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灾难突袭 生死一瞬间的逃亡

在这片受灾的土地上,灾民们还未能完全站起来,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与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洪水摧毁,只剩下满目疮痍。 【拍摄:江欣燕】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的洪水吞噬了无数家园。在民都鲁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充满欢笑和温馨的家,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和被水浸泡过的痕迹。

2025年1月29日,砂劳越民都鲁地区经历了罕见的大规模水灾。数千户家庭受灾,而延沿河岸一代的高脚木屋区,更有十数家园被摧毁,生活瞬间陷入了无法言喻的困境。在这片受灾的土地上,灾民们还未能完全站起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痛苦与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洪水摧毁,只剩下满目疮痍。灾黎面对一片狼藉,他们感到心力交瘁。

◎凌晨惊变 逃亡无路

沿河一代居住着许多伊班人,祖鲁明(Juluming Ak Achu)今年五十四岁,已在此地生活了二十五年。他的家园曾是充满回忆的住所,如今却消失在滔滔洪水之中。

“凌晨五点醒来时,水位已经涨进了房间,深达一英尺。”祖鲁明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意识到情况危急,他立刻叫醒家人:“赶快跑!”当时家中共有五人,他们互相扶持,在惊慌中逃离。

“我通知了邻居和朋友,大家都拼命往高处跑。”他说,当时水势凶猛,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隔日,滂沱大雨已经持续了三十个小时,似乎没有停歇的迹象。他们彻夜未眠,紧张地守望着水势,只希望洪水能尽快退去。然而,水位不降反升,最终吞噬了他的家园。

“当我回去查看时,房子已经不见了……”祖鲁明的声音颤抖,双眼泛红,流露出无法言喻的悲痛。 “财物全没了,什么都没有了。”

目前,祖鲁明与家人暂时借住在亲戚家。 “我们八个人挤在一起,真的很困难。”他无奈地说,房屋租金昂贵,而他因失业已经一年多,家计全靠孩子和媳妇支撑。

“以前我还有工作,但现在没了,只能靠孩子。”他坦言,家中的一个孩子尚未找到工作,暂时跟着他收拾残破的家园。 “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未来在哪里……”

当他看到慈济志工来慰问,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真的很高兴你们来了,这里的人很多都失去了家园,无助地等待援助。”

“希望你们能帮帮我们。”他恳切地说,这场灾难带走了一切,但人们仍然需要生存的希望。 “这真的很难熬,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祖鲁明是数千名受灾户中的一员,他的故事只是这场灾难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家庭与他有着相同的遭遇,急需援助与重建。

祖鲁明看到慈济志工来慰问,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真的很高兴你们来了,这里的人很多都失去了家园,无助地等待援助。” 【摄影:符爱萍】
沿河岸一帶的高脚木屋区,更有十数家园被摧毁,生活瞬间陷入了无法言喻的困境。【摄影:江欣燕】

◎那一天 大家都在哭

林阿那安平( Lium Anak Unpeng )的高脚木屋屹立在河边已有四十多年,从未遭遇过水灾。谈起当时的情况,他显得激动万分,语气中带着深深的震撼。他指着身旁的舢舨说: “我们都是靠它才能逃到高地。 ”当时水势汹涌,大家都慌了手脚,逃命时一片混乱,什么也来不及带。等洪水退去后,大家回到家中,他说: “我的家还在,但邻居的八间房子全没了,被洪水冲走了。 ”

目睹如此情景,林阿那安平的心情陷入无边的深渊,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他说,这里的居民大多来自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本已捉襟见肘,租房更是遥不可及,因此大家才会在河边搭建简陋的木屋。他随后指向不远处的一位女士,说:“看看那位邻居,还有三个孩子,结果一夜之间失去了家园和所有的财物,她们该怎么办?”话音未落,林阿那安平的眼眶已经湿润,声音哽咽,悲痛无法抑制,他回忆道:“我还记得那天她们哭得好伤心,大家都在哭。”

那一天,林阿那安平经历了邻居家园在一夜间没了。他回忆时眼眶已经湿润,声音哽咽,悲痛无法抑制,他深情地道:“我还记得那天她们哭得好伤心,大家都在哭。” 【摄影:江欣燕】

◎爱与希望 永不缺席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2025年2月7日至9日,慈济正积极动员,先造册再评估提供合适的援助,让这些失去家园的灾民,能够早日走出阴霾,迎向新的希望。

罗雅珍(虑雅)来自雪隆社区,她这次的行程让她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灾区。对于她而言,这是一次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她的到来,也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新年期间,社区内有许多活动安排,包括社群联谊会以及乡亲联谊会。然而,当罗雅珍看到水灾的报导,得知当地急需支援时,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尽管新年期间活动繁多,但她深知,这场水灾对当地民众的影响远超过任何假期活动的喜悦。尤其当她看到垃圾堆积如山,无人能及时清理时,她更感到不容忽视的迫切。

“这里需要我们的帮助”,罗雅珍深信“一方有难,十方支援”的愿力。她选择报名参加这次救援,并在安排上灵活机智,早早订了便宜的机票,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支出,另一方面也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这已是她第四次来到灾区,此前她曾赴东马、槟城及文冬等地。这一次,水灾的情况比以往更为严峻,受灾范围广大,尤其是靠近河流的地区。水势汹涌,当她亲眼见到受灾的情形时,她深深感受到当地居民所面临的困难。

然而,在这片灾难的土地上,她看到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互助精神。其中,一位妇女的行为尤为让罗雅珍感动。这位妇女的家园被洪水冲毁,整个屋区的八间房屋都被冲走,无家可归。尽管她面对着这样的困境,依然不忘帮助他人。她热心地打电话给邻居们,让邻居赶快回到这里,好让志工顺利完成造册。

在灾区,罗雅珍与受灾的居民接触时,总是像对待家人一样,给她们一个拥抱,让他们感受到最真诚的关怀和支持。这份来自内心的温暖,让受灾的乡亲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虽然灾难无情,但爱与关怀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丝希望。罗雅珍相信,灾后的重建并非单单依赖物质援助,更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互助。这是她所珍视的,也是她每一次参与灾后援助的初衷。

志工们带着大爱来到这里,给予灾黎心灵的抚慰和人间大爱的传递。即便灾难已经席卷了一切,慈济志工依然站在灾民身边,用关怀、温暖和善意为他们点亮了一盏希望的明灯。

过去在西马曾参加过三场造册,罗雅珍深信: “这里需要我们的帮助”。【摄影:符爱萍】
罗雅珍相信,灾后的重建并非单单依赖物质援助,更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互助。这是她所珍视的,也是她每一次参与灾后援助的初衷。 【拍摄:符爱萍】

● 

灾民们的伤痛虽未完全愈合,相信在无数志工的支持下,他们必定能够重建家园,恢复生活。慈济一直在这里,守护着他们,带给他们力量,以行动告诉他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爱与希望永远不会缺席!

 

慈济志工慰问八户被洪水摧毁家园的灾民。告诉他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爱与希望永远不会缺席。” 【摄影:林国伟】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