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无情,人间大爱像一盏明灯,为受灾的人们照亮希望的前方。砂拉越美里水患,导致许多家庭顿时陷入绝境。然而,慈济志工无畏艰难,在佳节期间毅然舍下与家人的团圆时光,走入灾区,展现无私的大爱精神,为灾民送上急需的物资与温暖的关怀,传递一分对生命的珍惜与爱护。
从2025年1月28日起至30日,砂拉越美里省豪雨连绵,又遇潮水高涨,上游洪水倾泻而下。省内多区道路排水不及,水位急速高涨,民众住宅、商店、学校等均遭洪水淹没。这是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水灾,许多村民财产严重损失,生活大受影响。
美里大水灾两大重灾区分别为:实务地(Sibuti)和埔奕丹绒峇都( Pujut Tanjung Batu ),为了有效掌握灾区的实际状况,确保援助资源能够迅速地发放到最需要的灾民手中,慈济美里据点于2025年2月8日及9日,邀约志工与社区会众,走入埔奕丹绒峇都和实务地灾区,关怀灾民。了解受灾户的实际状况后一一登记编名册(简称为“造册”)。


实际走访灾区,目睹灾情惨况;灾民屋内依然遍布淤泥与积水,许多损坏的家具、电器等堆积在路旁,垃圾随处可见。天空时而下起绵绵细雨,空气中弥漫着土壤的腥味与污物腐朽的臭味。志工心无畏惧,踩着泥泞、走过破损的木桥等,送爱到灾区,展现对灾民的爱与关怀。


◎舍下团圆 关怀灾民
洪灾发生在新年期间,美里据点副负责人方文光(济依)告知,社区动员人力资源实为挑战。他与几位志工于2025年1月29日(大年初一)下午前往疏散中心关怀灾民,了解灾情,再将详情发布到干部群组。他表示,天空依然下着雨,天气寒冷,地上是冷的,而疏散中心缺乏御寒衣物,灾民唯有躲在帐篷内。 “志工不舍灾民中孩童与年长者受寒,遂于当天傍晚将七十四件慈济毛毯送到灾民手中,以供御寒。”


获知新冠肺炎期间,由团体捐献的床褥仍储存在美里中央医院内,志工即刻咨询该院的黄修儒院长,并获允诺捐献。他欣慰地说:“黄院长二话不说,马上答应,我们便安排卡车运载,年初二早上就将床褥送到疏散中心。”
关怀灾民的同时,志工团队分批张罗灾民急需的基本生活物品如:洗刷用具、盥洗等个人卫生用品等,采购时亦面对不同的挑战。因为,恰逢新春佳节,大型的批发商休假,因此,只能在小型的超市购买。遇到数量不足的物品,志工还得到其他超市采购,才能凑足所需物品。他说:“志工都在和时间赛跑,总算于1月30日(年初二)下午顺利地将物资发放给灾民。”

“苦难人走不出来,有福之人就应该走进去伸出援手。”方文光赞叹慈济人“不忍众生受苦难”的精神,纵使农历新年乃华裔佳节,志工毅然无畏艰辛,为灾民舍弃团圆。他表示:“走入灾区时,志工已不在乎错过拜年,或错失聚餐,重点都在灾民身上;心系灾民,且自问还能够多做些什么?”
规划造册,美里团队本欲动员雪隆志工,然而,了解到民都鲁灾情更严重,大部分雪隆志工已报名驰援民都鲁水灾,他分享道:“美里慈济人要自力更生,因此,我们只邀约十五位雪隆志工前来陪伴。团队凭借一股信念:只要用心去做,即能找到好方法,十方菩萨亦会涌现;正是,有愿就有力!”
经由团队努力广邀美里善心人士,总算迎来预计人数。方文光感动地说:“我们原本预算邀约二十五组,共七十五人,结果是报名志工、社区机构志愿服务者以及会众,人数已臻百人,相信我们拥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造册任务。”他感念人间拥有许多爱心,在灾难现前时挺身而出,给予协助。
他期许造册能够顺利完成,即使无法涵盖百分百的灾民,冀望得以肤慰及帮助到最多。


◎天灾难测 戒慎虔诚
天灾无法预测,但若能齐心保护环境,便能减少灾害。
来自雪隆分会的慈善合心干事陈春秀(慈燡)叮咛志工走入灾区进行造册时,要以关心为主。她陈述在灾区的见闻:有些灾民看到志工时便无法控制伤悲情绪,一边诉说自己的遭遇,一边流泪;志工的拥抱则是最好的肤慰。她说:“从水患至今,虽然已过十多天,但依然可见灾民脸上露出恐惧与担忧,我们的关怀让对方感觉温馨,他们才会释放压抑于内心多日的苦闷与哀伤。”
美里志工齐心合力邀约逾百人参与造册,当中一半以上是社区会众,她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赞叹的事。
造册过程中,让她印象深刻是一位妇女似乎对志工有所防备,直到感受到志工诚意以待的关怀后,才敢于配合与回应。之后,当志工完成每一户的造册后,回程中经过她家,妇女走出来不断地向志工道歉,说误会了志工们的好意。陈春秀感到欣慰地分享:“我很感动,只要抱着诚与情与人互动,即能从误解中化为了解,诚如上人教诲:不怕人家误解,就怕人家不来了解。”
陈春秀感念在这次活动中,再次地展现慈济救助苦难不分种族、肤色与宗教的宗旨。 “许多来自美里的参与者表示自己从未曾来到这个巫裔村庄,透过这次的造册,他们体会到其实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援助的人。慈济援助灾民的大爱精神,让他们感觉很幸运得以参与此次活动。”
有些参与者亦表示在两天的造册活动学习甚多,同时感恩慈济给予他们机会付出助人。有会众回馈:“你们从遥远的雪隆飘洋过海来相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区,其实更应该关心这里的民众。”
最后,她祝福:“灾难频传,大家都要戒慎虔诚,而藉由正在建设中的美里静思堂因缘,期许菩萨涌现,让慈济人造福美里这一片土地。”


◎六年为家 化为乌有
1月28日早晨约五点,大水涌入屋内时,努尔比札丽娜(Nur Bidzarina Bt. Berahim)一家仍在睡梦中。水位渐渐高涨,从小腿位置,第二天便升至她腰部。
居住在埔奕丹绒峇都六年,虽然下雨常见户外积水,但从未想过会发生大水淹屋。由于害怕蛇虫等水中游行动物会威胁到孩子,她们一家五口只好躲进车里。眼看雨一直下不停,水位渐高,丈夫即刻开车涉水,举家搬到父亲的家避难。
尽管水灾带来损失及阴影,努尔并未想过要搬离此地。家庭经济拮据,无法轻易搬迁的她表示:“我们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纵使担心受怕,目前也没有想过要迁居。”
水退后,努尔花了三天时间清理,她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感到心酸、难过;回想和丈夫辛辛苦苦经营六年的家园被一场预想不到的水灾摧毁。说着,说着,她难过地流下眼泪。 “大部分家具与家庭物品都损坏,不知道还需要多久的时间,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原来的生活。”所幸,远来陪伴与协助清扫屋子的家人,让她得到些许的关爱和慰藉。


◎虔诚祈求 天莫降雨
住在甘榜詹格拉斯(Kampung Jengalas),从事油棕业的法德利( Fadly Bin Othman )夫妻与两名孩子同住,隔壁另搭一间屋子让六十八岁的母亲居住。
1月28日的那一场雨,他视如平常。当时,水慢慢涌入,直到晚上已达两公尺,他仍未意识到灾情严重。直到隔天早上,水位涨至腰部,一家人才急忙抢救家具和电器,但水来得太快,他们被迫撤离至柏戈奴(Bekenu)镇上的教堂疏散中心。法德利哭丧着脸说:“东西全没了!幸好种植油棕的肥料没置放家里,免了一劫。”
五天后,法德利返回家中,看到电器、床褥和家具全覆盖着厚厚的泥浆,面对着混乱成一片的家,眼泪从脸颊滑落。他无奈地与家人一起整理家园,把衣物拿到美里的商店清洗,床褥也拿出来晒太阳。他虔诚祷告:“祈求上天别再降雨了!”

◎本已贫困 雪上加霜
天灾人祸频传,每当灾难现前时,总有许多善心人士布施钱财,而美里佛教居士林福利组长容瑞华则清楚灾难现场急需人力支援,她说:“每一次灾难发生时,慈济人都在第一时间出现,给予灾民肤慰,于是,我便提议居士林佛友参与慈济造册活动。”谦卑的容瑞华继说:“我们没有勘灾的经验,所以,希望能够借此参与,跟着慈济志工一起学习。”
容瑞华告知,发生水灾时,接获灾难组织的联络与需求,居士林亦提供床褥、枕头、被单等物品到疏散中心,以解灾民的燃眉之急。同时,经由惟智法师的推动及理事们的支持,共召集了约五十人次佛友配合慈济两天的造册活动。


参与造册,走入苦难人的家庭,容瑞华极度感受到无常到来时,令人无法预知,她表示:“这一波水灾对于原本已经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看着他们一脸无奈地收拾屋内的残局,真令人心酸,希望他们可以早日恢复往日的生活。”
让容瑞华印象最深刻的是听到灾民诉说心底的苦,她不舍地说:“灾难发生前,灾民的生活作息如常,怎知,清晨从睡梦中惊醒,家里一片凌乱,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家在无常中毁坏了,灾民的生活仿佛跌入谷底,还得经历漫长的努力重建家园。”
容瑞华亦分享自己参与造册后的体悟:“不知道明天先到,还是无常先到;大家都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太执着,我们能够帮助时就尽量付出,与众人结分善缘。”
●
在洪水摧残下,再怎么幸福美满的家庭,也可能在一瞬间全部化为乌有。然而,一方有难,十方驰援,爱的力量不断蔓延,慈济与各界的付出,将帮助灾民重新找回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