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因为有爱 怡然自在

难得来一趟,索马里难民们在宏伟的静思堂前留下大合影。 【摄影:陈德铭】

以前踏入索马里难民区,她总是战战兢兢,心生恐惧;如今,她单独走进难民的家,怡然自在,仿佛来到亲朋好友家。因为有爱,她的真诚付出感动了难民,从此大家都称她“丽心姊(Sister Lay Sim)”。

2024年1月20日,慈济雪隆分会最后一场岁末祝福迎来七十五位,多数来自索马里(Somalia)的难民,在志工李丽心(明竑)的邀约与安排下,由两辆巴士载送抵达静思堂。

甫踏入静思堂园区,就引起众人注目;大伙儿列队从大门口步行前往协力广场,刚踏上阶梯时,鼓声突然响起,志工舞龙及舞狮迎接,乐得大家笑逐颜开,挥手招呼,整个广场霎时间人声鼎沸,非常热闹。

随即,大家列队于阶梯上,背着宏伟的静思堂,高喊三声“索马里”,留下难得的大合照。之后,志工带领大家进入人文厅,举心灯祈福、投竹筒、慢步浏览法华坡道;孩童却在防疫战斗营科学展玩得不亦乐乎。

在竹筒岁月区,难民们将点滴汇聚的零钱投入大瓮中,尽自己的一分绵力。【摄影:林振胜】

◎天灾战乱 逃离家园

索马里位于非洲之角,是非洲大陆最东的地区。由于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导致经济瘫痪,加上蝗虫和严重的旱灾席卷而来,人民陷入饥荒困境。与其坐以待毙,许多索马里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他国,纷纷逃离家园,希望能避开国内的贫困、迫害和纷争的生活,以寻求更美好的未来。

在雪隆一带,索马里难民多为穆斯林;大多数居住在安邦区和文良港一带,他们在附近的餐馆、杂货店、修车行等工作以糊口。

虽然大部分难民拥有联合国难民署(UNHCR)核发的难民证,但仍属非法劳工,这让难民深感无奈。寻求生计已非易事,有些难民还被雇主以廉价劳工般对待,薪资不断被压低,还得躲避相关查缉人员临检取缔;处境艰难,不少难民生活陷入困境。

沦落他乡,生活着实不易,更别说筑梦未来。孩子没有合法的证件,无法享有教育及医疗福利,有者被迫四处流浪、乞讨维生或仰赖人道组织、非政府组织及难民署供给粮食援助。

志工带领部分的难民慢步法华坡道,讲解挂在墙壁上海报的慈济事迹。【摄影:陈德铭】
孩童在防疫展区透过游戏学习防疫。【摄影:叶恩汉】

◎难民专案 惜福晚餐

慈济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现金补助计划(CBI,Cash-based Interventions)”专案,援助生活陷入困境的难民。慈济志工参与家访,协助评估以及提呈报告以加速援助进程。

李丽心是长期参与此计画的志工之一,因此认识了许多索马里难民。举凡难民有所需求,都会联络她。 “有时候他们需要缝纫机、烤箱、衣物等物资,我都会尽量去找给他们。”为何如此奔波劳累呢?她解说:“其实专案只补助三个月,那么三个月后呢?他们打电话给我,我该如何处理?”

因为用心,难民的生活已经成为她日常的一部分;因缘巧合,有素食业主愿意结缘餐食,李丽心即刻想到难民。她不厌其烦,几乎每星期送二到三次、每次五十至一百份的晚餐给难民。 “我曾经走进他们的家,他们以白饭配白糖或奶水解决了一餐,看了让人心生不舍。”为了提供营养餐食,她邀约团队,并借用志工的厨房,把募得的菜肴蒸热,分配成一盒盒的便当,再沿屋送到难民手中,整个流程大约花了六个小时。

回忆初时要派送餐食,她心里很纠结:“担心这些食物是否合难民的胃口、担心食物太多派不完、担心没有人手帮忙……”如今,印证了证严法师的教诲: “对的事情,做就对了!”派送餐食的过程中,志工涌现,给予她很大的助力。

太多琐碎的事务,加上时间很长,往往回到家会很疲累,李丽心偶尔生起停止派送餐食的念头。然而,总会有志工提醒她:“你不派饭,他们没有饭吃啊!”团队的互相勉励,推动她继续派送餐食。

带难民们到静思堂,李丽心(左一)片刻不得闲,忙于张罗一切。【摄影:陈德铭】

◎经营个案 相知相识

经营难民个案约五年,心心念念想带动难民们参与环保的李丽心,因交通不便,无法妥善安排。 “有些难民的居住处较远,无法亲自载送,更不舍得让他们自费搭公车或地铁前来。”

李丽心教导难民“清净在源头”。她赞叹有些难民很用心:“环保日刚好碰到难民上宗教课,所以他们大多数无法参与环保。但是,他们在家里把瓶瓶罐罐清洗干净,累积起来后带来环保站。”

李丽心忆述:“我曾经请他们当中的一位难民麦曼(Maymun)帮忙捡拾路上的物资,囤积后,再送到环保站;可是,她总是两手空空来到环保站。我感到失望,为什么一直解说,她就是不听?”之后,李丽心带她沿街捡拾环保物资,麦曼却不嫌肮脏地在垃圾桶内翻找,虽然大惑不解却让李丽心非常感动。 “原来她一家五口居住的房间非常窄小,孩子被迫睡在客厅,时常被同屋的住客嫌弃、驱赶到阳台边,所以她不敢囤积环保物资。 ”了解到她的难处,令李丽心深感内疚。 “有时候,我们不清楚他人背后的难处即下定论,埋怨对方;不够体谅与善解,还误解她。”

◎爱的存款 相约岁末

雪隆慈济三十周年庆,李丽心决定安排巴士,把难民们载到静思堂参与岁末祝福,让他们体验不同的节庆,感受静思堂如家一般的温暖。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志工们如何把爱遍布于世界各地。

原以为一辆巴士已足够,李丽心只邀约住在集合点附近的难民。在短短两天内,口口相传,竟有八十多人报名,甚至一些住在较远的难民亦想参与盛会,这个消息让李丽心既惊喜且振奋,即刻安排加多一辆巴士。

让李丽心雀跃的是,居住较远的卡德菈(Khadra)一家七口亦报名参与。她笑着说:“我问她如何过来集合?她说可以走路过来,十六分钟就抵达,并保证不会迟到。”看到卡德菈和家人准时出现在集合点,李丽心表示心里非常感动,对于这家人的坚持与守信深感敬佩。

报名人数已额满,仍然有一些人执意要参与。法亨(Farhan)就是其中一位。 “他相信到时必有人缺席,愿意等待,如果巴士满了,他可以坐在巴士的走道上。”逗得李丽心既好笑又无奈。 “也许是诚意十足上达诸佛,真的让他盼得缺席的空位。”法亨除了欢喜随行,一路上亦协助翻译,增加了行程的顺畅。

从邀约到抵达静思堂,李丽心和团队们忙于张罗一切。一会儿导览、一会儿上卫生间,还需在穆斯林祈祷时间带他们到祈祷室等等,但是,她欢喜地表示:“我觉得很值得,亦很开心。有同行者分享'慈济不分宗教地给予援助,大爱的心量宽广',感恩他们的到来,同时也要感恩团队的协助。”

她冀望透过参与,难民们可以大开眼界、打开心扉、融入社会。 “即使身为难民,亦可以把握助人的机会,学习做个有福之人。”

即使报名人数已额满,执意随行到静思堂参加岁末祝福的法亨依然要等待空缺,甚至愿意坐在巴士的走道上。【摄影:黄勇雄】

◎清净物资 始于源头

性情开朗的莉萝( Leylo )和十五岁女儿同行,她很开心地表示:“这里的人都很友善,每个人脸上总挂着笑容,让我感觉温暖。我今天好像放假,可以和朋友们尽情地谈天,一起看影片,完全纾解压力。”然而,莉萝感到惋惜,由于巴士座位有限,她的丈夫和其余五名孩子无法随行。

她预想不到舞龙和舞狮在门口迎接他们。导览时所看到的和听到的都令她诧异。 “慈济的故事很精彩,原来在世界各地都有慈济帮助人的事迹,我以前完全不知道。”

莉萝很感激李丽心给予她和家人的帮助;由于丈夫的收入不稳定,李丽心送来的餐食减轻家庭负担。她亦效仿李丽心的善举。 “当邻居生病,缺少医药费时,我会向乡民募款,一起援助。”

提到环保,她即刻分享手机里的照片;所有的罐子都清洗得非常干净,她说是李丽心的教导,同时亦是为孩子健康着想。 “这些都是我用完以及邻居给我的罐子,我洗干净了才不会有臭味,也不会引来蟑螂和蚂蚁。”

观看天灾与苦难的影片,莉萝感到难过。 “他们失去了家园,幸好慈济人给予援助。”见苦知福让她感到欣慰:“我和家人还有食物及一个可安心睡觉的家,他们什么也没有了。”影片触动了她的心,她表示愿意继续做环保,捐出回收物,虽然很微薄,但是积少成多,将会汇聚成一股大力量。

莉萝感受到参加岁末祝福的温馨,她期待明年依然能够参与。【摄影:叶恩汉】

◎尽己绵力 付出助人

“蔬食晚餐好好吃,连水都是甜的!”麦曼一脸满足,分享尝到美味蔬食的喜悦。

首次参观静思堂,她笑着说:“很高兴认识许多新朋友,最开心是我的孩子们可以一起出席。”

回想八年前漂流到大马,因没有工作、没钱租房、居无定所,孩子还生病了,苦不堪言。丈夫过世后,留下四名年幼的孩子,她们三餐不继、常常挨饿。幸得李丽心送来及时雨,替他们找到落脚处,还不时送来热腾腾的爱心便当。麦曼说到这里,就兴奋地打开手机里的视频,分享她和孩子们共享美味蔬食的幸福时刻。

“我很感激丽心姊,她真的帮了我很多、很多。”麦曼眼眶泛泪:“我有近视,也是丽心姊带我去配眼镜,让我视觉清楚。”岁末祝福所播放的短片,她看见慈济助人和遍布全球的大爱足迹而深深感动,并表示愿意加入慈济活动,付出点滴爱心。

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慈济环保日,麦曼和孩子们都会到环保站。她感恩李丽心时常与她分享上人开示影片,教导她行善。 “丽心姊告诉我在环保站付出,也可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受慈济的恩惠,想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回馈。”麦曼心存感恩,愿意尽自己一分绵力帮助其他苦难人。

麦曼(右)很感激李丽心的帮忙,让她找到落脚处并时常提供爱心便当,解除她三餐不继的窘境。【摄影:谢亚忠】

不是所有的援助都需要金钱,只要用心,一餐饭即可让人感怀于心;相等的,不是所有的布施都需要现金,回收空罐子,点滴汇聚成山,亦能援助苦难。爱的能量启发难民的善念,引导他们加入善与爱的行列!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