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SEL教育 爱与智慧同行

当科技普及、家庭结构转变、亲子与同侪互动减少,孩子们在人际关系与情绪调适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帮助师生建立健康心灵,成为教育现场最迫切的课题。
慈济基金会教育志业顾问李玲惠校长,以专业与实务经验,分享运用SEL和有效沟通技巧,帮助教育工作者以爱与智慧引导学生。【摄影:邓遂嵘】

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的统计,自2012年以来,每年平均有三千多起霸凌事件发生,2024年攀升至七千六百多起,其中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学生。不幸的是,许多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向老师或父母报告他们遭受的霸凌。近年来,更发生多起学生因受到霸凌而自杀的事件。遗憾的是,这样的悲剧还在继续发生。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孩子人手一机,虚拟世界取代真实互动,亲子关系、同侪关系变得疏离。双薪家庭普遍、少子化严重,使得孩子缺乏与手足或同伴互动协调的机会,难以在日常中察觉他人的情绪与需求。这些因素叠加,让校园里的人际冲突、情绪忧郁与霸凌事件日益增加,成为教育现场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9月4日,慈济马六甲分会举办一场以“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为主题的教育讲座,吸引了五十四位教育工作者参与。主讲人为来自台湾的慈济基金会教育志业顾问李玲惠校长,她拥有四十年教龄,曾任花莲慈中校长八年,长期关注师生关系与情绪教育。她以专业与实务经验,分享如何运用SEL的五大核心能力和有效沟通技巧,帮助教师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仍能以爱与智慧引导学生。

◎ 变与不变 教师的角色

李玲惠校长指出,自1997年起,她便参与推动慈济教育精神,当时的重点是呼吁“老师不要再拿棍子”。如今社会氛围不同,教师不仅无法使用体罚,还要面对学生对权威的排斥与挑战,许多教师因此感到吃力。而面对学生“难教”的困境,学生讨厌说教,注意力短暂,渴望被理解,并极度重视社群认同。再加上亲子关系的缺乏,与老师沟通的障碍,有时家长会将责任转嫁给老师,种种问题与压力。

“这些都是老师每天面临的真实困境,更突显社会情绪教育的迫切性。”李校长强调,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老师们需不断提升自身专业与智慧,也必须警惕勿成为“三等老师(等领薪水、等下班、等放假或退休)”或培养“四等学生(等下课、等放学、等星期五、等放假)”,而是要扮演“渡船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为此,她介绍了SEL的五大核心能力,包含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了解自身情绪、优势、价值观;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管理情绪,培养自律;社会觉察(Social awareness):理解并尊重不同个体,展现同理心;人际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建立有效沟通、倾听,建设性处理冲突;负责任的决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做出符合社会规范与期望的选择。

她以萨提尔“冰山理论”作为沟通的核心,提醒教师不要只看见学生外显的“坏行为”,而要深入理解其背后隐藏的情绪、期待与渴望。“教育者要懂得看到孩子的内在,而不只是眼前的表面行为。”

这场SEL讲座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方法与技巧,更唤起了教师们的教育初心。【摄影:邓遂嵘】

李校长同时提出“沟通四把钥匙”──同理、倾听、情绪管理、全方位沟通,并透过示范说明如何落实在课堂。例如,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先问:“你还好吗?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透过同理语言,让孩子愿意开口,而不是用指责加深隔阂。

“同理不是同意,而是理解。”同时教师也要懂得以肢体语言、眼神和语气传达关怀,甚至在适当时候以幽默化解紧张气氛。班级经营如同家庭经营,建立信任与安全感。老师不应轻易将犯错的学生送训导处,而是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亲自解决问题,这样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老师是教育的核,我很爱学生,虽然今年8月1日我从教职退休,但退休只是一个名相,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依然继续在教育上付出。”

◎ 用爱保温 教育的初心

李校长分享中流露着满满的师生情,勾起冯鹿巴登华小(SJKC Pondok Batang)锺琇名校长回忆自己从二十一岁开始执教的点滴。

锺校长眼眶泛红地表示,当老师是修来的福报!初为班主任时,带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差距仅十岁。虽然对学生严格,带领全班在政府考试中取得佳绩,但亲师生感情很好,学生经常到她家游玩,甚至也曾带着学生参与自己的家庭旅行,感恩家长的信任。毕业后,学生们每逢新年会前来家中拜年,有的还带着女朋友介绍给她认识。多年来,这分情感不断延续。

她感慨,教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若用心教导,就是在改变生命。她特别提起一名特殊的学生,因家庭背景复杂而常迟到,老师管教却被家长恐吓警告,让老师们不敢再管教,但她选择放下身段去倾听、关怀。后来才知道孩子长期目睹父亲家暴,内心充满恐惧。虽然孩子中学时辍学,但仍走上正当职业,并在婚礼时特地邀请她参加,感恩当年的支持与陪伴。

冯鹿巴登华小的校长锺琇名(中)受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副总会长郑敏莉校长(右一)之邀出席讲座,席间获得满满的感动与正能量。【摄影:邓遂嵘】

如今身为校长,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沟通甚为重要。今日她报名参加,相信能帮助自己在教学上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她期望,自己能带领老师们把爱分给每一位学生。现在一早到校,她亲自为孩子们说故事,营造家的温暖氛围,让老师们看见教育不只是课业,而是陪伴孩子成长。

“学校虽小,但也能很有爱、很有力量。”她坚定地说。今天不仅是一段教学心路的回顾,也提醒自己每一分用心,都是在为孩子的人生点亮光,保持自己投身教职的初发心。

◎ 融入SEL 培养觉察力

志工黄婉琦(懿琦)也是一名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意识到最近发生的校园事件和议题,都指向师生的心理卫教极需获得关注与照顾。而SEL像是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开序幕,也成为了师生共同学习情绪教育的契机。李校长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参与者说明SEL的五个核心能力,将这五项能力连结到生活和教学中,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贴近生活。

“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李校长谈到'社会觉察'这项能力时,以她和公公互动和对话的内容为例,以身示范如何落实同理其感受,再以幽默的方式舒缓了她原本不自在的情绪。从李校长的分享,让我见证SEL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的经营,而非止于教材或方案课程。”

中国公学学生事务处副校长林淑嫔(紫衣者)经常需要处理学生问题,在SEL的核心里,她觉得“自我觉察”最重要。只有以人为本,就能包容错误、互相成长。【摄影:邓遂嵘】

报名今日活动的中国公学学生事务处副校长林淑嫔表示,今年透过慈济校园课辅计划,关怀志工黄婉琦的邀约下,她接触到SEL,也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并与校园的同侪辅导员分享。

经常需要处理学生问题。处理时,她会运用“冰山原理”去理解学生背后隐藏的情绪和需求。“我通常是透过引导式提问、画心情图或是桌游,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把心里话说出来,才进行情绪疏导。不过,有些孩子的情绪就像气候一样,变化无常,所以有时还是会遇到瓶颈。”

在SEL的核心里,她觉得“自我觉察”最重要。她曾在校园周会分享人类进化论,让懵懂的孩子们自我觉察人与动物的差异,进而学会了解情绪、做出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已奉献教育界十九年的林淑嫔副校长表示,抱着“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的态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只有以人为本,就能包容错误、互相成长。

◎ 学会理解 批评到倾听

来自晋巷华小的尤凯文老师坦言,过去容易以第一印象来评断学生的行为,甚至用批评或责备的方式回应。讲座提醒了他,学生的调皮或不专心,背后可能隐藏着压力或心事,教师应先探讨其成因,再寻求协助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用打骂来处理。

从乡下学校调至城市的学校,尤老师观察到,城市孩子与乡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差异很大。乡村学生放学后多半自由玩耍,生活单纯;但城市学生放学后马不停蹄赶往安亲班、补习班,晚间才返家,与父母缺少沟通。学业与生活压力之下,许多孩子变得暴躁、脾气不佳。

“真的要放下身段,把学生当朋友,才能听见他们的心声。”尤老师说,只有在课后私下慢慢谈,学生才愿意倾诉,例如对补习的不满或与家人互动的困扰。这些心情若缺乏出口,往往成为情绪问题的来源。

他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管理挑战。短短一节课必须完成教学内容,当学生不断分心时,压力容易引发情绪。“老师情绪若无法调适,容易在课堂中因压力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他提醒自己更要学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避免用命令式口吻造成师生对立。

晋巷华小尤凯文老师(左一)坦言,今天的讲座提醒了他,教师应先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而非用打骂来处理。【摄影:邓遂嵘】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副总会长郑敏莉校长(右一),也是今日讲座的重要推手。即使退休,仍希望效仿李校长,继续在教育领域尽一分心力。【摄影:邓遂嵘】

这次讲座不仅让他学会以学生角度看世界,也提醒自己多在课堂外与学生闲聊、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求。他表示,感恩前任校长郑敏莉的邀约让他走进讲座会场,如今更确信:“教育不只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的陪伴与支持。”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副总会长郑敏莉校长,也是今日讲座的重要推手。她表示,不同时代的孩子有不同的挑战,不能用九零年代的方法来教今天的孩子。老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更应该自我提升。

“现代孩子常因为家庭结构改变、科技影响及父母繁忙而缺乏沟通,导致压力与情绪问题增加。老师必须与时并进地学习,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学习SEL。听到李校长的热忱,真的很受感动。”她说,即使退休,仍希望像李校长一样,继续在教育领域尽一分心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校园霸凌与情绪问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陪伴与引导孩子的“渡船人”。这场SEL讲座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方法与技巧,更唤起了教师们心中最初的教育初心。当爱与智慧相互交织,教育便能成为点亮孩子人生道路的光,让校园成为一个充满安全感与希望的地方。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