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人文推广传法脉 谦谦有礼募人心

三天两夜的“静思人文精进研习工作坊”课程设计如水波流动性,让大家有实际的操作过程,以及讲师陪伴学习。 【摄影:唐仕凯】

证严上人希望每一个跟静思相遇的人,皆能体会生命的意义,改变方向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慈悲和爱,静思人文志工有智慧地走入人群利益众生,就是在传法。

2024年3月29日至31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了一场连续三天的“静思人文精进研习工作坊”,除了慈济雪隆分会的静思人文团队报名,来自东马据点、东海岸据点、南马、马六甲分会以及新加坡分会的静思人文志工,共计一百零六位齐聚一堂,大家一起喜乐学习。

讲师团队阵容可以用“豪华”来形容,五位来自台湾的讲师有大爱电视台《悲智印记》前节目主持人谢佳勋,她也是北京《奥运大讲堂》礼仪讲师兼主持人,以及专业国际培训讲师、慈济人文经营企划处长林蔚绮、资深人文推广志工郑春玉、詹玉英和陈盈绚。师资团队为了让学员们能快速融入学习状态,更是煞费苦心地设计课程的波动感,以浸润式实作熏习,让研习工作坊显得生动、轻松、活泼和充满乐趣。

谢佳勋指出,静思人文志工团队需具备三项才能,研习工作坊主要围绕在这三个重点培训,第一“静思人文与法脉永续性”的认知、第二“人文素养”的内涵,第三“沟通表达”的能力,最后以“茶书会”呈现学习成果。

2024年3月29日至31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了一场连续三天的“静思人文精进研习工作坊”。【摄影:李国强】

◎静思人文 法脉深耕

静思人文志业有资粮与道粮,都是在传承静思精舍的一份使命。静思精神源于证严上人、孕育在精舍师父、再传到书轩和志工,是一脉相传的文化。林蔚绮:“上人希望每一个跟静思相遇的人,皆能体会生命意义,改变方向而成为更好自己。”因为慈悲和爱,静思人文志工有智慧地走入人群利益大众,就是在传法。

什么是传法?林蔚绮:“志工以慈济人文身形,由内而外的一抹柔情微笑,让人感受到舒服而愿意靠近细细倾听,这就是传法。”传法脉要以身作则,先将法用在自己的身上,再展现于人与人之间。

林蔚绮:“志工以慈济人文身形,由内而外的一抹柔情微笑,让人感受到舒服而愿意靠近细细倾听,这就是传法。” 【摄影:李国强】

◎感恩尊重爱 非名词是动词

讲师谢佳勋授课活泼、幽默风趣,言行举止间却掩饰不了那一份优雅知性的气质。 “何谓人文素养?”一、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修养:修养是修身养性端正行为,从小培养就能深植内心。二、无需提醒的自觉:自觉觉他,自觉更要无需他人的提醒。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自律、自爱、自利地利他。四、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的善良:人之所欲,施之于人的关怀,也是人我利他的善良。

人文之美在于内在美和外在美,两者缺一不可。内在美有“身仪、口仪和心仪”即《静思语》口说好话、身行好事和心想好意;外在美是“服仪、仪态和礼仪”,即在服装仪容上能自我要求,是修养礼仪气质;在待人处事上知人伦义理,是培养道德品性。

人文看似虚幻不实,其实人文是具体的,谢佳勋指出:“当感恩、尊重、爱不再是名词,而是动词时,感恩、尊重、爱所体现出来给别人的感觉,让别人感受到那一份喜悦,就是慈济人文素养。”

谢佳勋指出:“当感恩、尊重、爱不再是名词,而是动词时,感恩、尊重、爱所体现出来给别人的感觉,让别人感受到那一份喜悦,就是慈济人文素养。” 【摄影:李国强】

静思人文志工是传法者,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环,有效的沟通法,不是说了什么内容很重要,而是怎么说更重要。谢佳勋表示:“传法当然重要,可是如果我们只在意自己的内容,却忽略了声调(柔和声色)和表情(微笑)的人文素养,就难以达到有效的沟通。” 完整表达分三部分:内容占7% ,声调占38% ,肢体(表情及动作)占55% 。

三天两夜的精进研习工作坊,除了涵盖人文礼仪素养、人际沟通技巧、静思花道、茶道、最后更有带动书籍导读的方式等等。课程设计如水波流动性,让大家有实际的操作过程,以及讲师陪伴学习,使得志工们更有兴趣与信心,把举办茶书会成功的经验,普遍在马来西亚各社区。

静思花道,透过与花草对话,借以体悟人性至真、至善、至美。 【摄影:王秀玉】
志工们用心在学习人文素养与礼仪,比如“女王式坐姿”,就是一只脚掌直放,另一只脚掌放在后边。【摄影:陆福祥】

“上人的书籍这么好,要用什么方法让大家知道,又可以接受呢?”来自台湾的郑春玉回想过去十多年,以“茶书会”邀请大家一起来体验好茶与好书,希望每一个美丽的相会,都能激荡出无量的生命火花。 “用茶水吸收法水,用茶会祥和社会”,茶书会的定义主要共读、共学与共伴。以分组形式进行,每组约八到十人,各组皆有桌长陪读,桌长会选一本书,再分配每人在数分钟内,各读一小段后分享读后心得与收获,这种共读方式,让大家能在半小时内共读完一本书。

“用茶水吸收法水,用茶会祥和社会”,茶书会的定义主要共读、共学与共伴。以分组形式进行,每组约八到十人,各组皆有桌长陪读。【摄影:黄勇雄】
来自台湾的郑春玉与众分享过去十多年,以“茶书会”邀请大家一起来体验好茶与好书。【摄影:蔡梦萍】

◎花蝶破茧 化感动为行动

来自东马砂拉越美里的许黎梅(明扬)坦言自己并不擅长与人沟通,参加“人文精进研习工作坊”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她对讲师谢佳勋赞叹不已。 “谢佳勋师姊太棒了,她的带动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里面,而且收获满满。”

许黎梅今年新承担静思人文推广干事。她在参加工作坊之前,心中充满疑惑。 “如何更有人文的推广静思人文产品?”、“如何在承担中不起烦恼心还法喜满满?”、“如何加强人文志工的向心力?”、“感觉像销售”等,三天两夜的课程为她解惑了。

课程中的主持技巧和人际沟通方法让她获益匪浅。 “我学到沟通的好方法是微笑。说话时要微笑和语调柔和,对我来说是很挑战的功课,但是我会努力做到。”对主持毫无经验的她一直不敢当主持人,参加这次工作坊加强了信心,她说:“我认为当主持要非常生动,不让台下的人觉得沉闷,佳勋师姊真的带得很好,而且给我们的资讯非常丰富,也很实用,我回去会尝试办茶书会,带动导读上人的书籍……”

黎梅对办茶书会也充满信心和有了一些想法。 “我打算先邀请人文志工来参加,让他们知道接下来的目标和方向,然后开始规划每个月办一次茶书会,大家共同学习分享文物等。”

最难得的是,许黎梅经过了三天的课程,笃定了方向,提升了使命感。当她分享最触动她内心的一句话时,不禁热泪盈眶且哽咽地说:“在'成果发表之茶书会'上,主持人分享了三义茶园的缘起,陈忠厚师兄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如果很用心的做,还不能够圆满的话,就用命来做,我觉得这才是上人真正的好弟子。”

她已经突破自己,也希望化感动为行动。 “我真的要为上人承担,这才是真正做到爱上人、恭敬上人和供养上人。”

许黎梅经过了三天的课程,笃定了方向,提升了使命感:“我真的要为上人承担,这才是真正做到爱上人、恭敬上人和供养上人。” 【摄影:黄勇雄】

◎一分愿力 一分使命

来自巴生的纪香花(慈嵩):“三天的课程对人文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以往都是回到花莲精舍学习,然而并不是所有志工都能顺利踏上旅途。这次在雪隆举办,可以让更多的志工有机会学习。大家都收获满满,已经迫不及待地策划如何在社区推动与传扬了。”

一门深入静思人文志业,悠悠二十载弹指一挥间,香花不禁感慨万千,思绪回溯二十年前那一份愿力:“上人的法那么好,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承接静思人文,可以把上人的法传出去,我一定全力以赴。”

过去没有办茶书会的经验与概念,香花虽然有想法,却也没信心在社区推动茶书会。这次经过工作坊,除了学到导读书籍、茶道和花道,香花自觉学到带动的技巧:“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于沟通和笑容。”静思人文团队进行人文推广活动时,面对的都是陌生人,以微笑让人觉得欢喜,再分享一句《静思语》,也是在传法了。

香花愉悦地表示,今年的展望是把静思人文深入社区,这是一份发自心底的使命感。许多人都是生活忙碌而无法来到书轩,志工却可以就走入社区办茶书会,让社区民众喝上一口好茶,听闻一句上人的智慧法语,把上人的书籍与法品推广让更多人受惠。

纪香花表示,今年的展望是把静思人文深入社区,让社区民众喝上一口好茶,听闻一句上人的智慧法语,把上人的书籍与法品推广让更多人受惠。【摄影:李秀君】

● 

静思法脉起源《无量义经》行菩萨道的精神理念,所承担的是天下众生慧命的责任。静思法品是智慧的教育,透过志工对身边人的关怀所传递的一份爱,林蔚绮:“人文推广没有绝对的方法,静思人文志工要秉持一颗真诚的心,搭建起桥梁,让有缘人有个机会,带着他们的因缘朝向上人和静思法脉的方向去。”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