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坡展出的防疫战斗营科学展,惠及许多民众和团体,人人学习自我防护,利人利己保健康;学子们也透过人文课程,见苦知福,珍惜上学的幸福。
“看了影片之后,我的心都碎了,这世上怎会有如此苦难的人们。”
“在沙巴州,原来有那么多贫穷的无国籍难民,他们的小孩没能力上学,还要从垃圾堆里寻找食物。”
从2024年5月29日至7月31日,在麻坡静思堂举办为期两个月的防疫战斗营科学展,志工也为到来的参访团准备人文课程,播放影片带出在社会的暗角,有些人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影片讲述在沙巴州的山打根,一些无国籍人士为了讨生活,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山捡拾资源回收维生;沙巴斗湖狄丁岸无国籍村,非公民儿童对上学的渴望,以及沙巴亚庇的沙嘉村,在山坡上建筑学习中心,让儿童有机会学习,为他们的未来带来希望。
在观看影片时,一些学生不禁震撼,触动内心深处,眼眶红了;不曾想过在社会的另一处,有一群人过着身心煎熬的日子。从中见苦知福,感恩自己生活在平安的国家,有家人疼爱,可以上学,非常幸福;希望用自己健全的身心为社会带来贡献,一起防疫、保护环境。
◎ 淡小师生到访 轻松学习防疫
7月22及23日两天,来自麻坡加利利淡米尔小学(SJKT Jalan Khalidi)的校长及老师带着学生共三十六人到来参访科学展。
校长罗卡芭(Logabal A/P Tendayoudabam)表示播出的影片可以让学生懂得珍惜所拥有,把握读书的机会。她赞叹科学展充满乐趣,她非常喜欢;透过游戏,学生对防蚊有更深刻的认知。
“众所周知,蚊症是危险的,从这里得知的资讯足以让我们学习预防蚊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无形中孩子的脑海中便累积了防蚊的知识。”
校长表示在学校所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及课室的环境是固定的;科学展却是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到非一般的学习方式,玩中学,更容易吸收。
◎ 见苦心生恻隐 珍惜自身幸福
“将来我长大成人,有能力了一定会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舍米卡(Shezhmika A/P Murugan)看了影片之后,非常难过;期许可以帮助穷人及善待他人,也不浪费食物。
“很感恩我的父母亲,让我受良好的教育;我会好好尊敬父母及家人。 ”舍米卡表示会常常祷告,祈求天下平安。
洛辛妮(A. Loshinnieshri A/P N. Salilarasan)觉得要好好照顾自己,长大了才有能力去帮助无国籍的孩子,她会鼓励身边的朋友一起来献出一分力量。
“我会把学到的防疫知识告诉家人,远离病毒侵犯。”她学习到必须勤洗手、戴口罩及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以预防蚊症、新冠病毒及流感。
“通过生动的图片,我学习到蚊子成长的四个阶段。”约翰特拉(Yohanntraaj A/L Murugan)对有关蚊子的资讯及如何预防蚊症特别感兴趣,透过志工的导览和游戏,收获良多。
“要预防蚊虫孳生,我会时常检查屋子四周是否有积水,如:罐头、轮胎、花盆;如有积水,把水倒掉;要把花盆洗干净,以免蚊子产卵也不知道。”他说道。
妮西亚(M. Nithiya Sree A/P Manimaran)表示今天学习到如何预防蚊症、新冠病毒及流感方面的知识。她最喜欢玩射击蚊子孳生源游戏,从中了解家居需要干净,要注意花盆是否有积水及环境的清洁;每天打扫屋子,把垃圾处理好。
“除了家里,在学校也要注意卫生,把垃圾丢进垃圾桶,这也是每个学生的责任。”
最后,淡小师生喊着口号:sihat bukan untuk orang lain,tapi diri sendiri,tiada Aedes,tiada denggi.(健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没有伊蚊,没有登革热)
◎ 师资培训利众 携手捍卫环境
为期两个月的防疫战斗营也有效地从如何防疫远离病毒,延伸到环保课题。
柔佛州的骨痛热症病例持续攀升,今年截至7月27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为九千两百七十九宗,有十三人死亡;麻县蚊症案列排名全柔第四。
为此,7月28日,麻坡卫生局主催的灭蚊觉醒运动队伍(Communication for Behaviourial Impact, 简称COMBI)首度与慈济在静思堂联办师资培训课程(Training Of Trainers)。
当天主要参与对象为各村村长、人民代议士、企业公司、宗教寄宿学校等单位代表及慈济志工共六十二人出席此课程,结束后,众人也到科学展参访。
●
防疫,从良好生活习惯开始,公民健康素养亟待提升;自我防护要加强,如此才能利人利己保健康。
作为社会一分子,我们都应学习科学知识,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理念,牢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而环境保护是人人的责任,防疫战斗营科学展也成功为社区民众传递正确的防疫知识,一起捍卫环境卫生、远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