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与佛相遇 这一生最好的礼物

2024年5月11日午后至夜晚的一场大雨,造成浴佛台的布置无法提前进行,志工和布置人员唯有等到雨停,凌晨三点才在黑暗中抢时间布置。 【摄影:蔡梦萍】

 黎明前夕,浴佛台上的每尊琉璃佛闪着柔和光辉,照亮凌晨的黑暗,也在为赶来的志工、会众指引明路。陆续来到的众人看见一些地上尚有积水,不由庆幸昨晚的大雨能及时停歇,让大家能在雨后的清凉中迎接“三节合一”的到来。

2024年5月12日是慈济志工殷殷期待的“三节合一” 11日,正当大家努力做最后筹备时,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狂风暴雨,打乱了布置组的规划。由于浴佛台设置在露天的草场及广场上,导致布置组没法进行工作。

直到晚上八、九点,雨犹在淅淅沥沥地下,布置组组长魏碧华(慈为)只好和组员们商量,让大家先回家休息或在静思堂安单,凌晨三点再来做布置。

“我担心到睡不着,幸好将近夜半时分,雨停了,我和八位组员抢时间来布置,虽然在深夜的黑暗中,要借用手机的亮光来进行工作,但我们还是做到了。 ”魏碧华坦言,她承担浴佛台布置组长有十六年之久,却是第一次面对风雨而差点无法完成浴佛台的布置。

布置组组长魏碧华(左)在志工用手机照明下,细心查看浴佛台上的布置是否到位。【摄影:蔡梦萍】
尽管挑灯进行布置,志工们使命必达,务求每个浴佛台都能呈现道气,令浴佛者心生欢喜。【摄影:蔡梦萍】

魏碧华庆幸所有浴佛台早已架设妥当,而要置放在台上的鲜花及竹筒也已预先弄好,最后的工作是需将白布铺在台上,再将鲜花、竹筒及一尊尊琉璃佛放上浴佛台即可。虽是简单的布置,却也要花二个小时以上,但总算在黎明到来之际,圆满完成。

尽管是半夜挑灯布置,魏碧华和组员依然用心在每一个细节,务求浴佛台处处呈现祥和、清净的氛围,让每个弯腰浴佛的人能感受到佛的慈悲,并藉由有形的一花一草一佛像,启发人人心中无形的善念和爱心。

承担浴佛台布置组长已十六年的魏碧华,第一次遇到暴风雨而无法提前布置,她万分感恩组员们都愿意牺牲睡眠,抢在黎明前完成工作。【摄影:李勇甫】

◎站定当标兵 方向无偏差

一场暴风雨也让彻夜难眠的志工曾亚英(虑保)担心不已。所幸,当来到静思堂,看见一切已布置妥当。一如既往,志工、会众也丝毫不受地面的潮湿影响,各就各位的排在既定的位置上,目睹这一幕,她衷心感恩布置组志工的用心,让浴佛典礼能如期进行。

看着天际出现一抹朝霞,迎着和风,身材娇小、头发斑白的她双手合十仰望晴空,深深感恩自己今年还能出现在图形的队伍里,并且承担标兵的岗位,指示人人要往的方向,更觉因缘殊胜,意义非凡。

“……佛陀呀,我们心愿千万层,声声层层慈济情……佛陀呀,我们祈祷千万声,声声层层上人心……”随着旋律唱诵〈诚心许三愿〉时,她更难忍涌出眼眶的泪水,真心感受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法还能流传至今,让现代人也能在佛法寻找到离苦得乐的人生,这是多大的福缘呀!

对她来说,今生能接触佛法是最大的福报,也是上天赐给的最美好礼物。她回想2009年未成为志工时,常抱怨妈妈生她育她却不爱她,为了这股不忿之怨,她用恶言恶语、声色不好与妈妈沟通几十年,甚至自己成家有了三个孩子,依然对妈妈没有好脸色。

除了对妈妈有怨,当年也因教育孩子问题,与家婆起争执,怨怒之下长达十年时间都不与家婆来往。她不讳言,自己性子倔强,绝不认输的脾气总觉得自己处处有理。

成为慈济志工,常跑访视的她会对长者心生怜悯,但对自己妈妈和家婆却依旧无认错之心。 2012年,她参与岁末祝福的《悟达国师传奇》经藏演绎,一句句偈颂文唱在嘴里,也烙印心中。

偈颂文里的因缘果报令她心生警惕,又透过大爱台听上人说法,遂能接受六道轮回之说,也醒觉这辈子自己不改脾气,不结好缘,恶缘会生生世世追随,加上与妈妈、家婆结怨的岁月里,自己的心没有一日安宁,总觉得心胸郁闷,似乎被石头积压着。

为了化解这辈子的怨,也为了尽为人子女的责任,她鼓起勇气向妈妈认错。那时,独居的妈妈开始有老人痴呆的症状,有时会不复记得她是谁。由于爸爸早逝,她和姐姐、妹妹也各有家庭,而妈妈习惯独居,爱自由,也不愿增加女儿们负担。

但妈妈随着病情加重,甚至有一回闹失踪,曾亚英三姐妹吓坏了,到处寻找不获。幸被善心人士寻获送回,为了避免妈妈再走失,尽管住在组屋的她屋子局促,也毫不犹豫的接妈妈同住,细心照顾。

但妈妈病情反复,常吵到邻里不得安宁,为了不让邻里困扰,无奈之下,她和姐妹商议将妈妈送到安老院,毕竟在安老院里,有人二十四小时的照顾,对失智已严重的妈妈来说,是个安全的地方。而她除了常去探望外,也与姐姐分担安老院的费用。

承担标兵的曾亚英(右)清楚地向会众指示正确的前进方向。【摄影:林振胜】

◎因与佛相遇 人生无遗憾

当年,曾亚英安顿好妈妈后,也因一句静思语:“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而重新敲响家婆的家门,声声忏悔自己的任性而祈求家婆原谅,更亲吻了家婆的脸颊,看到家婆惊愕的神情,并向他人喜滋滋提起媳妇的这一吻,她顿感心中的石头终于化为乌有,所有的怨也烟消云散。

“后来,家婆和妈妈相继往生,看见她们都没有遗憾的走,我也欣慰及时的忏悔没有留下遗憾和无法化解的怨恨。”她感恩在佛法的熏陶下,让她找回自在而无怨无悔的人生。
 
十年前,她生了一场病,健康变得不好,尤其右耳的神经线受损,不仅听不到也产生耳鸣。因耳疾问题,整个人有时会感到晕眩,甚至晕眩长达数星期之久。但病痛并不影响她做慈济,只要晕眩没那么严重,她还是积极跑访视,参与活动;而为了报答佛恩,从不错过入经藏的机会,年年的三节合一更是从不缺席。

对她而言,年年参与浴佛是报佛恩,但今年的浴佛令她有更深感受,觉得天灾人祸频密,希望藉由浴佛洗净人人心中无明烦恼。而承担标兵的她更感到责任重大,因她要清楚方向,要坚定地给予指示、让人人方向不偏差。

“人心混浊、天下四大不调,真心期望所有的大小灾难能因人心觉悟、方向正确而快速减低甚至消弭。”六十九岁的她也期许自己要在有生之年,更积极入人群说慈济,劝善劝素,引导更多人一起来聚善念、闻佛法,并找到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

曾亚英感恩佛法让她有所觉悟而放下心中怨恨,年年参与浴佛是为了报佛恩、父母恩和众生恩。【摄影:陈金香】

◎障碍当考验 心灯照己心

“在浴佛时,我真心忏悔今生受报而来,希望能继续多做慈济,以做善事造福来救赎今生前世的恶业……”负责献供的林清梅(慈可)捧着灯烛,跟随队伍一步步走向浴佛台。在声声庄严的佛号声中,她弯腰鞠躬,虔诚地将灯烛放在浴佛台上。

身材瘦弱、一头华发的她在回到定位时,忍不住感恩今年的三节合一,她还有机会出现在浴佛队伍里,并能为圆满献供而感到欣慰。对别人而言,参加慈济活动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她来说,却是期待又担忧的事。

冥冥中觉得逢慈济要办大型活动时,她就会遇到障碍,这也造成心中的忐忑。患有骨骼疏松症的她从2008年至2017年,只要稍微一跌就会骨折。曾经左右手腕三次骨折,而左脚踝也曾因跌倒骨折而植入钢片,几个月后因不适而又动手术将钢片取出。

“我觉得自己是业障深重的人,发生意外时往往都是慈济举办大型活动前夕,所以,有几次无法参加岁末祝福和三节合一,觉得很遗憾。 ”

七十七岁的她深深体会到上人常说的“无常与明天哪一个先到,谁也不知道。”因此,尽管每逢要参加大型活动都会祈求能顺利出席,但无常还是悄然来到。今年4月17日,当志工们都在积极为“三节合一”而入人群积极邀约之际,她却发生车祸,造成额头受伤,缝了十多针。

当意外发生时,她想到三节合一即将到来,自己受伤了还能不能参与呢?正懊恼间,心念一转,觉得每次的意外仿佛是考验,明白到不是每一次都有好因缘可以躲过,唯有不气馁不消极,把每次的不幸当成修行路上的功课,就有力量往前走。

一念至此,她不再担心额头的伤口还在作痛,也不再担忧膝盖痛会无法久站,坚持要出席三节合一。在典礼中,她感受到当她手捧灯烛时,犹如心灯照亮自己的心,将所有忧虑、杂想都洗净。

目睹有三千多人出席浴佛,如此盛大的典礼,人人凝聚善念祷告的声音,让她深受感动,恍然上人要通过特殊因缘邀约大众来虔诚浴佛,也是凝聚众生善念祈求“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期望人人平安、世界平安也是她此时的心愿……

林清梅手捧灯烛,跟随队伍前进,以最感恩的至诚之心参与献供。【摄影:苏永佳】

浴佛典礼圆满落幕,众人纷纷到浴佛台前打卡,在这一刻,人人不但感念佛恩、父母恩、众生恩,也希望与佛同在,将美好的今天永留在“咔嚓”声中、留在记忆的长河里……

庄严的浴佛台,让弯腰礼佛足、浴花香的会众感受到佛的慈悲和爱。 【摄影:陈国雄】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