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柬国义诊重启 四国携手送医

2024年11月1日至3日,来自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医护人员,结合柬埔寨当地志工,于马德望省举办大型义诊。【摄影:李贵业】

因新冠肺炎疫情停办四年的柬埔寨大型义诊活动终于重启。2024年11月1日至3日,四国医疗团队齐聚马德望省,为这片缺医之地,绽放慈悲之花。

义诊首日,霍恩桑巴(Hoeurn Sambath)在妈妈的陪伴下一早抵达义诊现场,接待组见他行动不便,立刻安排轮椅并带他到中医区就诊。原来两天前他早起时,右脚突发剧痛无法行走,让他惶恐不已。周仁杰医师细心地进行望、闻、问、切的诊断后,为他实施针灸治疗,脚踝疼痛逐渐缓解,但尚无法站立行走。随后前往内科区,骨科医生苏毅教授检查后担心是细菌感染,为他开了止痛药和抗生素,并叮嘱两天后复诊。

十四岁的霍恩桑巴坦言,由于无法跟上课业,初中一读完便辍学,随父亲当建筑工人。获得中西医团队的用心治疗,他满怀感恩地说:“我们村庄贫困,无法负担医疗费,感谢每位来义诊的医生。”

义诊首日,行动不便的霍恩桑巴(左)在妈妈的陪伴下一早抵达义诊现场,周仁杰中医师(右)为他检查。【摄影:梁倩宜】

义诊第三天,霍恩桑巴在妈妈的陪同下行动自如地走进中医区复诊。原来治疗隔天,他已能站立行走,出乎意料的疗效让他对中医充满信心。复诊结束后,腼腆的他趋前拥抱周医师,表达感恩之情。

纯朴的柬埔寨乡亲,治疗结束后总是感激不已,双手合十向医生致谢,甚至主动上前拥抱。这温馨画面在义诊现场频频上演,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

义诊第三天,霍恩桑巴(左二)在妈妈的陪同下几乎行动自如地走进中医区复诊,并特别向周仁杰医师(左一)致谢。【摄影:何维美】

◎情牵巴威  跨国送爱

慈济柬埔寨联络处自2017年起,首次与柬埔寨总理青年志愿医师协会(TYDA)合作于磅针省举办大型义诊;随后两年,双方再度携手进行义诊。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断四年后,今年在马来西亚慈济雪隆分会主导下重启。

来自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百余位医护人员,包括慈济人医会医疗团队,再度与TYDA合作,为柬埔寨马德望省(Battambang)的乡亲提供医疗服务。2024年11月1日至3日,分别在巴威县转诊医院(Bavel Referral Hospital)进行内科、外科、牙科及中医义诊,而眼科义诊则在马德望省立医院(Battambang Provincial Hospital)展开。为期三天的联合义诊,为柬埔寨缺医之地,绽放慈悲之花。

马德望省是柬国第二大省,拥有两万多名居民,多以农业维生。前往当地,沿途稻田绵延,一片绿意盎然。走过马德望市区,车水马龙却无交通灯,听不见喇叭声与噪音,展现居民的单纯与平和。

因疫情中断四年后,慈济柬埔寨联合三国医护人员,再次与柬埔寨总理青年志愿医师协会(TYDA)携手举办义诊。【摄影:梁倩宜】

慈济与柬埔寨的因缘始于1994年。当时柬埔寨发生三十年来最严重的水旱灾,慈济接获柬埔寨内政部求救信后迅速启动赈灾行动。马德望是救援的省份之一,除了赠送一百部抽水机,还发放白米与穀种。其中巴威县一万户家庭受惠,正是这次义诊的地点。

义诊一星期前,柬埔寨慈济特聘嘟嘟车司机,一连七天到镇上的市场广播及派传单,呼吁居民前来看诊。

义诊前,柬埔寨志工特聘嘟嘟车司机,一连七天到镇上广播及派传单,呼吁居民前来看诊。【摄影:李贵业】

◎齐心筹备  从无到有

2024年10月29日,来自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七十九位先遣团队陆续飞抵柬埔寨金边。团队随即前往马德望,历经四个半小时的车程。翌日清晨,团队便前往巴威转诊医院进行前置作业。

医院环境简陋,建筑陈旧且尘土飞扬。团队在艳阳下各司其职。工人搭建帐篷供登记、牙科、内科等使用;水电志工确保设备运作良好,让牙科服务得以卫生且顺利进行;台新马志工合力维修六台牙科治疗仪器;外科团队则将闲置病房清扫消毒,设为临时手术室。

午后突降大雨,地面积水,考验着团队的应变能力。团队迅速应对,在内科诊区增设平台,并准备雨衣以备不时之需;大家全力克服挑战,确保义诊顺利展开。

10月29日,七十九位先遣团队陆续飞抵柬埔寨,翌日便前往巴威转诊医院进行前置作业。【摄影:李贵业】
突降大雨导致地面积水,团队迅速应对。大家全力克服挑战,确保义诊顺利展开。【摄影:李贵业】

◎人医之爱 安身安心

11月1日早上八时,逾四百位医护人员和志工抵达巴威县转诊医院,整齐列队步入现场,无人机从高空俯拍队伍浩蕩长的场景,壮观而震撼。义诊定于上午十时正式开始,但早在八时许,登记处几乎聚满居民。见到团队的到来,乡亲们欢喜挥手致意。

在虔诚祈祷时,抬头仰望前方的树梢,只见蝴蝶翩翩,虫鸣鸟语,伴随风和日丽的早晨,义诊活动悄然掀开序幕。

由于适逢工作日,就诊人数不多,但团队仍用心为逾六百五十位乡亲提供服务。在这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度,居民普遍缺乏基本医疗知识,常因错误治疗延误病情,导致小病恶化成大患。如今获得专业的治疗,无疑让乡亲们安身亦安心。

11月1日早上八时,逾四百位医护人员和志工抵达巴威县转诊医院义诊现场,队伍浩蕩长的场景,壮观而震撼。【摄影:许俊吉】
义诊定于上午十时正式开始,但早在八时许,登记处几乎聚满居民。【摄影:覃平福】

安哈娜(An Hanna)一岁大的儿子维察(Chhet Vichat)头上已红肿溃烂近一周,伴有发烧,让她和丈夫心急如焚。虽然之前曾带孩子就医,但因担心手术风险,选择涂药膏自行治疗,未料病情反而恶化。

得知此次义诊活动,安哈娜急忙带孩子前来求医。小儿科医生陈成亨(惟扬)诊断维察是细菌感染,导致发炎脓肿,需进行小手术。她担心地流泪说:“我小孩是早产儿,若不麻醉就动手术,他会受不了。”

陈医生耐心解释,若不取出脓液,情况会恶化,手术就像挤暗疮般简单。虽然父母担心,仍同意将孩子转外科就诊。来到外科,柯颂园医生向父母详细解释手术的重要性与安全性,并安抚安哈娜:“手术只需五分钟,会使用止痛药,孩子不会太难受,请放心。” 父母终于同意。

手术进行时,焦急的父母在外守候,妈妈心情忐忑不安,不断拭泪,志工全程陪伴、肤慰。手术顺利完成,妈妈抱着孩子,露出了微笑。父母感激地说:“感恩每位医生。”他们特地回到内科区向陈成亨医生致谢。陈医生贴心地提醒:“记得孩子需要充足营养的奶粉,有助伤口癒合。”

安哈娜(左)的一岁儿子头上红肿溃烂近一周,伴有发烧,让她和丈夫心急如焚。义诊现场医师建议进行小手术,她担心儿子是早产儿受不了手术而哭泣。【摄影:覃平福】
手术顺利完成,安哈娜感恩志工全程陪伴,也特地去向陈成亨医生(中)致谢。【摄影:何维美】

丽丝(Ry Shi)是另一个令人心生不舍的个案。她的脖子不仅肿大异常,还布满溃烂的小孔。两年前,她的脖子开始肿大,经常头痛。虽曾求医服药,但不仅未见好转,肿瘤反而增大。有时痛痒难耐,她竟点燃拜神的香烫在脖子上止痒,结果导致皮肤溃烂。

外科医生诊断后表示,目前无法动手术,只能开口服药和止痒药膏,并叮嘱她保持卫生,别再胡乱用错误方法止痒。她感激地说:“很高兴和感恩今天医生送药给我,希望海外医生能再回来办义诊。” 

丽丝脖子肿大异常,还布满溃烂小孔,经常头痛,接受治疗后她感激不已。【摄影:何维美】

◎官员肯定  解除宿疾

义诊第二天早上,巴威县转诊医院进行简单开幕仪式。副省长、县长、副县长、卫生局代表等地方官员,以及TYDA代表,拨冗出席,受到热烈欢迎。    

巴威县县长瑞沙利(Louth Saly)于1994年曾受慈济援助,也在2020年水灾时陪同慈济志工勘灾,对慈济深怀感恩。他感谢慈济和TYDA合作,让巴威县九个村庄的村民得以免费就诊。

义诊第二天早上进行简单开幕仪式。副省长、县长、副县长、卫生局代表等地方官员,以及TYDA代表,拨冗出席。【摄影:李贵业】

台湾斗六慈济医院院长简瑞腾表示,五年前他首次参与茶胶省义诊。今年义诊重启,他感恩各方合作让义诊更圆满。TYDA代表亦感谢并称赞慈济不分阶级,平等对待每位居民。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副执行长刘济雨指出,人医会和慈济志工的心与柬埔寨紧密相连,志工们自掏腰包、无私付出,因能帮助病患而感到喜悦。他也转达证严上人的叮咛:“天气炎热,大家要多喝水,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病人。”

义诊第三天,简瑞腾院长(右)躬身为小朋友们派发糖果。慈济医护人员的付出身影,把人医精神与使命深植于柬埔寨年轻医护生志工心中。【摄影:覃平福】

副省长彭比瑟(Peng Piseth)代表省长感谢慈济和TYDA,他说:“巴威很幸运,多年前慈济曾来此发放大米和穀种,期盼义诊团队继续前来办义诊。”

副省长提及四十年前受伤的小腿仍会隐隐作痛。简瑞腾院长与新加坡冯宝兴医生立即为他动手术,花了四十分钟解除了四十年宿疾。简院长感慨道:“连副省长都有此需求,可见一般民众的需求更大。” 

义诊第二天的就诊人次比首日增加七成,达逾一千一百人次,显见当地居民对义诊的殷切需求。 

副省长彭比瑟(左)四十年前受伤的小腿仍会隐隐作痛。简瑞腾院长(中)与新加坡冯医生为他动手术,解除了四十年宿疾。【摄影:李贵业】

◎真诚致谢  医护动容

义诊进入最后一天,前来就医的乡亲更加踊跃,各科诊区几乎座无虚席,义诊团队忙得不可开交。

内科、牙科及中医科设在户外帐篷区。尽管环境简陋,设备有限,加上炎炎烈日,医疗团队仍然秉持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精神抖擞、全力投入服务,展现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义诊进入最后一天,前来就医的乡亲更加络绎不绝,各科诊区几乎座无虚席,义诊团队忙得不可开交。【摄影:梁倩宜】

戴着口罩、手套,头上配戴着诊疗照明灯,口腔外科医生梁信扬聚精会神地为病患处理疼痛的蛀牙。梁医生在花莲慈济医院服务约一年,父亲梁忠诏是该院复健医学部主任。首次参与国外义诊的他对义诊环境感到小震撼:“一般医院的灯光设备良好,而这里设备简陋。然而,团队仍成功建设牙科区,让我很惊讶。”

梁医生发现柬埔寨乡亲很少接触牙科治疗。虽然语言不通,但他透过肢体语言了解病患的不适。他尤其感恩本土翻译志工的协助,也赞歎他们的贴心:“他们不仅翻译,还会安抚紧张的病人,握住他们的手给予心灵支持,鼓励他们勇敢接受治疗。”

乡亲们治疗后无不真诚地向医生道感恩,令梁医生动容与欣慰。他体会到病人对牙科的需求,并坦言:“几天的义诊虽无法彻底灌输卫教,但至少能处理紧急状况,预防更严重的感染发生。” 

参与义诊让梁医生见苦知福,已为人父的他期许道:“希望儿子乖巧,好让我放心到世界各地服务有需要的病人。”

首次参与国外义诊的梁信扬医生对义诊环境感到小震撼;虽然设备简陋,志工团队仍成功把牙科区建设起来,让他很惊讶。【摄影:覃平福】

来自马来西亚的汐蒂(Siti Maheeran)拥有十四年孩童护理师经验,特地从马来西亚携带糖果和干粮,想把快乐带给当地孩子。她在登记处服务时,总是以糖果逗小朋友开心,并准备小礼物送给当地志工,这些窝心的举动让大家倍感温暖。

原以为义诊现场会是简陋闷热的偏乡环境,但汐蒂惊喜发现现场不仅设施准备妥当,更贴心为穆斯林设置了祈祷室,令她十分震撼。她欢喜地说:“慈济志工细腻地照顾不同种族的需求,这分用心让我深受感动。”身为穆斯林,她对慈济提供的素食更是感到安心。汐蒂看到柬埔寨居民生活贫困,医疗物资匮乏,庆幸自己生活无忧。她说:“我们应该感到幸福,珍惜拥有的,并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柬国人民的纯朴热情深深打动了汐蒂:“他们非常有礼貌,即使只是收到一瓶水、一颗糖果,总会不停道谢。”验眼区最令汐蒂感动。许多视觉模糊多年的村民佩戴眼镜后,脸上难掩喜悦。“能重见美丽的世界,他们开心得连声道谢。”汐蒂说,即使身体疲惫.内心却无比满足。

最后一天的义诊延长至下午四时许才圆满结束,服务了逾一千六百人次。三天下来,共嘉惠三千四百八十人次的乡亲。

来自马来西亚的汐蒂发现现场不仅设施准备妥当,更贴心为穆斯林设置了祈祷室。“慈济志工细腻地照顾不同种族的需求,这分用心让我深受感动。”【摄影:李贵业】

三天的义诊,不仅为病患提供了身心的照护,亦透过医护的付出身影,把人医精神与使命深植于柬埔寨年轻医护生志工心中,同时,把慈悲与大爱的种子撒播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田。

(资料来源:柬埔寨大型义诊日志简报)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