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敬老院关怀之旅 学习布施

慈少班学员把饮料和蛋糕伴手礼恭敬地递给长者。 【摄影:谭志雄】

打从1996年起,慈济亚庇据点就与京那律敬老院结缘。除了疫情暴发那几年外,慈济一直都在付出与关怀。 2025年6月8日,亚庇亲子班、慈少班学员、班父母、大德、老师和志工等, 超过一百名与会者,齐聚在敬老院的礼堂,关怀这里的阿公阿嫲。亲子班代表表演手语〈你笑得真好看〉作为最亲切的见面礼。

上午八时许的清晨,突如其来的一阵骤雨,并没有阻碍大家到京那律敬老院的参访。京那律敬老院是一座建在山坡上永久性的建筑。它占地广大,周围都是青葱的树林,空气清新,是个景色怡人的好地方。

因为大部分参访者都是第一次造访,尤其是亲子班和慈少班;为让学员,班父母更清楚认识这所敬老院,资深志工林雪珠(慈确)特别简介敬老院的历史和概况。

1994年之前京那律敬老院是设在保佛镇,1994年后才搬到现扯, 住进来的长者是要经过申请,尤其是医生证明, 福利部审核的过程,这里吃住全是免费, 但日常生活要自理, 也有医疗服务,生病有专车送到医院看诊。这里的建筑全是平房,有单人和双人宿舍,宿舍之间有长廊相连。另设有病房区, 目前共有九十七位长者在此居住。

较健康的长者可以做简单的工作,如打扫、栽种蔬果、甚至养鹌鹑卖鹌鹑蛋,赚取零用钱;他们可以申请外出与亲友相聚,住在这里的长者都有各自的因缘和故事。

资深志工林雪珠特别简介敬老院的历史和概况。【摄影:谭志雄】

◎他们的故事

活动的主题是布施,老师们特别叮咛要布施笑容、时间与爱心……

学员分成四组,每个学员手上都拿了饮料和蛋糕作为伴手礼,到宿舍探访他们,与他们握握手,展现笑容,问好请安,然后送上饮料和蛋糕。有些学员在老师、班父母、志工的带动引导下,与长者翩翩起舞;有些学员就唱歌给听,和他们话家常,帮他们按摩,聆听他们的故事……陪伴他们互动的每一瞬间,写满幸福与感动。

长者见小朋友和年轻人来探望,格外开心。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候,握一握手,他们都很满足。六十五岁的长者黄友祥, 独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一脸沧桑志工见状就坐在他身旁陪伴,听他诉说过去种种当问及他的家人时,他欲言又止,进来两个多月,却没有亲友来探望,觉得伤心难过。

另一位七十二岁的长者梁金华,在敬老院已住了七年,健谈的他说,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起身读书他一人住一个单位,房间虽小,但东西不少,满床都是书和笔记本,他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觉得一辈子的时间很短,所以要分秒必争多读书。”

梁金华还对来访的慈少、志工说佛祖离家求道的故事。偶而他也会来个脑筋急转弯,考考慈少的思维敏捷否?他还说很多人都认为老人院的日子难过,其实这里是天堂,一天五餐,有必要可以申请外出,相当自由,不愁吃住,逢年过节又有许多团体过来送红包,送物资的, 感觉不错啦!

亲子班学员为老前辈表演手语〈你笑得真好看〉 作为最亲切的见面礼。【摄影:谭志雄】

◎法喜的分享

心得分享环节,慈少和亲子班小学员们都有所感悟。小小年纪的亲子班很开心能唱歌给公公婆婆听,在班父母和志工的引导下,小朋友牵起长者的手,递上饮料和蛋糕,见他们脸上露出笑容,心里也感动。在互动过程中学会了付出和关怀,落实今天的主题:“布施”,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原来一个微笑一份倍伴, 就是最美的布施。善解组的小朋友说这里的老人很可怜,如果自己的父母老了会照顾他们,不会送来老人院。

包容组的小朋友说,很高兴与长者互动。在家会听父母的话, 帮忙做家务。知足组的小朋友感觉这里的老人很孤单, 很想有人可以和他们聊天,开心今天可以来付出。小学员钟佳晏说:“老人家很高兴看到我们。我们必须尊敬父母及长辈。”另一位小学员陈隽赋则说:“今天很开心因为唱歌给老人家听,还给老人家捶背。”

小学员钟佳晏(前排左)说:“ 老人家很高兴看到我们。我们必须尊敬父母及长辈。 ”【摄影:谭志雄】
小学员陈隽赋说:“今天很开心因为唱歌给老人家听,还给老人家捶背。 ”【摄影:萧燕燕】

慈少班的洪仟惠在分享时则说:“第一次替长者按摩,感觉对方的皮肤像蛇皮一样粗糙冰冷。 ”芦苇恒也说和长者聊天,长者鼓励他在少年阶段应努力去学习,不要蹉跎岁月。张佳业和老人互动虽然听不明白长者的话,但还是尽量耐心去倾听,最终还是可以明白老人的意思。

带领慈少的张玉玲(虑秧)老师则称:“起初慈少们带着忐忑的心情踏入敬老院,由于缺乏经验,显得有些拘束,不知如何与这些有病痛的长者交流。幸好有志工的耐心引导, 渐渐放开了自己, 开始与长者互动交流,他们递上饮料和点心,长者的笑容慢慢化解他们心中的不安,他们学着为长者按摩。看着慈少慢慢放松的神情,内心也感到温暖。”

张玉玲老师继续说:“最难忘的是与一位女病人即兴合唱,她虽已年逾八十,躺在病床上唱歌,歌声洪亮且充满感情,慈少与志工也陪她ー起唱歌,歌声在空气中荡漾着,仿佛已遗忘了她的病痛;那一刻慈少们真正感受到陪伴与关怀的力量,也明白志工服务的意义所在。”

张佳业(中)和老人互动,虽然听不明长者的话,但他还是尽量耐心去倾听。【摄影:谭志雄】
带领慈少的张玉玲(左一)老师称:“真正感受到陪伴与关怀的力量,也明白志工服务的意义所在。” 【摄影:谭志雄】

两个多小时的敬老院教育之旅来到尾声。教育干事张如春(虑旸)老师在总结时称:“今天我们来敬老院布施,与老人们互动交流,感恩各位学习不嫌弃老人家,他们是值得我们去尊敬和爱护的。过去四五十年前他们曾经在社会做出贡献, 今天面对生活的无常, 各有因缘住进来。我们也要感恩政府建设这么好的环境让老人家在这里安度晚年。希望大家能记住今天的感动, 见苦知福, 回家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

张如春老师说:“希望亲子班及慈少班的学员能记住今天的感动, 见苦知福, 回家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 ”【摄影:谭志雄】

静思语有言:行善行孝不能等。真正的布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 而是蹲下来倾听的耐心, 是牵起长者手时的真诚, 感恩勇敢传递爱的自己,让这份美好影响更多人, 让善意生生不息。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