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大水淹屋 收容中心是避风港

大雨淹屋,灾民求救的呼声在一片汪洋中此起彼落,无奈救援未至,唯有在缺水缺粮的困境中度过漫漫长夜。此时,灾民收容中心是受灾者的避风港,陆陆续续被送来的灾民,满脸担忧的容颜令人心生不舍。
慈济志工筹聚一些面包和矿泉水,并准备了一些衣物,藉由四轮驱动车送往收容中心。【摄影:谢亚忠】
 
大雨连绵不断,从2021年12月16日开始,雨水忽大忽小,持续不停至18日,造成雪隆多区大雨成灾。
 
莎亚南太子园(Taman Seri Muda)是重灾区之一。大水淹至,从道路快速淹到住家,形成一片汪洋,许多屋子浸泡在水中。大水不断上涨,居民纷纷回报水淹至膝盖、之后淹至腰际、然后涨至一楼,最后水位上到屋檐。求助电话响个不停;包括居住于灾区的志工、慈济照顾户、慈济Food Care社区关怀计划受惠者等等。慈济志工们迅速联络,通过各个管道寻求支援。
 
位于莎亚南太子园的拉丹英美乐淡小被使用充当临时收容中心,收留超过六百位灾民。【摄影:谢亚忠】
四轮驱动车载送一位躺在车后的瘫痪老妇人,志工主动上前协助将老妇人从车上移到食堂。【摄影:谢亚忠】
位于莎亚南太子园的拉丹英美乐淡小(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Tamil Ladang Emerald)被使用充当临时收容中心,现场灾民的衣服还未全干,有者匆忙离家,已顾不得赤脚的窘状。
 
困在灾区的居民,于18日陆陆续续被政府与民间的救援团队拯救离开灾区。大水淹没道路,只有四轮驱动车比较有把握驶过。
 
慈济志工筹聚一些面包和矿泉水,连同一些衣物,藉由四轮驱动车送往收容中心,灾民纷纷前来领取。
 
召集理事 齐心传爱 
 
姆狄(Moorthy)是学校旁边印度庙的主席。他连同七位庙里的理事协调和照料学校收容所的灾民。截至19日下午六时半,仍有很多灾民被困在灾区等待救援,即使水位逐渐退下,灾民还得需靠船只方能离开灾区。
 
他深感欣慰自己的家没有受到水灾影响,所以即刻施于援手。他谦虚地表示付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他告知,目前前来收容中心的人数大约有六百人,陆续还会有灾民被送进来,然而,有些灾民已经跟着亲友回家,亦有些家庭水位已退,回家去了。
 
他欣慰地表达善心人士的善意,让他们获得300条毛毯、食物和生活物资,以及慈济送来的资源。“昨晚我特别将七位初生婴儿的家人带到自己的家留宿,免得他们在这里会着凉。”
 
姆狄是学校旁边印度庙的主席。他连同七位庙里的理事协调和照料学校收容所的灾民。【摄影:谢咏澔】
虽然身心疲累,约瑟芬从容地叙述着水位高涨的状况,并鼓励地说:“我们必须面对这场灾难,亦要在灾难中显得更坚强。”【摄影:谢亚忠】
面对灾难 得更坚强 
 
一位由四轮驱动车载送到现场的女士,下车后即刻关心躺在车后的一位瘫痪老妇人,志工主动上前协助,将老妇人从车上移到食堂。她看到志工,马上前来招呼。原来她是双溪玲甘淡米尔小学(SJKT Sungai Renggam)的教师约瑟芬(Josephine Cristina);她与慈济新芽助学金计划补助曾经多番合作。
 
约瑟芬描述灾情的严重性,直至现在,水位依然持续上涨,住家四週一直传来居民呼号的求助声。她述说,1995年曾发生大水淹屋,然而,当时还来得及逃离灾情现场,这一次的大水淹屋毫无警示。来到收容中心,让她顿时身心解脱,并冀望其他村民赶快获救。她告知志工,瘫痪老妇是她的母亲,现年已经九十六岁。
 
约瑟芬身心疲惫,但也从容地叙述着水位如何于18日下午两点开始上涨,她鼓励大家说:“我们必须面对这场灾难,亦要在灾难中显得更坚强。”她表示自己很累,目前只想找个地方好好地睡觉。
 
约瑟芬诉说卫生间的状况,苦于没有凉鞋,实为不便。志工再度亲临收容中心,为她带上凉鞋,让她非常感动,口中不停道谢。
 
风雨同舟 全心照料 
 
慈济Food Care 社区关怀计划受惠者姆尼安迪(Muniandy a/l Munisamy)一看到志工,马上趋前协助搬运物资,志工亦一眼就认得他,看到他光着脚,问明原委,心生不舍。
 
一面搬运物资,姆尼安迪诉说自己的苦境。水位瞬间升高至屋顶,大家无奈地掀开屋瓦,撑伞露宿屋顶,黑暗中全身湿透,彻夜无眠。今早,水位继续上涨,他和邻居不断呼叫求救,当中最辛苦的是中风两年的妻子,在风雨中无法行动,全靠他照料,在屋顶实在危险。
 
来到收容中心,他总算松了一口气,虽然身上衣服显然未干,他苦于至今妻子没有新的尿片可以更换。志工马上安排纸尿片送给姆尼安迪,他露出一口白牙,笑着道谢。
 
另一对风雨中相互扶持的老夫妇,翁宝玉和关妹英,年约七十。看到志工送来食物与饮料,向志工不断道感恩。他告诉志工,救援船只优先让年长者和小孩上船,所以他的孩子还留在灾区。
 
他诉说幸好屋内建了一个阁楼(假楼),一家人才得以安全避雨,无须爬上屋顶餐风露宿。今早的水位继续高涨,虽然被送到收容中心,却心悬家中的儿子。
 
关妹英一脸愁容地诉说,他们从1986年居住此处,虽然曾经遇上水灾,水位只到膝盖,如今屋毁、车坏,之前忙着把物品往高处搬,都是白费了一番力气。
 
因为水位升高,无奈之下,翁宝玉的儿子才掀开屋瓦,获得邻居友族协助,才安全离开灾区。
 
姆尼安迪一看到志工,马上趋前协助搬运物资,志工亦一眼就认得他,看到他光着脚,问明原委,心生不舍。【摄影:谢亚忠】
翁宝玉(左)和关妹英看到志工送来食物与饮料,向志工不断道感恩。虽然被送到收容中心,却心悬家中的儿子。【摄影:谢亚忠】
茫然离家 落脚何处? 
 
阿玛(Akma)和丈夫,于18日在一位善心人士的邀约下到哥打哥文宁的新家暂住,屋主新家还未入伙却愿意收留他们和其他灾民,她显得不好意思。知道社区有收容中心,阿玛和丈夫带着两名两岁及两个月的孩子来到这里。
 
离家时水淹至小腿,如今家里的状况一无所知。处在黑漆漆的环境,今晚该在哪一个角落休息?茫然的阿玛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期待水位赶快退下,可以尽快回家。
 
志工听到阿玛在匆忙中没有带到两岁女儿的奶瓶,即刻安排购买奶瓶,以安阿玛的心。然而,当志工再度回到收容中心,黑暗中四处寻找不到阿玛,唯有将奶瓶赠送给另外一位需要奶瓶的母亲。团队建议明天多买几个奶瓶,赠送给收容中心的宝宝。
 
阿玛的丈夫叙述离家时水淹至小腿,如今对家里的状况一无所知。【摄影:谢咏澔】
 
● 
 
夜幕渐落,四週慢慢变黑,收容中心没有电,伸手不见五指,这些有家归不得的居民、生病的灾民、襁褓中的婴儿、还有困在灾区的居民,他们将如何度过另一个漫漫寒夜?冀望人人以一念虔心祈祷,期盼雨别再落下了,让灾民可以早日返回家园。期待人间菩萨涌现,处于安全之地的人可以伸出援手,一起为受灾户清理家园,让这些处于恐慌的心及早获得安定。
Pin It
Tags: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