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行愿》法船航抵佛陀的故乡

《行愿》法船的意义与价值,讲述鉴真大和尚六次东渡传法,无惧风雨与各种障碍,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毅力与决心。 【拍摄:江欣燕】

 证严上人一直有个心愿,想要回馈佛陀故乡,翻阅转尼泊尔。 2019年,新马两地的慈济志工就带着上人的祝福,前往尼泊尔济贫扶弱。其实慈济早在1993年,就开始为当年深受洪灾之苦的尼泊尔,展开援助计画。

三十年来,证严上人心系佛国的一念心从不间断,悲悯力行“为佛教、为众生”。为了回馈佛陀故乡,除了从教育、医疗着手,翻转当地贫穷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正法回归佛陀故乡。

上人开示: “只要有心、有愿,就应该尽全力去帮助他们。 ”新马志工深受启发,始终尊师重道,从2022年6月起,一队又一队的志工陆续出发,身体力行地展开“回馈佛陀故乡”计画。

◎法船邀航 行愿渡彼岸

2024年12月16日,慈济雪隆分会的志工陈顺福、林涌顺、李汶龙、林猷量、陈柏荣、陈婉儿、赖佩娥和江欣燕等九人,出发前往蓝毗尼,为两项重要活动— —2025年1月4日“岁末祝福2024”和1月11日“慈济国际园区动土典礼”——负责呈献《行愿》法船的演绎指导与教学。

团队抵达的第一天,便积极安排时间,邀请当地志工与大德,并走访学校邀请中学生参加。志工首先介绍《行愿》法船的意义与价值,讲述鉴真大和尚六次东渡传法,无惧风雨与各种障碍,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毅力与决心。并强调,大家可以透过《行愿》法船的演绎,提升自信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尽管正值年终考试期间,反应却超乎预期的积极。四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并每天抽出一小时练习。两天内,参与演绎的学员人数已突破八十人。

志工走访学校邀请中学生参加。首先介绍《行愿》法船的意义与价值。尽管正值年终考试期间,反应却超乎预期的积极。四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拍摄:江欣燕】

◎核心动机 翻转佛国

林涌顺(济培)多年来致力于《行愿》法船演绎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他带着上人的理念与使命,踏上蓝毗尼的教学之旅。

林涌顺提到,上人强调要“翻转佛国” ,这成为他此行的核心动机。去年底他首次前往菩提迦耶教学,虽然当时经验不足,但那次旅程让他认识到佛国教学的重要性。如今,蓝毗尼之行更让他体会到使命的深远。他希望将鉴真法师六次东渡的坚持精神,以及上人对法的坚守,传递给当地学生,让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在为期两周的教学中,林涌顺深感学生们的求知欲与态度令人欣慰。蓝毗尼的学生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对法船内容的理解力较强。特别令人惊喜的是,有些学生在教练抵达前,便主动请求校长,让他们提早三十分钟时间自行练习,这样的学习热忱超出了他的预期。

林涌顺认为,成功的教学基于自身对内容的高度熟悉。他从2013年开始参与岁末祝福《行愿》法船演出,对歌词与动作早已驾轻就熟。在蓝毗尼,他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耐心地逐步分解动作与歌词,克服语言障碍,让学生逐渐掌握每一个细节。

尽管部分学生面临考试压力,他们依然展现出高度的投入与坚持。在法船的大动作练习中,即便身体疼痛,他们依然不轻言放弃。

这次教学旅程也给林涌顺带来深刻的启发。他强调, 《行愿》法船不仅是一种形式的演绎,更是一种入心的修行。他认为,上人所提倡的“多闻法”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当法意深植于心,才能自然在生活中流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行愿》法船的价值远超表演本身。它不仅启发了学生们的纪律与坚韧,也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使命的力量。此次蓝毗尼之行,林涌顺不仅传递了佛教精神,也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心灵的成长旅程。

在为期两周的教学中,林涌顺深感学生们的求知欲与态度令人欣慰。此次蓝毗尼之行,林涌顺不仅传递了佛教精神,也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心灵的成长旅程。【拍摄:江欣燕】

◎不是演绎 而是传法

在阿丽雅私立学校( Arya Private School )练习《行愿》后,尼卡( Nischal Dagami )带着几位同学前来,向林猷量询问: “ Captain Lim ,怎样才能像您一样,成为慈济志工? ”

这一刻让林猷量感到惊喜,证明法船不仅是一种演艺形式,更能激发人心,将慈济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他微笑着介绍慈济及其四大志业:慈善、医疗、教育和人文。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使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仅认真聆听,还提交了一份十数人的名单,表达希望尽快加入慈济志工行列的渴望。

尼卡也特别提到,自己毕业后的理想是成为全职慈济志工,实现助人的心愿。猷量深感,这次《行愿》教学,无疑为学生们播下了慈悲与行善的种子。

“我一直都有个愿,就是弘法利生。”林猷量深感,能在佛陀出生地传承《行愿》法船是一次非常殊胜的因缘,让他感到法喜充满。更重要的是,看到学员对法船的认可,以及他们热情加入慈济志工或慈青的意愿。他感受到慈济精神在新的土地上扎根,这让他倍感欣慰。

“ Captain Lim ,怎样才能像您一样,成为慈济志工?”这一刻让林猷量感到惊喜,证明法船不仅是一种演艺形式,更能激发人心,将慈济精神传递给更多人。【拍摄:江欣燕】

◎一分荣耀 一分责任

作为团队中最年长的教学者,赖有财(惟勤)的日程并不轻松:每天六场教学,体力与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老实说,年纪大了,身体确实没以前那么灵活,但只要一想到这是佛法的传承,我的心里就充满力量。 ”他笑着分享:“那种内心涌现的法喜,比什么都强大。 ”

他形容,那是一种被使命唤醒的力量。 “只要我还能动,我就愿意尽力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即便身体疲惫,但在每一堂课上,他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这让他坚持了下来。他回忆,当初接下这份任务时,他并没有犹豫,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分荣耀,也是一分责任。

佛法的核心价值是“百千劫不动摇”的精神,这种坚韧的信念是这趟旅程的真正动力。 “行愿不是表演,而是一种生命的实践。 ”他语重心长地道出,希望年轻人透过这个机会,理解佛法的深远意义,并在生活中实践它。

赖有财的日程并不轻松:每天六场教学,“老实说,年纪有了,身体确实没以前那么灵活,但只要一想到这是佛法的传承,我的心里就充满力量。 ” 【拍摄:江欣燕】

◎教导别人 帮助自己

李汶龙(本征)认为,行愿是一种能量的循环。 “教导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 他坦言,这次教学对他而言并非单向的付出,而是一种相互影响。 “原本我也有些懒散,但看到学生们投入的模样,反而激励了我,让我感到自己有责任做得更好。 ”

他描述,当学生们集中注意力,一起练习手语时,那种共同努力的氛围让他感受到力量。 “利他其实是利己的,因为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更多的动力。 ”这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也更加专注于把行愿精神传递出去。

李汶龙(左一)认为,行愿是一种能量的循环。 “教导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 【拍摄:江欣燕】

陈柏荣(本栩)目睹志工克服语言与文字障碍,成功吸引更多人参与训练,深感震撼。他坦言,这次经历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指导方式。 “排练时,我发现光靠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慈悲与耐心,才能真正帮助船员进步。 ”他指出,仅仅追求任务完成,可能会忽略每个人的需求与成长空间。

在指导的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与视角,我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这样的反思,让他更加重视以包容的态度引导他人。

陈柏荣(左一)目睹志工克服语言与文字障碍,成功吸引更多人参与训练,深感震撼。【拍摄:江欣燕】

◎始于疑惑 终于坚定

维伟( Vivek )是本土志工。他回忆起初见面的情况。当时,慈济雪隆分会志工向他提出要求,希望他加入法船,也当翻译员时。最初,他对志工讲解的真正意义感到疑惑: “这是某种幻想还是实在的承诺? ”然而,随着志工讲述《行愿》法船背后的故事,他逐渐被其精神所吸引,并投入其中。

在训练中,维伟面临多重挑战,平时缺乏锻炼,对高强度活动感到吃力。然而,透过坚持与学习,他克服了身体的不适,并在心态上有所转变。他说: “船长教导我要忍受痛苦,在过程中突破与成长。 ”如今,他做到了!他感到身体轻松,内心也更加坚定。

训练期间,志工传授了三个核心理念:纪律、成长与责任。这些理念启发了维伟,也成为他鼓励学生的重要指导方针。他观察到,学生们从最初的喧闹,逐渐变得安静倾听与反思,开始体会这些理念的深意。他相信,孩子们将从中学习并在未来实践所学。

维伟对学生们抱有期望,希望他们不仅获得知识,也能培养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他最后感慨道: “马来西亚志工的教学旅程,不仅让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让我自己受益良多。 ”

最初,维伟对志工讲解的真正意义感到疑惑: “这是某种幻想还是实在的承诺? ”然而,随着志工讲述《行愿》法船背后的故事,他逐渐被其精神所吸引,并投入其中。【拍摄:江欣燕】

● 

陈顺福(济亨)提到曾参与雪隆的第一艘《行愿》法船,负责龙头。后来见证了第二艘、第三艘船的呈现,他感慨道: “船传人,人传法,法传人,人传船。这就是上人教我们爱与善的循环。”

陈顺福有感《行愿》法船的传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道心也更为坚定,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上人教导的精神 —— 信心、勇气与毅力。如果没有这些,大家都无法完成这艰巨的任务。

法船的意义不仅在于表演,更在于传递佛陀的智慧与精神;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希望,而是对佛法的信心。这是一份深远而宝贵的启程!

陈顺福(右)分享道: “船传人,人传法,法传人,人传船。这就是上人教我们爱与善的循环。” 【拍摄:江欣燕】
《行愿》法船的意义不仅在于表演,更在于传递佛陀的智慧与精神。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希望,还是对佛法的信心。这是一份深远而宝贵的启程。 【照片提供:江欣燕】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