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早上7点30分,一阵罕见的卷风侵袭雪兰莪适耕庄,造成十几所建筑物严重受损;在地慈济志工当天紧急勘察并商讨对策,决定在3月9日带着灾民回到现场造册,同时发放祝福金。3月13日,强风再次造访适耕庄,造成了更多户人家的损伤,慈济发挥大爱精神,再度造册紧急发放,让心有馀悸的灾民感受到祝福与温暖。
“当时我听到外头传来巨响,探头往外看,结果看到了卷风往我们家的方向吹来。当下我真的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做梦也没有想过,现在发生的事情原本只有在电视节目里才看得到。当下我心想,完了,好像一切都完了。”
回忆起数天前遇到的风灾情景,拉尼(Ranni)心有馀悸,述说到一半时还不禁哽咽,眼眶瞬间也红了。


◎突如而来 风云骤变
面对突如其来的卷风,居住在适耕庄已经三十多年的拉尼所幸还能压抑当下害怕的心情,赶紧上楼把正在熟睡的小儿子叫醒接到楼下;当狂风吹到住所时,拉尼的丈夫原本挡在大门后,结果强大的风力还是把半边门砸烂了,夫妻俩和孩子只能紧紧抱着家中的大柱子,而拉尼的家婆因患病不良于行,只能躺在一旁的床上。
拉尼说道,当下的心情只有满满的无助与无奈,而在强风离开以后,望着二楼的屋顶已经不知所踪,而风后的强降雨把二楼的衣物,床褥都淋湿了,他心情更是跌到了谷底。
“从来没遇过这样的事情,今天和平日就没两样,早上还送了孩子到学校,突然就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虽然卷风从出现到离开不过一分钟的时间,但在拉尼的心中,这六十秒从来没有那么漫长过,而强风之后的杯盘狼藉,更让她只能反复说道:“我还能做什么?”
居住在适耕庄已经超过四十年的喀苏丽(Katsuri)亦说:“这样的风灾真的是第一次遇到,当时我在家听到巨响时,接下来就知道是楼上的屋顶被掀开,当我看到这般光景的时候,我只能大声求救。”
灾后,喀苏丽看到房子被毁,她在当下只能哭泣,所幸孩子与孙子都在家中没有任何受伤,只是灾后的问题接踵而来,“现在房子毁了,我们能住哪里,孩子上学怎么办,而带出来的衣服也不够。”一连串生活的考验不停地盘旋在喀苏丽的脑中。


◎紧急动员 实地聆听
“当时我在脸书看到适耕庄风灾讯息的时候,我还在上班,然后赶快请假,联络共四位师兄姐到灾区去勘灾,算一算,大概有十多间屋子受灾。”为了掌握更多风灾现场的情况,适耕庄慈济志工陈秀兰与社区志工赶往现场勘察,随即把讯息整理好以后发送到慈济急难救助的平台,以便接下来的规划。
“到了现场,很多屋子差不多是全毁,里面的财物、家私、电器,衣物等都被龙卷风卷走了,还有孩子这几天都没有办法上课,因为都没有了校服与校鞋。”陈秀兰为了协助解决灾民面对的难题,随着造册与紧急发放的确定后,随即就找了印裔友人,与志工一同亲自拜访临时安置受灾户的淡米尔小学,除了了解灾民当下的需求,也与有关方面的官员会面,准备所需公文。
2025年3月9日,风灾发生三天后,适耕庄与巴生社区志工分成四个小队,带着每户灾民的代表前往住所进行造册,随后来到受灾户的住处,实地了解风灾所带来的灾害,聆听灾民诉说当时发生的事情。
“如果我们沿路从外边看,觉得灾情没有非常严重,不过当我们真的走进他们的家的时候,才了解全毁是什麽样的状况,因此希望造册以后的紧急发放金,可以及时让他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一丝希望。”面对风灾的慈济志工林美莲接着说:“这样严重的风灾,可以说是第一次,到现在还是有点不太相信适耕庄会发生这样的灾情,慈济人应该做的本分事就是及时给予灾民一个抚慰。”


◎造册发放 暖心安慰
造册结束后,在慈济志工的陪伴下,许多第一次认识慈济的灾民踏入适耕庄共修处。迎面而来的是志工的亲切问候,耳边响起的是安抚心灵的柔和音乐,待入座以后,志工为每位灾民献上早已准备好的鲜切水果以及热茶。
祝福金发放典礼中,志工除了简介慈济,也恭读证严上人的慰问信,安慰灾民不安的心灵。志工弯腰为每一位灾民献上的祝福金后,随着慈济歌曲〈一家人〉的播送,大家携手为典礼划下句点。
“我来到现场,志工准备一些食物,然后把祝福金交到我们手上, 当下我心安定了不少,彷佛有了依靠,面对难题时仍然有人做后盾。”灾民乌玛德薇(Uma Devi)在发放仪式结束后说道。除了慈济人带给她的心安,发放仪式当中所播放的一则东马水灾影片更在她的心中带来悸动。
“看到今年东马水灾的场景,严重程度比自己遇到的风灾严重太多了,至少我的家庭成员还是健健康康地,而损失的只是身外物。”因为见苦知福,乌玛德薇当下发愿,待自己状况稳定以后,也要手心下、成为能够付出,帮助他人的一群。


◎风灾再临 驰援安心
2025年3月11日下午4时15分,龙卷风再度席卷适耕庄丽亚花园,造成多户民宅屋顶损毁,家园浸水,这是这个月第二场风灾。慈济志工秉持“走在最前,做到最后”的精神,于灾后两天即刻启动关怀行动,逐户探访受灾家庭、完成造册评估。
“当时屋顶轰隆作响,转眼瓦片就被掀飞,雨水夹着狂风灌进屋里,三岁孙子吓得放声大哭……”灾民纪秀珠忆起惊心动魄的灾变时,心有馀悸。面对满室狼藉的家当与浸湿的床褥,她未曾料到竟有素昧谋面的志工叩门关怀,志工不仅仔细记录损失,更在发放日温言抚慰;得知善款源自全球慈济人点滴累积的爱心时,纪秀珠深受触动,当场认养竹筒:“要让小孙子学会投钱行善,从小培养爱心。”
在造册结束的两天后,志工于慈济适耕庄共修处举办发放仪式,为二十户华巫裔受灾家庭送上祝福金,志工特别以双语说明慈济援助理念。在过程中,更带领灾民静心观赏慈济在马来西亚缘起的影片,献上证严上人的祝福。
适耕庄风灾发放不仅见证民间善能量的流动,更彰显“教富济贫、济贫教富”的深层意义。发放现场,志工透过影片呈献全球气候危机与证严上人“与地球共生息”的呼吁,令灾民李銮娥深有共鸣。“原来极端天气与人类的浪费息息相关!”她表示,今后将在家中落实环保分类,不仅减少垃圾量,更要将回收资源变卖捐赠。“能帮多少都是功德,希望减轻地球负担,也把福气迴向给需要的人。”


●
接连的风灾在适耕庄并非寻常,可以说是极端气候来临的另一种启示;或许这也是地球给众人的讯号,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除了必须要有相对的紧急措施,更需要唤醒更多人守护地球的决心与爱心,当受助者也能手心向下付出的时候,善的循环便得以启动,为大地与社区种下延绵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