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温情奉茶记恩情 浴足感恩忆成长

孩子们跪地恭敬地为父母奉上一杯温热的茶。父母接过茶杯时喝下的,不只是茶香,更是孩子长大的印记。【摄影:叶恩汉】

 一场以“当我们同在忆七”为名的毕业慈青感恩孝亲茶会,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以茶水与心,诉说成长的记忆与感恩、续写爱的传承、回首来时路……

2025年11月8日夜晚,慈济甲洞静思堂洋溢温馨氛围。五位毕业慈青带着感恩心,与父母、学长姊及慈青伙伴五十九人齐聚一堂,参与“当我们同在忆七”毕业慈青感恩孝亲茶会,重温慈青大学岁月的成长点滴,也将最深的感恩献给父母。

“忆七”的“七”,原指七位毕业慈青间的情谊。虽然其中两位因缘不具足未能出席,但那分携手共善、共修、成长的缘分,依然珍藏在每一位出席者心中。

五位出席茶会的毕业慈青,分别是:柯智恩、薛乙玲、黄钰婷、杨颖恩和陈思洁。他们都是大东蕉赖区的活跃干部,不只参与雪隆见习志工课程,更发愿要成为师公上人第一代静思弟子。这一晚,他们以一场充满感恩与祝福的茶会,为自己的大学慈青旅程写下温暖句点。

五位出席茶会的毕业慈青,皆是大东蕉赖区的活跃干部。不仅投入雪隆见习志工课程,更共同发愿成为师公上人第一代的静思弟子。【摄影:林子淇】

◎拔穗成人 感念亲情

柔和乐音响起,父母亲为孩子戴上学士帽,轻轻将稻穗从右边拨到左边,象征着稻穗成熟、学有所成。那一刻,不只是大学学业的圆满,更是感恩的启程。

紧接着奉茶仪式,孩子们跪地恭敬地为父母奉上一杯温热的茶。一声“爸爸妈妈,请喝茶。”,父母喝下的不只是茶,更是感受孩子成长的滋味与一分暖人的心意。

当浴足环节开始,场内气氛更见温馨感人。父母缓缓将脚放入盆内,孩子们低头为父母轻轻擦拭。世间最真挚的爱,莫过于父亲的爱;世间最动人的情,莫过于母亲的情。句句的感恩与道谢,感动在场的每一位,许多观礼者更红了眼眶。浴足后,孩子们起身轻轻拥抱父母,将万言千语化作一个温暖的拥抱,感谢父母多年来的爱与陪伴。那一刻,爱与感恩交织成最动人的画面。

父母亲为孩子戴上学士帽,轻轻将稻穗从右拨到左象征稻穗成熟、学有所成。那一刻,不只是大学旅程的圆满,更是带着感恩踏上未来的启程。【摄影:林子淇】

◎感恩心语 铭记成长

几年的大学岁月,慈青社就像是慈青的第二个家。五位毕业慈青在分享环节里,纷纷说出心中感受。

柯智恩回顾首次承担香积组组长任务,在学长姊与父母陪伴下,让她勇于尝试,感受到慈青大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她说:“对的事情,做就对了。”立志在未来特殊教育岗位上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榜样,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尽管被分派至霹雳州担任公职小学特教老师,她仍承诺把握因缘,精进不退,持续参与慈济活动,陪伴其他伙伴成长。

柯智恩回顾首次承担香积组组长任务,在学长姊与父母陪伴下,让她勇于尝试,感受到慈青大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她说:“对的事情,做就对了。”【摄影:林子淇】

只因朋友邀约参加活动、顺便收集学分,薛乙玲记得第一次净滩,看到大家弯腰捡垃圾的画面,心中被深深触动,原来慈青是用行动去付出。这分好奇与感动,让她更想深入了解慈青,也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体会到“能做有意义的事”的充实感。

原本只是因朋友邀约、顺便收集学分而参加活动,没想到第一次净滩时,看见大家弯腰捡垃圾的身影,深深触动了薛乙玲。她因此走近慈青,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也在付出中体会到“做有意义的事”的充实感。【摄影:叶恩汉】

另外,黄钰婷体会到家人的关爱不仅透过言语,更在行动中体现。随口说想吃的食物,隔天便出现在餐桌上;姑姑带着她捐款、捐衣服,让她明白做好事不难,关键是从小事开始。她加入慈济时内心充满喜悦,原本只是想利用空闲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却收获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她也感恩家人的善解,尊重她的选择,愿意支持她去做想做的事,并希望未来能继续与伙伴们同行在慈济菩萨道上。

黄钰婷深刻感受到家人的爱,总在行动中默默呈现,一句想吃的食物,隔天就端上桌;姑姑带着她捐款、捐衣,让她明白行善从小事做起。加入慈济后,她原本只想善用空闲时间,却意外收获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摄影:林子淇】

杨颖恩从小到大父母总是尊重她的想法、支持她的选择,让她一直感受到幸福与被爱。加入慈青后,学长姊的陪伴成为坚实后盾,使她能走得更远、更坚定。她立下决心,将来努力工作,让父母生活轻松,并在工作之余持续参与慈济活动,帮助更多人,精进菩萨道,把这分爱继续传递。

杨颖恩立下决心,将来努力工作,让父母生活轻松,并在工作之余持续参与慈济活动,帮助更多人,精进菩萨道,把这分爱继续传递。【摄影:叶恩汉】

本性内向的陈思洁,初入慈青时几乎一无所知,却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面对压力与迷茫,还是处理复杂的任务,她都与伙伴们互相扶持,共同成长,让她在实践中学习协调、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参与难民运动会、义卖粽子、麻风病院探访、街头募款等活动,每一次看到受助者的笑容,都让她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慈青不仅丰富了她的大学生活,也让她学会付出与感恩。

陈思洁分享初入慈青时几乎一无所知,却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面对压力与迷茫,还是处理复杂的任务,她都与伙伴们互相扶持,共同成长,让她在实践中学习协调、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能力。【摄影:林子淇】

◎感恩付出 双向回响

毕业慈青家人们随后也表达他们的欣慰与支持,这个环节的双向回应,令茶会充满了温暖气氛。

其中柯智恩的母亲李宝钻表示,女儿在茶会里为父母奉茶和按摩,让她感受到慈青理念早已在日常生活中萌芽。女儿在慈青持续成长,并透过讲座活动引领家人接触慈济。她感恩懿德妈妈吕婕绮与团队的付出,也欣慰女儿能安心参与活动。李宝钻妈妈虽因时间无法全身投入志工行列,但她支持女儿行善立愿,并希望她把握因缘,持续做好事。

黄钰婷的二姐黄茹芸起初担心妹妹加入慈济后是否能兼顾学业,没想到黄钰婷不但能善用时间,还展现领导力与责任感,令她惊喜佩服。她指出,黄钰婷变得更积极、成熟,也懂得体谅与引导家人。参加毕业慈青感恩茶会,让她第一次看到妹妹在团队中的模样,感到非常骄傲,也感谢团队给了妹妹另一个温暖的家。

真诚交流,不仅让毕业慈青感受到父母与家人的支持,也让家人更理解和见证她们在慈青的成长与付出。

柯智恩的母亲李宝钻表示女儿在慈青持续成长,并透过讲座活动引领家人接触慈济。她感恩懿德妈妈吕婕绮与团队的付出,也欣慰女儿能安心参与活动。【摄影:陆翰廷】
黄钰婷的二姐黄茹芸起初担心妹妹加入慈济后是否能兼顾学业,没想到黄钰婷不但能善用时间,还展现领导力与责任感,令她惊喜佩服。【摄影:林子淇】

见证毕业慈青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朋友到家人,一路走来的成长蜕变,让陪伴团队代表蔡蕙璇学姊感触良多。她请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在大学期间很乖,善用课余时间行善付出、勇于承担。她感恩大部分毕业慈青愿意继续以学长姊身份,陪伴伙伴们前行。 “我们一直都会在这里,等大家回来。 ”

工作人员与陪伴团队共同呈献手语〈给你〉,表达对毕业慈青最深的祝福。就在众人感动之际,萤幕上惊喜播放为毕业慈青特别准备的影片,作为献给陪伴团队的感恩礼物。片中的回忆与毕业慈青们真挚的心声旁白,让众人再度眼泛泪光,陪伴团队蔡蕙璇学姊更感动得泣不成声。那一刻,场内弥漫满满的爱与感恩,见证了慈青情谊的延续,从被陪伴到学会陪伴,爱的力量生生不息。

工作人员与陪伴团队共同呈献手语〈给你〉,表达对毕业慈青最深的祝福。【摄影:陆翰廷】
萤幕播放毕业慈青特别准备的影片,真挚回忆与心声让众人眼泛泪光,陪伴团队蔡蕙璇学姊更感动落泪。那一刻,场内充满爱与感恩,见证慈青情谊的延续与爱的力量。【摄影:林子淇】

茶会最后播放师公证严上人的开示: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作为子女,应当以一颗孝心珍惜自己的身体,行善造福,回馈社会,让生命发光发热,温暖他人。愿每一位毕业慈青都能以行动回报父母恩情,让他们因孩子的成长而感到欣慰,也让这份爱继续在人间流转。

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被陪伴到学会陪伴,这五位毕业慈青以行动诠释“知恩、感恩、报恩”的精神,为他们的青葱岁月写下难忘篇章。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修行的起点。愿他们带着慈悲与智慧,继续在人群中发光,同时影响更多大学生加入慈青社,让更多年轻人体会造福人间的法喜。

家人的陪伴与祝福,化作毕业慈青心中最温暖的力量,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修行的起点。 【摄影:叶恩汉】
茶会最后播放师公证严上人的开示: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作为子女,应当以一颗孝心珍惜自己的身体,行善造福,回馈社会,让生命发光发热,温暖他人。【摄影:叶恩汉】


(资料来源:柳慧晶、林敏茗)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