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优秀孩子被看见 单亲妈妈回馈以爱

每月上门关怀,见孩子勤学,年年为他们申请慈济奖助学金。慈济志工的体恤,让单亲妈妈玛达薇在每年新学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孩子每一次上台领奖,努力被看见、自信得到肯定,期待以教育改变命运。
每一年靠着慈济奖助学金,玛达薇的孩子免于辍学,得到肯定更力争上游。【摄影:颜玉珠】

今年五十一岁的玛达薇(Mathavee A/P T. Raman),是名合约式的医院清洁女工,工作地点就在附近的野新中央医院,一做十四年。过去最低薪资是马币九百五十令吉,左扣右扣只得八百令吉应付自己和五个孩子的生活开销;她拼命工作,一天可做上十五小时,赚取加班费。现在最低薪资提高了,却少了加班费。于是她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帮人打扫居家,赚取外快。 

“换作从前,我什么工作都可以做,除了清洁工作,因为我有洁癖。但是现在为了孩子,我必须克服它,即使做得想呕都必须强忍,再悲伤都要把自己坚强起来。”掏心分享故事,她微微一笑,只见从容。

许多人为了寻找理想工作而东挑西选,她为了得到工作努力克服自身极限;这是屈服于现实吗?她并不如此认为,因为这份工作,让她走过人生低潮。 

◎ 殷殷叮嘱 摆脱胶工命运

玛达薇从小在园丘长大,她形容父亲从事的割胶工作——六个月下雨、六个月阳光普照,看天吃饭,收入非常不稳定。她说,胶汁有时会紧贴在皮肤脱不了,但父亲可不愿儿女永远无法摆脱胶工的命运;辛苦地供她和兄弟姐妹求学,只要她在身边帮忙,父亲都会殷殷叮嘱:“努力读书,以后可以找到像工厂一样稳定的工作,不要像我们这样。”

她的母亲是父亲第二任妻子,患有哮喘依然做胶工,夫妻俩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将八个孩子拉拔长大。 

“现在的我,仿佛重蹈母亲走过的路;当很辛苦时,我会回想当初她是如何堪忍走过来,把我们抚养长大?”玛达薇的母亲,在她二十五岁那年撒手人寰,但其任劳任怨的精神,早已深植在女儿心中,更成为她日后的照明灯。

成年后,玛达薇并没有成为工厂员工,嫁给了从事建筑散工的丈夫。他虽然顾家爱孩子,却耳根子软,容易听信朋友的话,亲人无法相劝甚感无奈,她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除了正职,丈夫偶尔拾荒帮补家用;一次受朋友之邀,到某一地方捡拾铁皮铁物,被持有者发现报警,丈夫因而被抓进监牢三年,出狱不久不慎在海中溺毙。

丈夫还未遭受牢狱之灾前,玛达薇不时面临屋租缴不起、孩子上学无法缴学杂费的窘境。一次孩子生病,她抱着孩子入院求医,遇见从事清洁工的朋友,对方看她一脸愁容,问说:“要不要一份工作?”

嫁人后一直待在家的她虽有挣扎,却在一回天天下雨、丈夫零收入的窘状下,毅然透过朋友求职,而且倾向夜班,让丈夫白天可以安心工作,晚上在家帮忙照顾孩子。

幸好提早踏入职场,当接获丈夫噩耗,在没有社险及公积金的情况下,她与孩子不至于完全断炊。她也没有时间悲伤,一肩挑起家计重担,白天带孩子走路上学,再去工作;中午接孩子回家,煮好午餐再赶回医院,直到后来有了电单车代步。她说,庆幸孩子学校和住家、工作地点距离并不远,她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 

◎ 慈济助学 减缓开学重担

住在附近、从事胶工的慈济志工卢奎方(慈誉)与玛达薇的母亲是好友,看着玛达薇一路长大。当玛达薇心很苦的时候,会去她家聊些日常,被老人家瞧出端倪,也不说破。只要有印度邻居送些食材过来,她就会打电话叫玛达薇过来取,当被问起为什么不吃?卢奎方只以“Aunty不会煮”回应,给予她像山一样安稳的依靠。

人在困难的情况下,先考虑的是温饱;但玛达薇是少数没有欠下屋租的家庭,只要每月领到工资,屋租、水电费先挪出来,再来是孩子学费,最后剩下才是生活及粮食费。她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宁可延后缴付水电费,也必须让孩子继续求学。 

慈济志工卢奎方是玛达薇母亲的好友,看着她长大,也是扶持她的贵人。【摄影:颜玉珠】

“小时候我在淡小读书,老师很疼爱我们;但是上了中学,我就读马来学校,班上印裔生少,老师不喜欢我们,学生欺凌我们,让我们很没有安全感,不喜欢那样的环境,中三以后就辍学,现在一直感到后悔……”她经常以自身故事和孩子分享,告诉他们知识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即使面对再糟的环境,一样不能辍学,想办法再坚持下去。

回到现实,每年新学年也是玛达薇最烦恼的时刻。卢奎方曾经借钱帮助缴付孩子庞大的学杂费,只是未来还有很长的求学路,每一年看她眉头深锁不是办法,于是将她家情况提报给慈济,展开了每一年慈济奖助学金的补助。打从2017年开始,只要每年二、三个小孩成功申请,足以减轻玛达薇的重担。 

“孩子开学,单是三人就需要逾千元的开销,虽然后来我获得政府福利金补助,平时尽量拉长补短,但每年开学还是我最挑战的。谢谢慈济每一年的帮忙,这么多年来,我家每一位小孩都得过慈济奖助学金。如果没有这笔钱,我可能只得拼命加班,或寻找额外收入。但是年纪大了,身体老化得快,劳力工作实在无法再负荷。” 

“对我来说,任何事情都不比孩子求学的事来得更重要,最烦恼就是孩子没钱买书,慈济帮忙我这方面就好,其他困难我觉得是其次。 ”

慈济志工每月上门关怀,见孩子勤学乖巧有礼,年年为他们申请慈济奖助学金,给予助力。【摄影:罗秀莲】

虽然如此,志工还是体恤五个孩子在发育时期,食量增大,一度增加补助生活费。慈济志工看他们吃得简单、孩子也不抱怨,疼惜不在话下。因此当志工卢奎方、邱生娇(慈良)等人载孩子到望万环保站付出时,大家都会把多出来的糕点食物往他们怀里塞,看见适合的参考书会留给他们,或在付出后带他们去素食馆吃饱才送回,把他们当儿孙疼爱。

年纪最小的维诺蒂妮(Vinotini A/P G. Singamani)坦言很喜欢去环保站,因为环保经常带给她新的学习和体验。记得有一次,学校老师忽然要求学生回校补习,当时环保站志工们都很忙,但他们依然放下手上工作载她回家,待她换好衣服,再送去学校补习。“师姑师伯真的很关心我们!”她眨着明亮的眼睛告诉身边志工。 

◎ 有余回馈 累积孩子善报

对于社会补助,玛达薇不求不贪。一天傍晚,她走路到附近夜市买食物给孩子吃时,看见野新社区年纪大的志工捧着爱心箱,站在夜市场为国际灾民劝募爱心善款;心中有股酸酸感觉:“这些老人家都有家人在身边,他们何苦这么辛劳?”

后来跟随孩子到慈济会所参与奖助学金颁发典礼,从《慈济大藏经》影片看见志工在国际间帮助许多苦难人,她恍然有感:“慈济的钱,是这样筹募得来,帮助本地和国际苦难;这样的钱,我不能贪。”对志工更加佩服说:“年纪那么大的老人家都能奉献自己,向人劝募,如我们都能伸出援手帮忙,老人家就不会那么辛苦。”

当孩子从奖助学金颁发典礼中带回慈济竹筒扑满,她和孩子们马上养成天天出门上班、上学前,投零钱到竹筒扑满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每月除了扑满零钱,她还以不同孩子的名字,缴付数令吉的功德善款,为孩子累积福德善报。 

志工的到来,是玛达薇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有机会捐献扑满、小钱行善,让志工感动也感恩于她的善心。【摄影:罗秀莲】

“父亲常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也要时时心存善意对待他人。”也是这样的身教,让玛达薇广结许多善缘。例如在疫情行管令期间,不认识的人会送物资上门,一位华人朋友付费给附近一家印度杂货店,让她去领些需要的东西回来。除此之外,慈济志工不时也送来米粮、食油、杂粮等;屠妖节也送来大礼包,大大节省开销,让她有能力为孩子添购新衣。 

2021年,她在一位天主教善心人士帮助下,掏出所有积蓄、对方补充不足,成功买下目前的廉价屋,让她和五个孩子终于有个安身之处,生活得以安定下来。

她倍加珍惜这分福缘,鼓励孩子去佛堂、印度庙帮忙,到慈济会所清扫,她说,只要是好事,她尽量鼓励孩子去做以回馈社会。 

“我从不想自己辛苦,因为还有比我更苦的人。” 
“上天给予不同方式的援助,让我在走投无路时,开另一扇窗,让我有勇气走下去。” 
“我很有福,愿意以善心回馈,将所得与他人分享,祝福对方能够脱离苦难。”她说。

慈济会所大扫除,玛达薇的孩子维诺蒂妮(前蹲黑衣者)和大哥(中蹲紫衣者)把握机会一起耕福田。【摄影:陈幼涓】

◎ 设权宜计 先工作后求学

玛达薇的家有一橱柜,里头放满了所有孩子获得的奖杯、奖牌:长跑、短跑,演讲、语文等等,文武俱全。再摊开多年领到的慈济奖助学金奖状,有学业进步奖、品德奖、孝悌奖等等,维诺蒂妮和大哥不约而同地说,一张张奖状,带给他们自我的肯定!

志工陈幼涓(慈涓)说,五个孩子当中,三个女儿学业成绩优秀,两个男儿体育成绩标青。个个听话乖巧,回到家不往外蹓跶,家务事帮忙分担,母亲一声呼唤,马上起身完成任务。

这也是最令玛达薇感到骄傲的地方,她虽然积极,但身体的疼痛骗不了人,擦药油的动作看在孩子眼里,下定决心寻求更安稳的未来。

年前,玛达薇的大女儿已入读大学,二女儿柯尔蒂妮(Kirtini A/P G.Singamani)无法获选喜欢的大学科目,决定延迟就学,先外出打工,减轻母亲生活重担,也支援姐姐大学的费用。

柯尔蒂妮这项决定,玛达薇坦言一开始很生气,担心她重蹈自己的辍学路,担心影响弟妹:“我责骂过她,但是她告诉我,姐姐读书要钱,弟妹读书也要钱……的确,现在我每个月要给大女儿五六百令吉生活、交通费等,一切都是从生活中再挤出来的费用。”

柯尔蒂妮深知母亲担忧,承诺这只是权宜之计,未来还会继续升学,也透过视讯不时告诫弟妹,一定要用功读书,帮忙分担母亲的家务事。也许是她提早出社会工作的原因,玛达薇找到了有事可商量的对象,她也劝母亲说,我已经出来工作,我们就停止社会支援,让他们转去帮助其他人吧!

接棒关怀的志工陈幼涓了解情况后,几经考量后,还是选择尊重她们的决定。 

玛达薇靠双手力量,抚养五个孩子长大,也把握机会回馈社会恩情。图为她准备印度传统美食供慈济环保市集义卖。【摄影:颜玉珠】

2022年8月14日,得知慈济望万环保站办环保再生市集义卖会,玛达薇毫不犹豫做了五十多片印度米浆煎饼(Thosai),捐给志工义卖。

巡视现场的热闹,她忍不住说:“在场每一位志工,都是我要感谢的对象。因为透过慈济,我们也有机会可以助人,即使只布施一点点,我们都会很快乐。”
 
纵然她的人生不是球球好球,但父母的言行身教及往前走的勇气,促使她勇敢挥棒,击破一切困难。

志工佩服她的坚强,她微微笑说,只是在做好自己:“不要设想负面,上天一定是认为我们有能力解决问题,才会让我们有这样的遭遇。”

她也想借自身遭遇,与单亲家庭分享说:“再坚强一些,勇敢一些;做任何决定必须深思熟虑,成为孩子的依靠。只要家长做对的事,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跟随。”

志工走遍国际布施温暖的足迹印烙在脑海,她说,希望以后孩子也能跟她一样做好事,为自己,为世界筑构更多的温暖。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