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对白内障患者而言,“模糊”是一天天堆积的无力;对有爱的人而言,“让人重见光明”是一份责任。慈济与VISTA眼科再次携手,以专业为桥、以慈悲为灯,让无力求医的患者,看见清晰的世界,也看见社会的温度。
对缅甸籍难民林觉而言,露宿街头、餐餐吃免费盒饭的生活不是最苦的日子,而是无法用双眼看清这个世界,才是他最大的忧虑和无奈。
要把慈善做得更扎实、更彻底,不只是做表面而已;爱要长期滋润,艾达的复健路漫漫长,志工的不离不弃,正如水滴,一点一滴滋润着她的心地……
医疗结合慈善,雪隆分会四十八位医疗志工配合慈济人医会医师及访视志工,为九十六位照顾户提供一站式的健检服务,为照顾户的健康把关,这可说是雪隆医疗志业史上的初次尝试。
推着婴儿车,除了带用品,还需要氧气筒,与大众挤巴士,孩子又怕热,哭闹不已,头脑一直往后仰,冲力很大,导致妈妈手臂瘀痛,有苦自己知,只为了要省下交通费……
缅甸难民哈密育有一名“全面性发育迟缓”的孩子,心心念念想带孩子到遥远的美国寻医。 “你可以帮我去美国吗?”有缘遇到慈济志工邹晓玲时,哈密一直追问。邹晓玲明白哈密的愿望不容易实现,为了不耽误孩子就医,她与医疗团队走进这家庭,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希望。
五位医师,三位药剂师,三十四位志工和四位卫生部人员, 善用难得的周休首办义诊,为沙巴甘榜班吉( Kampung Panji)的无国籍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及疫苗接种,嘉惠二百零八位成人与小孩。
慈济根据联合国难民最高专员署(UNHCR)现金补助计划专的名册,分别于2021年 8月31日至10 月 23 日,陆续在怡保路、士拉央区内为无法工作的难民发放现金券,舒缓他们生活的困境。。
“之前我很痛,痛到我无法忍受,还哭了起来。人家说,老人家一定是痛得很厉害才会哭。”沙尔贡说道。
“感谢慈济补助尹然医疗费,我承诺,我不会放弃,只要我有在沙巴的一天,我一定会支持慈济,替慈济募会员。”来自菲律宾的祖拜拉坚定地说道。
2021年才跨入第五天,美里就暴发了机翼感染群(Bah Sayap),眼见疫情确诊数据节节攀升, 美里慈济志工主动联络美里医院(Hospital Miri) ,献议慈济可提供福慧床,为院方解决了隔离中心床位不足的问题。
三十九岁的菲律宾妇女麦莲娜(Melinah bte Kujahassan) 腹部长了一颗肿瘤,大如怀胎十月的孕妇。因家境贫困,拖了两年仍没有能力就医;所幸慈济伸援,给予医疗补助,帮她解除了病苦。
历经两段失败婚姻的印裔斯薇一人扛起一家重担,健康因而亮起红灯。 生活逼人,心灵重创的她带着四名稚小的孩子、七十九岁的母亲,五十九岁当散工的父亲,与低能的哑巴大姐,一家八口租屋过活。
对来自缅甸罗兴亚族群的沙林夫妇而言,志工献上的蛋糕、写着“Love & Health(爱与健康)”字眼,犹如蛋糕上小小的烛光,照亮了他们原本忧虑的心,他们虔诚祷告,祈求“和平、爱与健康”能永远伴随孩子……
这是一场没有离愁的送别会,来自巴基斯坦的妇女安君感谢志工为她一家人办祝福会,让她对自己及孩子的病情充满了希望。 她相信有好人的祝福,一定可以跨越难关,在异乡迎接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