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商业区,志工及不同年龄层的民众穿梭其间;他们不畏晨光的照晒,步履轻盈地走在街道上,一边慢跑、一边弯腰捡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共同的家园。
2025年6月29日周末早晨,慈济古晋支会首办“环保捡跑日”并获得巴达旺市议会、纳英集团(NAIM)及Choco Fitness Studio协办与支持,展现了地方机构与社区携手守护地球的凝聚力与共识。此活动为响应马来西亚慈济推动环保三十年,全马五十二个地点同步展开“三十环保,永续同行”为主题的环保捡跑活动。
当天早上于古晋七哩哥打圣淘沙商业区广场集结了两百零九名来自各年龄层的居民、志工与支持单位一起参与。活动分成十个小组以进行不同路线捡跑。在正式开始前,大家在Choco Fitness Studio活跃的带动下展开热身运动活络筋骨。


◎环保落实 社区人人有责
慈济古晋据点负责人温美丽(慈洋)在开幕致词中回顾慈济自1995年起在马来西亚推动环保的历程,始终秉持“清净在源头”的理念,在全国各地落实资源回收与环境教育。
“环保捡跑日”不仅提升了社区的参与度,也让更多人看见简单行动背后的深远意义。她说:“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家庭互动,也是向下一代灌输环境意识的良机,让孩子们从小建立对自然的尊重与珍惜。 ”
温美丽诚挚呼吁更多人从个人做起、从现在开始,加入守护地球的行列:“环保不只是口号,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行动。让我们用双手行动,为孩子们留下更清新的空气、更干净的土地,以及更永续的未来。 ”

哥打圣淘沙区议员叶耀星强调,环保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该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实践的行动。他说,结合慢跑与捡拾垃圾的“捡跑”运动,看似虽简单,却能发挥深远影响,不仅促进健康,更是落实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呼应2030年后疫情时代发展策略(PCDS2030)中所强调的环境永续目标。
叶耀星也表示,当地方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与居民能够通力合作,社区就有能力实现转变。 “今天不只是净街,更是在为下一代创造希望的未来。 ”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这片土地。环保不能只靠政策推动,更要靠每个人的日常实践。”

◎环保中 找到共鸣
马里亚娜(MARIANA )是一位热心教育的巫裔小学教师。她从未听过慈济,却在一次偶然中,看到古晋慈济脸书发布的捡跑活动讯息;了解内容后,她被活动的环保理念吸引,毫不犹豫地点击连结报名参加。
活动当天,她独自一人来到集合地点,四下张望后才发现现场的参与者中,似乎只有她一位巫裔。这让她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但这分不安,很快就在一位热情的志工——罗秀芳老师(慈愔)的主动攀谈中消散。罗秀芳老师详细向她说明活动的宗旨与流程,两人一来一往聊着,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马里亚娜也渐渐卸下心防,开心融入了大家庭般的活动氛围。
活动正式开始后,她随组长前往指定区域清理垃圾。她非常认真细腻,只要看到地上的垃圾,便毫不犹豫地弯腰捡拾。面对他人称赞她的干劲,她笑着说:“我有戴手套,怕什么脏呢? ”
这场活动带给她最大的启发,就是垃圾分类的知识。她原本以为塑胶瓶就是“塑胶”而已,却在志工细心说明下,才知道塑胶瓶还分1号到5号等不同材质,分类处理方式也不同。这一番学习,让她深有体会。
“我一定要把这些知识教给我的学生!” 她坚定地说。她相信,环保的意识要从小培养,未来她不但会在生活中实践分类,也要将这分环保使命传递给下一代。

◎守护环境 不是“等有空”的事

平日忙于工作与家庭的刘俊贤获悉此次活动后,他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加上不曾参与类似活动,令他颇感兴趣,遂提前安排好时间抽空参与,并感恩自己有机会与那么多有志一同的环保卫士共同参与这项兼具运动与环保的活动。
不仅限于参与,他也承担小组长一职。在大部分队员皆是年长者的第五队中,他发挥了年轻人的力量,与另一位较年轻的组员互相配合,肩负引领路线、控时、安全管控等重大责任,让他在过程中学习与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
他赞叹道:“组员们自发地分工合作,虽然长者们的动作慢了一些,却十分用心且细心。”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不少商家拿出自己的手机与志工们开心合影,感受到商家们对于此次活动的认可与支持,让志工们备受鼓舞,更坚信此行值得。
捡垃圾虽是一个微小的举动,却对环境有着大影响。刘俊贤深信只要人人共同一心,集合众人的力量,能为这个社区带来改变,不仅是捡垃圾,他更期许众人在今日的活动中学会垃圾分类后,能将所学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做环保 从家开始的日常修行
杨师勇与太太许美美的两位孩子是慈济儿童亲子成长班(简称亲子班)的学员,在活动宣导下得知这个环保活动,全家人一拍即合,就这么决定一起投入这项有意义的环保行动,一家四口把这次活动当作是别具意义的家庭日。
一家人随着小组到指定区域开始捡拾垃圾。 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后,杨师勇看着满袋的垃圾,不禁感叹:“地上、水沟到处是垃圾! 原本以为环境清洁是市议会的工作,但今天亲自做了才发现,其实环保和卫生是每个市民都该尽的责任。”
他也希望透过这类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深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与资源分类的观念。
太太许美美则在活动中有了新的观察与反思。她分享:“我们常来这市场购物、吃饭,其实没注意到原来很多角落藏着垃圾,尤其是烟蒂特别多。”她也察觉到,现场几乎没有专用的垃圾桶,她担心道:“这其实也是个潜在火患”。
许美美感慨地说:“这次活动让自己更意识到环保其实是生活中的每一小步,未来也会努力减少使用不环保的用品、主动分类与清理。 ”
在这个家庭中,最兴奋的莫过于女儿杨静暄。她从活动前一天就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她说:“爸爸平时很忙,难得星期日能陪我们一起参加。 ”她坦言“我有点怕肮脏,但活动中有长夹子可以夹垃圾,所以我夹得很开心!”她一边说着,一边举起夹子,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这一家人的环保家庭日,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活动,更是一场全家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透过身体力行,他们用行动告诉孩子:环保,是从家开始的日常修行。

◎单纯稚子 以行动爱地球
亲子班学员黄敬弘跟着婆婆、父母与哥哥一同参与捡跑活动,虽然他被分配在与家人不同的组别,却丝毫不影响他发挥环保勇士的精神。
尽管天气炎热,被太阳晒得脸红又气喘的黄敬弘却笑得开怀,直言:“捡垃圾也很开心,这样就可以让大自然变得干净”。
跟随着队伍穿梭在街道旁沿街捡垃圾,入眼皆是烟蒂、香烟盒与纸巾,这让小小年纪的他不禁皱起眉头说:“人们太浪费纸巾了,还乱丢垃圾。”
活动现场亦有不少小朋友参与捡跑活动,黄敬弘认为这对于年幼的心灵有着很大的善影响,他说:“小朋友从小就意识到,长大后就不会随便乱丢垃圾。”
他开心地举起手中的饮料,表示有人请他喝水,让他感到很高兴,脸上漾起的纯真笑容,体现了一颗简单知足的感恩心。


小小环保卫士刘冠佑与两位哥哥跟随姨婆一起参与捡跑活动。微胖的三个小身影拿着只比身高矮一点的夹子,每每都冲在队伍最前方,水沟、草丛等狭窄偏僻或不易察觉的垃圾都逃不过他们手中的夹子。遇到难夹或太小的垃圾,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尝试,直到成功。
当被问起在做什么时,刘冠佑会自豪地说:“我在捡垃圾!”再被问为什么要捡垃圾?他对答如流:“要保护环境,让地球干干净净,让世界变得更美。 ”
他们甚至还能跟着志工一起在现场进行资源分类,在志工的引导下将一袋袋捡回来的垃圾与资源做好分类。原来,他们经常跟着姨婆,在每个月一次的社区环保日到五哩八港路环保点做环保,在一次次的行动实践中,“环保爱地球”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活动的最后,他们引吭高歌〈地球是我们的家〉,稚嫩的童音透着未来的希望,也让人们看到,只要人人以身作则,守护环境,就能为下一代留下一个干净美好的星球。
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不少家庭携手参与,父母与孩子一起弯腰捡拾垃圾,一步一脚印地走过社区的每条街道。慈济志工也在终点站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展示与实习,让大家更了解日常垃圾中的资源可回收性,引导民众从源头减少浪费。
这场活动不只是环保运动的展现,更是为社区带来洁净,也让环保理念以最实际的方式走入每一个人的日常。
●
活动在一片感恩与祝福中圆满结束。这场捡跑虽然只是一个早晨的行动,但希望透过这样的参与与身体力行,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让守护地球不只是口号,而是一种日常的选择、一种长远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