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拉央医院精神科中心赫兹龙医生(Dr Hezron)相信环境可以改善病患的精神健康,但中心缺乏经验与人力资源;经与慈济开会讨论往后与慈济合作的可行性后,吁请慈济支援清扫病友的居家环境。
“请问你们可以派一些志工到精神病患家做打扫吗?”医院拨来的一通电话,需要志工支援。
打扫当天是上班天,日子没得挑,服务范围只限屋外;接到任务需要调动人力,接受还是拒绝?互爱组长林志强(本世)无法做抉择。只是这次是由士拉央医院精神科医生和医护人员团队做主导,慈济扮演配合的角色;秉持甘愿做、欢喜受的理念,志强很快把心定下来,积极号召人力……
两年来的疫情,社区少有户外活动,召募志工的讯息一出,大家请假一起来圆满。难得的是人人没有恐惧的心态,发挥蚂蚁雄兵的精神。从九点开始,时间调度有限,两个小时内,务必完成任务,只因参与的志工还得赶去送爱心便当、回去上班……
◎ 清扫队伍不言累
2022年7月18日早晨,志工们带着打扫工具、驾着卡车,陆续来到案主罗丝玛丽亚(化名)的家。案夫哈密(Hamid Bin Khamis)经营小本生意,每天从中午一点工作至凌晨五点,回家倒头就睡;星期一是他唯一的休息日,一个月中唯有这一天,他才可以协助太太清理沟渠一次。因此打扫就得配合他的作息,也方便医护人员利用工作天为病患服务。
听闻案家庭院长满野草,经验丰富的陈顺丰(济澈)带齐工具,包括镰刀准备割草,谁知到达时,案家已经请人剪得很干净了。志工随着医生走入屋内,一阵阵异味扑鼻而来。床架不稳固,床底用砖头垫着;厨房里的橱柜破损不堪,无奈案主罗丝玛丽亚不允许志工清除,只好缓和,等待机缘再动员。
环顾四周,首先不舍水表不知何故不停漏水,等不及案夫哈密起身,先想办法止水。志工用一小块木材堵住水源,不一会功夫,水不再流。与哈密确认后,男众志工开始修剪芒果树和红毛丹树,女众志工负责抹玻璃窗口,把屋旁的杂物搬上卡车,最后清洗地面。
李奕瑶(虑劭)邀来慈济“Kita1Keluarga守望相助”纾困计划的前受惠者王俊鸿到来协助,俊鸿马上答应,志工赞叹他愿意牺牲睡眠,多种善因,必得善果。志工李思龙(济道)需要准备四十份麻糬供爱心便当用,邀王俊鸿来帮忙切,因此认识了麻糬老板,老板很欣赏俊鸿的勤劳,愿意聘请他在店里帮忙。碍于需要接送小孩上学,他向老板提议让他批货摆夜市,闯出一条谋生之路。打扫现场,虽然他不认识任何人,但他自动自发到篱笆外锄草,把篱笆拉直。
邝观侨(本侨)看到团队齐心协力大扫除,每个人不分彼此,各司其职,做得很法喜。手持斧头的他一直砍树枝,越做越有劲。另一位到场付出的志工林枫陆(惟义) ,回到家后才发觉手有点酸又麻,但一想到案家屋外不致杂草丛生,所有的累都值得。
◎ 为病友寻求合作
士拉央医院精神科设立了一个新单位,组织还很小,没有经验与人力为病人打扫舒适的环境,该单位赫兹龙医生相信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改善病患的精神健康。
罗丝玛丽亚是该精神科中心的病友,已婚,拥有六名孩子,除了大儿子已经工作,其他孩子还小。因她有认知障碍, “自认”没有病,不愿意回医院跟进复诊。病人走不进医院,医生唯有走入病人的家,每个月上门为她注射药物。
因她无法维持家中整洁,日常生活更难处理。过去的几个星期,医护人员尝试替她编排每个星期的清洁工作,譬如一个星期打扫客厅,另一个星期整理厨房。见到她有很好的进展,于是请求慈济支援,一起来为病友改善她的居家环境,让她可以维持整洁度,期许她的精神健康得以改善。
回溯院方与慈济合作到案家打扫的因缘,事因士拉央医院精神科许英敏医生通过志工莫泽文(济冏)联络社区组长王国开(济开) ,邀请慈济与他们合作,希望这一批没有暴力倾向的病友可以重新回归社会。双方在4月2 7日第一次开会后,院方代表于6月2 0日参访增江环保站和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彼此有了互动进而牵起7月18日打扫罗丝玛丽亚家的因缘。
有了合作的因缘,该中心初步规划将会在社区心理健康中心(Pusat Kesihatan Mental Masyarakat )
成立环保站,让病友有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慈济会从旁协助。院方也希望慈济协助寻找一些愿意聘请病友的商家,让病友有收入可以维持家计。
●
一番洗刷过后,看到窗户亮晶晶,哈密非常开心,“环境看来美丽、清洁,感觉蚊子也少了。真的很感恩所有愿意来付出的非政府组织……”
看到案家开心,医生更开心;第一次合作,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因缘打扫屋内,医生将会设法说服案主允许志工入屋做第二次的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