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用健全的手 打造美好人生

行动管制令期间无法外出工作,叶志明不忘拿出盲人按摩手册来复习,分秒不空过。 【摄影:梁倩宜】

在视障人士叶志明身上仿佛印证“上天关闭你的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句西方谚语。

走进有“小印度”之称的十五碑(Brickfields),映入眼帘的除了形形色色的印度餐馆和商店,还有大大小小的盲人按摩院。原来这里有超过二十多家的盲人按摩院,估计曾经聚集了逾千名视障人士在此工作及居住,而“Kita1Keluarga守望相助”纾困计划的受惠者叶志明便是其中一位。

叶志明一家四口住在店屋第三楼,年轻力壮的志工走上楼尚且感觉有点吃力,不禁让人联想到年迈又失明的叶志明,应该是更费力和挑战了。

抵达三楼,叶太太已在门口迎接志工们,而叶志明则坐在客厅等候大家的光临。当志工何淑娟(慈忞)开口问候叶志明时,他以宏亮的声音回应:“你是何小姐对吗?”敏锐的听觉让大家顿感惊讶不已。

叶志明在二十六岁那年,工作时氨气突然爆炸,导致双眼失明。 【摄影:梁倩宜】

已经失明近四十九年的叶志明微笑地说:“已经习惯用声音认人,我们失去一样东西,就需要用另一样来代替,所以我们的手指也特别灵活。”在叶志明身上仿佛印证“上天关闭你的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西方谚语。

◎ 走入黑暗世界

1971年,二十六岁的叶志明在一间工厂的工程部当监工,并且得到公司赏识,准备到日本受训,可谓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一场不幸的意外,不仅毁了他前途,更改变了他的一生。

叶志明把思绪拉回意外现场,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氨气(Ammonia)突然爆炸,我当时站在最前面,爆炸冲击力将我带着的护目镜震碎,双眼就这样被玻璃碎片严重割伤……”

受到如此严重的创伤,一时之间任谁都无法接受,叶志明说:“起初会怨天尤人,为什么会是我?”叶妈妈爱子心切,花了逾五年时间,抱着一线希望带着儿子四处寻医,甚至不惜花钱到国外如中国、新加坡等地方就医,叶志明指出:“只要听到有人说哪里可以医好,就很冲动,抱着希望去试试看。”

叶志明曾做过两次的眼角膜移植手术,可惜均产生排斥反应,让他再次陷入黑暗世界。 “记得那次在马大医院完成眼角膜移植手术后,当我张开眼睛,从窗口望到外面马路上的车辆那刻,心里非常高兴。可是过了一段日子,视力变得越来越模糊……”叶志明娓娓道来。他也形容排斥反应时的痛楚:“就好像有人用铁锤敲你的头,痛得很厉害,头无法抬起来,很难受!”最后,叶志明不得不向命运低头,接受不再有彩色的人生。

接下来,叶志明开始规划他下一步的人生。一次偶然机会,他透过广播了解,在台湾有许多视障人士靠按摩维持生活,启发他立志要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

失明后,叶志明进入位于十五碑的葛尼盲人训练中心学习按摩手艺。一年的训练课程完成后,他开始展开他的按摩事业至今。 【摄影:梁倩宜】

方向清楚后,他进入位于十五碑的葛尼盲人训练中心(Gurney Training Centre for the Blind, GTC)学习按摩手艺。由于年龄已超过三十岁,有人认为手指的灵活性会比年轻人差,学习按摩的难度更高,但叶志明愿意加倍努力练习,他说:“那时我已经三十多岁,我不能半途而废,所以要很专心、认真地学。”

为了维持生活,早上课程结束后,他便到街头售卖零食,同时借机介绍自己正在学习按摩,不料却遭到冷嘲热讽,让他啼笑皆非。 “因为那时还不流行盲人按摩,所以有人取笑我一个大男人学什么按摩,以为按摩就是不正经的行业。”

一年的训练课程完成后,叶志明开始展开他的按摩事业至今。

◎ 我还是幸福的

加入盲人社区,叶志明发现比自己不幸的还大有人在,因而逐渐放下心中的埋怨,他常常自我鼓励:“想想别人,再想想自己,跟一些比自己更惨的人相比,自己算很好了。”

另一件让叶志明感到幸福的事,应该是遇到愿意和他共度余生的太太。叶太太是一名单眼视障人士,在她十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回喝奶时不小心打翻玻璃奶瓶,不幸被玻璃碎片插入左眼,导致失明。

两人在1983年相遇,叶志明虽然比太太年长十六岁,但十分投缘,不久后组织家庭,育有两名儿子。叶志明分享,曾有朋友问他可曾与太太吵架?他回应朋友说:“你认为我会跟一个小妹妹吵架吗?”志工插嘴:“应该是疼爱都来不及是吗?”他点点头,扬起嘴角说:“哈哈,对呀!”

为了家庭,叶志明更积极赚钱养家,将孩子养大成人。二十六岁的大儿子不负父母所望,除了完成大学学位,如今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叶志明坦言,从事逾三十年的按摩工作,遇过形形色色的顾客,同时在他们身上学习不少。 【摄影:梁倩宜】

叶志明坦言,从事逾三十年的按摩工作,遇过形形色色的顾客,同时在他们身上学习不少,尤其是有幸为一名来自玛哈维哈拉佛苑(Buddhist Temple Maha Vihara)的法师服务近二十五年。透过与法师的互动,他学习到许多佛理,更因为了解因缘果报观而接受今生的际遇。

他分享对因缘果报的理解:“一粒球如果轻轻的丢到墙壁去,弹回来的力度是很轻的;但是如果大力地丢过去,回弹的力度就会很大,所以今生所造作的,来生就会有果报,有因必有果。”

让他明白更多人生道理的还有证严上人的《静思语》。 2000年,朋友送给叶志明一个《静思语》卡带,他坦言听证严上人说法感到格外法喜。 “证严法师在卡带里解答很多人生的问题,有提到在家、出家等的问题,我非常喜欢。”可惜这卡带借给朋友后就下落不明了,他语带不舍地说:“我真的很怀念它!”

◎ 出自我的真心

叶志明不讳言,在二、三十年前,按摩工作得以让他赚取可观的收入,每月至少两千令吉以上。然而,好景不常在,基于按摩师人数与日俱增,加上顾客优先选择年轻力壮的按摩师,造成他的顾客逐渐流失,如今每月平均才赚约九百令吉。为了帮补家用,太太在家做包装工作。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静悄悄地笼罩全球,全马在三月份开始执行行动管制令,叶志明因此长达四个月零收入。他很感恩疫情期间人人守望相助,得到不少善心人士或慈善团体提供便当和干粮,让他们三餐还算温饱。

即使七月份开始复工,或许经济受到影响,或许担心近距离接触,顾客量大不如前,导致叶志明的收入几乎减半。就在这期间,叶太太从报章上得知“Kita1Keluarga守望相助”纾困计划,马上请大儿子透过网上申请,造就了慈济志工走入叶家的因缘。
虽然是三个月短暂的援助和关怀,但对叶志明夫妻来说已是没齿难忘,内心充满感恩,他说:“不是钱多少,而是那份心意。很感激慈济注意到十五碑不幸的残障人士,还有人来关怀我们,真的很开心。我觉得证严法师就像是东方的特蕾莎修女,帮助很多病人,我衷心感激上人。”

志工蔡赤强在叶志明身上学习要深信因果,无常来临时应学习转念,不怨天尤人,并积极和正面地面对人生。 【摄影:陈应渠】

不仅如此,夫妻俩抱着回馈的心念,只要有零钱便投入竹筒扑满,只因他们了解“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叶志明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乞丐身上只有一块钱,但他捐出了全副身家的一半;而一个富翁则捐了一百万,那是他所有家产的一部分。”叶志明问:“大家认为谁的功德比较大?我不敢说我的五毛钱大,但那是出自我的真心。”

至今疫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加剧,叶志明的收入依然受影响。值得称赞的是,他不仅以坦然的心面对疫情,而且勇敢地走出去,用双手找生活,自力更生。他说:“为了生存不能怕头怕尾,总不能一直等慈济补助,还是要靠自己找生活。回头望一下,这一带很多餐馆都结束营业了,所以要更加努力工作。”

志工关心他们接下来的生活,叶太太从容地说:“目前有一个善心人士愿意每天提供午餐给这一区的视障人士,偶然也有其他团体提供晚餐,所以吃不成问题。”

叶志明夫妻面对逆境时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也值得学习。

志工蔡赤强(本桦)在叶志明身上学习要深信因果,无常来临时应学习转念,不怨天尤人,并积极和正面地面对人生。他特别感受到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叶太太很爱惜家人,是称职的贤妻良母;叶先生无论多辛苦都愿意扛起这头家的经济,是家中最大的支柱;大儿子很孝顺,一毕业就帮忙家人减轻负担,我在这家庭看到满满的爱。”

Pin It

延伸阅读

  • 云端浴佛 安定人心

    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疫情延烧全球,马来西亚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