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无国籍村造册发放 安生安心无畏施

走在破旧或单线的木桥,令志工更加恐慌,但没有人退缩,只想在短时间内派完手上的发放卷。 【摄影:邓亦绚】

沙巴拿笃垃圾山和班基村无国籍人士被纳入慈济补助项目。 2024年7月13日及14日,雪隆、山打根、拿笃、斗湖和亚庇三十六位志工,或搭飞机、或开三、四个小时车程,一早于拿笃集合,他们分成两批同时进入两地造册和发放。

当天规划2024年7月13日家访百多户人家,来到班基村岸边,来不及犹豫,各自拿了家访表格和发放卷,随着组长的安排,或上船或走桥,开始非一般的任务。

◎克服心理障碍 坐船走桥造册

等待船只到来,眼见岸边积满垃圾,里面不乏宝特瓶,估计是退潮时从外海漂进来的,因为当地人鲜少饮用矿泉水。

炎阳高照,套上鲜橙色的救生衣,感觉闷热,八位志工分成两队,租两艘船出海,只见船夫在船的两端各用一支木桨,双手握桨,单脚泡在水里摆动桨,快速又敏捷来到多个受访单位。

班基村范围辽阔,沿海一带,密密麻麻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简陋的往海中延建,没有房子的则以船为家,海上巴瑶族(Bajau Laut)就漂住在简陋的船上。

三位菲律宾籍志工以巴瑶和苏禄语与村民沟通,让志工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经济状况。大家用耳朵看,用眼睛听,随着眼前看到的蛛丝马迹,问出许多实况。

海上巴瑶族(Bajau Laut)漂住在简陋的船上。志工用耳朵看,用眼睛听,随着眼前看到的蛛丝马迹,问出许多实况。【摄影:邓亦绚】

志工指示船夫靠近一家家船边,开始家访,才了解到他们不敢到外面,怕被执法人员逮捕,所以只好长期窝在船上。每艘船上多数有小孩,家中只有一些锅碗瓢盆,几件换洗的衣服。

船民大多靠捕鱼为生,捕到大鱼,日子就好过。但是鱼产逐日减量,扣除油费,留一些鱼自己吃,其余拿去岸上卖给鱼商,一天所得只够换取白米、木薯,维持两天的生活。有一户人家,锅里只有白饭,加入白糖就是一餐,如果没有白糖,只要有米饭就很满足了。

大人小孩一概跳入海里冲凉,上船仅用一杯清水做最后的清洗。他们没有自来水,需要到岸上买水,每桶五加仑二十仙(新台币一元四角),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问到一户人家一天五桶,一个月三十令吉(新台币两百一十元),比马来西亚人民的水费贵很多,所以非常节约用水。

小孩站在船边,一头栽入海水里洗头,也没有洗发剂,难怪多数村民患有头虱、头皮屑和皮肤病。很多时候看到村民贴三片胶布在眼睛两旁和额头,都是头痛问题,估计是喝水不够又曝晒在太阳底下。

每天漂流在海上,他们不知道自己和家人的年龄,有一对夫妇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访问中,一位妇女说不出自己有几个孩子而被邻居取笑。

不久,船里开始积水,担心沉船,船夫用小桶舀水入海,后来志工帮忙掏水。

班基村范围辽阔,沿海一带,密密麻麻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简陋的往海中延建,没有家的就以船为家。【摄影:王鸿强】
志工指示船夫靠近一家家的船边,开始家访,才了解到他们不敢到外面,怕被执法人员逮捕,所以只好长期窝在船上。【摄影:王鸿强】

另一批沿海搭起高脚屋的村民,志工也一一克服过桥的恐惧,走在破旧或单线的木桥,没有人退缩,只想在短时间内派完手上的发放卷。木桥难行,有志工尝试爬过去,至于无法通路的屋子,志工另租船到他们家,不想错过任何有需要帮助的家庭。

一户村民窄小的家只有几条间隔宽的树干在地上,晚上用一块破旧且短短的三夹板铺在地上睡觉。高脚屋空间不大,有些睡在外面走廊,如果下雨,大家只好坐在屋里躲雨,无法平躺睡觉。住在高脚屋里的居民,没有自己的船只,只好借别人的船出海捕鱼,村民皆有守望相助的精神。

另一批住在高脚屋的村民,志工一一克服过桥的恐惧。【摄影:邓亦绚】
一户村民家很窄小,只有几条间隔宽的树干在地上,环境克难。 【摄影:龚德益】

为了活下去,妇女带着幼小的孩子到街上乞讨,一天有十令吉(新台币七十元)不等。若没有收入,就在垃圾桶里找残羹。当天就有个妇女手握一个腐烂的芒果,那就是她家的一餐。

受惠者获得一张印有慈济盖章的发放卷,请他们隔天到岸上领取一份物资。

三月初访班基村时,遇见一位小朋友艾力尔(Airil)的脚无故受感染,志工带他到外面的一家药剂行敷药。岂知未到村口,爷爷托村民来阻挡,不让孙子冒险外出,怕被执法人员取缔。志工拍下他伤口的照片,到药剂行配药回来给他敷,服消毒药。乖巧的艾力尔每天需要去赚钱给爷爷买江鱼仔晒干赚取家用,他的懂事让人心疼,也很无奈。

初访班基村时,遇见一位小朋友艾力尔(Airil)的脚无故受感染,志工带他到外面的药剂行敷药。【摄影:邓亦绚】

2024年7月14日,志工一早到供应商点货上两辆货车分别送去垃圾山和班基村。十吨卡车一到班基村,引人注目,物资整齐排列,志工各就各位,把每样物资部分搬下罗里,方便受惠者领取。卡车司机与跟车员本来在树荫下休息,后来也加入一起付出,感受到大家付出无所求,展现了人性的美。

从来没有排队的村民,经过一番调整,终于看到队形。由菲律宾籍志工祖白拉(Zubaira)和依卡(Edgar)介绍慈济,让村民了解竹筒岁月的精神和环保理念,解释志工自假自费来付出,鼓励村民多行善,自造福田,自得福缘。问他们是否愿意投竹筒和做环保,大家都举手并笑容满脸大声说愿意。

双方以听得懂的语言沟通,村民欢喜配合,耐心等候领取物资,更响应投竹筒,足见他们的诚意。

能与各据点的志工一起为无国籍村民服务,祖白拉Zubaira (左三)感到非常有意义。身为菲律宾人,祖白拉希望志工可以尽力帮助村民,让他们可以活下去。【摄影:邓亦绚】
了解竹筒意义之后,他们调整队形,趋前投竹筒,足见村民的诚意。【摄影:黄守芬】

凭着昨天派发的发放卷,领取物资。物资有十样食品,包括白米、油、盐、糖、味精、米粉、面、酱油、面粉和炼奶。超过四十公斤食品由妇女来领,实在很吃力,孩子看到轮到妈妈时,飞快过去帮忙。村民们很合作,围观者也加入协助搬运上船,推船出水面,或走路回家,发放顺利,皆大欢喜。

十吨卡车物资抵达,村民们很合作,围观者也加入协助搬运。【摄影:邓亦绚】
村民们很合作,协助搬运上船,或走路回家,发放顺利,快速完成,皆大欢喜。 【摄影:邓亦绚】

◎见苦知福 他们的生活比我更苦  

生平第一次帮忙自己的村民,与慈济志工一起在太阳底下来来回回搬物资,在卡车上搬米,什么也不想,一个小时后,伊斯迈尔( Ismail Hassim )虽然腰酸背痛,但觉得很健康,心里很踏实。他表示往后有机会还愿意再邀约朋友一起来付出。

能与各据点的志工一起为无国籍村民服务,祖白拉( Zubaira Bte Idris )感到非常有意义。身为菲律宾人,祖白拉与村民互动时,没有隔阂,但看到他们锅里只有木薯,捏在手里就往嘴里送,她不禁悲从中来,希望志工可以尽力帮助村民,让他们可以活下去。

相较于村民,祖白拉有感自己比他们幸运,虽然穷,但有证件可以工作、有饭吃。她希望慈济可以为村民设立学习中心,因为没有教育,他们的未来只会愈来愈没有希望。

另一位菲律宾籍志工美娜( Merna Bte Kadir)家住在山打根垃圾山附近。她在发放的两星期前,放弃日薪,向餐厅老板请假两天,非常期待参与活动。造册时,看到通往村民家的桥破旧得好像快要断了,她的眼泪差点流下。她不舍地说,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没有食物,有者还得向邻居借用厨房;有些小孩甚至没穿衣服,光着脚丫到处嬉戏。

发放当天,看到村民领取物资后,脸上绽放的笑容,她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很苦,她说:“我没想到他们的生活比我更苦,太困难了! ”

伊斯迈尔(手抱米者)听取志工的劝告,生平第一次帮忙自己的村民,与慈济志工一起来来回回搬物资。【摄影:邓亦绚】
放弃日薪,参加两天的造册与发放,志工美娜(Merna )见证慈济志工热心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期许自己往后也要更努力去募款,造福他人。 【摄影:邓亦绚】

◎没有欲望 有饭吃就很幸福

驱车直奔高速公路,两旁绿油油的树林,半个小时后,车子驶入一条小路,不久看到右边堆满垃圾,扑鼻而来是一阵阵臭酸味,垃圾山到了。垃圾山的对面有一袋袋分类好的回收物,等待回收商来回收。

随着垃圾山居民赢(Win)建议的名单,九位志工分三组开始搜寻需要被帮助的人家。以为居民会住在垃圾山旁边,没想到有人真正住在垃圾山上面。

挨家挨户造册,环境脏臭之外,用别人丢弃的帐篷拼凑的居家勉强挡风避雨,没有木材当墙壁,就地在屋旁煮饭。周遭都是苍蝇,再往前走,大家必须爬上垃圾山,犹豫了一会,

大家爬上垃圾山,一探村民的宝山,到达山顶,臭味更重。【摄影:吴勇樻】

志工黄秀燕决定突破障碍,一探城市人的垃圾山,却是村民的宝山,到达山顶,臭味更重。回不了的家乡已经没有亲人,在地政府不承认他们的身份,找工作也不容易,宁愿留在垃圾山,起码有食物吃。

家访后才知道很多家庭月入只有五十至一百令吉(新台币三百五至七百元),如果回收好价,最多也只有三百令吉(新台币两千一百元)。活在城市的人们,无法想像以五十令吉要养家糊口,终于明白他们得拿起垃圾堆中任何可以入口的食物。

志工黄秀燕亲睹垃圾山状况后,了解村民唯一要求只是一张居留证,可以去工作养活孩子。【摄影:吴勇樻】

村民牡洒(Mussah Binti Hamjah) 于1979年来到马来西亚。 1993年,她毅然决定举家搬迁到拿笃垃圾山。她解释,当时目睹年幼的孩子出外乞讨,她非常担心孩子在拿笃市区会受朋友影响而学坏;万一讨不到钱,他们会否去打劫?

牡洒曾在疫情期间,获得慈济的物资援助。儿子说她特别珍惜来自证严上人的慰问信,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塑料袋装好,放在书包里,挂在墙上,就只怕雨水弄湿了,任何人也不许动它。

当天再次接受慈济的发放,领取多样化的物资,牡洒感恩慈济与志工真诚地来了解他们的生活。她表示,这些物资非常实用,足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一个月也不愁吃。

村民牡洒Mussah(右一)当年目睹年幼的孩子出外乞讨,担心孩子在拿笃市区会受朋友影响而学坏,毅然决定举家搬迁到拿笃垃圾山。 【摄影:吴勇樻】

拿笃垃圾山无国籍村民赢(Win)在垃圾山居住了十三年,他们一群努力做回收工作,为的是有一口饭吃,即便食物已经坏了,不得已还是得填饱肚子。他唯一的希望,是孩子可以在这里,与自己一样有机会生存下去。

他很开心得到物资,打算分一些米给其他村民,让所有人都有饭吃。他说:“感恩所有善心人士,支持我们、疼惜我们,感恩你们来关心我们。”

拿笃垃圾山无国籍村民赢(Win),在垃圾山居住了十三年,领取物资后感概说:“感恩所有善心人士,支持我们、疼惜我们,感恩你们来关心我们。 ” 【摄影:吴勇樻】

一天的造册和家访一百九十一户,隔天发放一百七十四户,最熟悉村民的杨钦颂医生说:“你们走到的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你们走不到,但是他们是最需要被帮助的。 ” 

志工承诺,“我们一定会去,今天走不到,我们会再回来。只要被提报,村民可以在那里生活,我们一定找到他们,你放心。”

未来的路漫漫长,需要蚂蚁雄兵好好耕耘,让村民找到生存的意义与尊严。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