爱孩子。从真爱找回信任,再从信任学习放手。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