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
在吉祥月期间,为了推动“推素”活动,峇都喼互爱团队萌生了举办一场素食义卖会的念头。最初的构想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未有明确方向。直到后来决定在峇都喼侨民华小举办义卖会后,整个计划才逐渐成形。
十月的阳光微热,屠妖节将近,九位慈济志工与大德怀着满满祝福,准备为照顾户帕提班(Parthiban)进行居家翻新。对这个家庭而言,这不只是墙壁换上了新装,也是一道久违的光,重新照进他们的生活里。
在全球面对气候变迁与城市灾害日益频繁的当下,如何提升城市韧性、凝聚社区力量,已成为国际关注焦点。慈济雪隆分会凭借多年来在环保防灾、灾后重建与人道救援等的持续努力,荣获颁发“2025年马来西亚人居环境荣誉奖——城市危机对策杰出组织奖”,以表彰其在城市危机应对管理与领导社区志工行动的卓越贡献。
2025年10月5日,慈济与马来西亚国家血液中心(Pusat Darah Negara PDN)于峇都喼侨民国民型华文小学举办一场捐血活动,共有一百一十二位热心人士报名参与,最终成功收集到六十包血液。活动现场气氛温馨热烈,志工们用心协助登记与检查,捐血者也以实际行动展现爱心,共同为医疗用血贡献力量,让社区洋溢着关怀与温情。
2025年10月3日与4日,两百九十一位同仁静静入座感恩堂,等待一场属于“心”的学习之旅。这是慈济雪隆分会举办的“2025同仁营”课程,主题为“扎根与成长”,由来自台湾奈普敦学习顾问总经理的高明智老师(惟智)授课。
2025年9月28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一年一度的亲子慈少圆缘。台上台下不只是孩子的身影,更有父母陪伴的泪光与笑容。这是一个见证成长与改变的时刻,父母看见孩子在善的环境中勇敢绽放,而孩子则感受到父母在慈济的薰陶下学会放下、学会表达爱。
洪佩华与儿子洪汉伦,搀扶陈美琴出场。三人走到舞台前方,她如女儿撒娇般紧靠着陈美琴,洪汉伦则把头伏在陈美琴肩上,这一幕祖孙三代的天伦乐,温暖了现场氛围,更触动人心。
《浩瀚父母恩》舞台剧,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慈济分会与据点多次演绎。不同的是,每一次都有新的孩子、新的家庭参与,新的生命故事在舞台上发生。今天,更有四百二十五位亲子同声合和,将孝亲的力量推向高峰。
透过手语演绎〈报恩〉,母子俩跨越青春期的鸿沟,心灵更贴近,爱得自在而自然。演出落幕时,儿子搂着母亲,在她温柔的脸庞落下一吻,情深动人。
周末清晨,原本静谧的校园被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家长们牵着自家宝贝的小手,陆续步入校园,校园洋溢着期待与喜悦……
来自台湾的李玲惠校长,于2025年8月1日卸下慈大附中第八届校长一职,但退而不休。隔月,她便展开第七十四趟马来西亚教育行,为教育团队举办多场讲座。其中一场专为大爱妈妈团队设计,主题为“如何成为人文飘香的大爱妈妈”。
2025年9月20日,慈济雪隆分会执行长简慈露前往位于吉隆坡增江的慈济医疗辅具服务中心,与十六位守护中心的志工交流,细心聆听这一年来中心的点点滴滴。
2025年9月20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迎来一百零八位志工共同参与“成为有魅力讲师的关键”课程。回首人生的旅程,或许您也曾因为某位讲师的一句话而深受触动,甚至因此改变了一个决定或行动。当天的课程提醒我们:“魅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可以学习与培养的。”它来自三个关键,那就是真诚的心、清楚的内容、温暖的互动。
在慈济教育体系中,“感恩”不仅是理念,更是日常实践的根基。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幼儿部于2025年9月19日,在幼教多功能礼堂举办一场以“超级英雄”为主题的敬师谢师感恩会;由家长们自主筹划、带领学生透过奉茶、奉食、按摩、游戏等环节,让教师在温馨互动中感受来自学生与家长的诚挚谢意。
2025年9月17日及18日,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分别为中学部和小学部举办温馨的敬师谢师感恩会。活动特别选在体育馆举行,让全校师生齐聚一堂,打破以往只有部分班级透过直播观看的模式,眞正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见证这份爱与感恩。
四天连假,当多数人选择外出旅游、享受假期时,一群本着宣扬佛法,怀抱热忱的年轻人相约在莎阿南佛学会,筹办儿童佛学营。这场活动不仅是一趟学习佛法的旅程,亦是撒播善与爱的行动,期许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慈悲与智慧的菩提种子。
任职台湾慈大附中校长十八年的李玲惠校长(明奉) ,终于有了传承。卸任后的她,并不意味着停下脚步,而是开始另一个更为积极的人生里程碑,为的就是要把教育理念传到世界去。
“我在这里住了十八年,没想过会搬离。可是,不搬就没地方住,也没有家了。 ”照顾户陈钰兰婆婆对着志工,双手合十,语气微微哽咽:“谢谢您们,没有您们,这个家也搬不成,我也不知要睡哪里?”
梳邦再也及布特拉高原社区的慈济志工应梳邦再也第四区(Zone 4)市议员卡马鲁希山之邀,于2025年8月31日国庆日当天,在庆典现场呈献寓意三大民族和平共处〈一家人〉的手语表演,并带动社区居民环保捡跑外,同时也请慈济在现场指导回收资源的分类。
“我们需要:有清净的心、无私的大爱,全心投入清修士的有志一同者,共同承担志业,一起来顾家! ”这是刘家芸(静澄)清修士(注1 )与跨海招生团队成员,发出的殷切呼唤。
第 1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