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护持教育 爱心捐献

黎小强于义卖会上敲响爱心锣。他了解吉隆坡慈济学校迫切需要建设基金,因此发愿捐献荣董。 【摄影:伍诗昱】

一般人对行善布施的观念,多停留在等将来有钱才付诸行动。然而,却有一些善心人士,他们虽然没有丰厚的财富,有者生活亦仅属小康,但是​​他们愿意捐献部分储蓄予教育建设,为教育献力的精神值得敬佩。

为筹募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建设基金,慈济志工各施其法、善用巧思,有者凭着精湛厨艺烹饪美食供义卖、有者化朽木为既美观且实用的木椅、拥有“绿手指”的志工细心栽培盆栽,也有人发挥爱心捐献荣董〈注〉等等,体现众人注重教育而付出的大爱与大舍的精神。

捐钱做善事其实并不难,但是愿意捐出一大笔款项,实是不易。然而,发大心、立大愿的有心人,既懂得把握当下,理解如何发挥金钱的良能,利益社会。

◎ 源头活水 培育英才

十八岁那一年,黎小强(惟澈)独自一人从砂拉越美里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 Putra Malaysia)深造。当时,由于家境非常穷困,在缴交学杂费后,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他靠着升学贷款以及一股毅力和勇气,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士学位。

十多岁就接触社会的小强深信致富之法离不开回馈社会,对社会贡献可以累积福缘;因此,无论大小善事,例如:印佛书与众结缘、捐血、扶持洗肾中心、捐款给单亲妈妈及基督教团体等等,小强皆不分宗教,义不容辞参与。 “我当时的观念是出钱赚福报,是很直接的事。”

现年三十七岁的小强参与慈济十多年。开始接触慈济时,他是抱着“付出有所求”的心态加入,他自我调侃地说:“我以为捐钱和帮助他人可以让我的生意兴隆,甚至天真地以为付出后赌博可以赢钱……”原来,年轻时的小强习气很重,他很爱打架、赌博等。即使认识慈济多年,但他一直却步,迟迟不敢深入参与,把自己局限于环保站活动或载送慈济照顾户到诊所看病,仅此而已。然而,在听闻证严上人讲经说法后,他渐渐体悟到正信佛法的真实义,才明白“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修来的。”

黎小强(左)参与2016年柬埔寨大米发放,了解为人群付出的真正意义后,他欢喜付出。 【摄影:胡玉美】

正当小强下定决心踏入人群付出时,一次的无常,将一名视他如挚友的志工带走了。在极度不舍的情况底下,他承接了这位志工在环保站承担站长的岗位,延续友人的使命,亦填补心中对于好友的思念与不舍。

这一路走来,小强在付出中得到许多欢喜,感觉生活越来越顺遂。但是,这段安然喜乐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 2018年8 月29日,八十五岁的父亲突然一睡不醒,离世了;而母亲亦在一个多月后悄然往生。这种突如其来的考验打破了小强坚信的“好人有好报”的想法。为了生活,长期在外地打拼,他来不及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小强哽咽地说:“当时让我感觉行善未必就能保佑我的父母可以享福、过安逸的晚年。”

由于过度思念父母,小强在刹那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困扰都在这个时候往自己冲来。逆境来袭,令小强有点招架不住,每晚痛哭、失眠,他的心中开始产生逃避人群的念头。

陪伴于小强身边的同修李汉柔(慈谛),看着丈夫的性情一时间大逆转,心生难过与不舍,建议小强陪伴她回到台湾花莲静思精舍当志工。满腹疑问,心中一直想寻找父母往生后何去何从的小强,欣然答应。 “汉柔时刻都处于反观自省的状态,她的温柔与笑容亦是辅助我降伏哀愁与脾气的良药。”

静思精舍四处充满正能量,家的感觉与温馨的氛围令小强的心安定许多,不仅如此,在小组分享中,他也听到大爱剧场《有你陪伴》的故事主人翁黄静贻(虑迎)的分享,让他对行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静贻形容从前的自己爱打扮、爱花钱、贪图享受,无疑是在消福。由于体悟到救世要救心,恰逢慈济要盖医院,想到证严上人的教诲:“借着有形的建设来净化人心。”因而发大愿捐钱布施,利益大众。为了圆满两个荣董,静贻和丈夫严一辉(惟接)改变生活方式,从奢入俭、降低欲望。他们甚至可以放下身段捡拾人家不要的青菜、水果来吃,到环保站结缘回收的二手衣服来穿。这一份甘为清贫,大舍的情怀顿时感动了小强。 “静贻师姊没有房子,没有车子,但她却拥有大舍的心胸,我心中的大舍种子即开始萌芽,不再想要等到赚大钱才捐荣董了。”

他领悟到真正的财富原来就在佛经中,而非钱财数字。 “我终于了解到人在利他时,才能磨灭自己心中的贪、瞋、痴、慢、疑这五毒。我要学会舍,才能生起心灵上的富足。心灵的安定,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

今年3月3日,小强和汉柔一同参与于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的精进研习营,席间听到志工董秀美(慈泽)及慈济雪隆分会教育执行长苏祈逢(济祈)分享,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正迫切筹募建设基金,小强认为此时此刻,正是他布施捐献的时候。课程结束后,小强在课程心得回馈单里发愿捐献荣董,然而,他的户口中其实并没有这笔存款。

“即使储存到这笔钱,我也不会大富大贵;少了这笔钱也不会致我于贫穷。捐献给学校,哪天我们百年归老后,学校依然发挥培育国家未来栋梁的良能。 ”

虽然黎小强未存到捐荣董的善款,但李汉柔(右)仍无怨无悔地支持黎小强。 【摄影:陈德铭】

当天,小强就在回家的路上告诉汉柔这个决定,汉柔不但没有反对,还温柔地表示:“嫁鸡随鸡,只要他想做的,对的事,我一定会支持。”

◎ 透过教育 转变人生

“我的脑里一直隐藏着这一件事:总有一天我们家亦会捐荣董。”

在第二次的筹建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义卖会的会议上,小强向志工们宣布这个消息。小强说,尽管自己还没有存到这笔钱,但他要开源节流,从小小的理发费用开始节省,即把头发理成“阿兵哥头”,以减少理发的次数,就可以存钱。小强的分享让志工蔡雪棻(虑慈)深受感动,促使她也有想捐荣董的动力。

黎小强于义卖会会议上宣布自己发愿捐献荣董,一颗单纯付出的心感动一众志工。 【摄影:陈德铭】
捐献荣董的念头早已藏在陈文华与蔡雪棻夫妻脑中,如今因黎小强的分享而让两人更坚定。 【摄影:颜伟明】

隔天,雪棻开始采取“魅力行动”,她轻声柔语地游说丈夫陈文华(惟济)将准备养老的存款领出来捐荣董。一直认为要善于利用钱财的雪棻表示:“这笔存款放在银行里,我其实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反之,捐献教育建设让它发挥其价值与功能,造福群众会更有意义。反正,我们还可以再赚回来。”

其实,文华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务农,母亲帮人洗衣服及“无师自通”裁剪马来服装帮补家计。从小,文华就养成节俭的习惯;他从不敢奢望拥有什么,即使想要有一份外带的早餐,对他们家来说,亦是很奢侈的事。虽然生活清苦,父母亲却非常注重孩子的品行与教育,所以文华与五位兄弟姊妹都很乖巧,成绩皆名列前茅。

中学毕业后,文华顺利考上大学,但由于家境贫穷,父母无法负担文华的学费,更别说在吉隆坡昂贵的生活费。因此,文华唯有仰赖贷学金及在课后担任补习老师赚取生活费,很不容易地完成了马来亚大学(Malaya University)学士学位。毕业时,他还以一等学位而获得赦免摊还升学贷款。

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捷径,父母亲期许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以便将来觅得一份正当且稳定的工作,让生活安裕。一路走来,文华能够体会教育的重要,因为他就是通过教育而改变生活的实例。

至于捐献荣董的念头,早已经是夫妻俩脑海中的心愿。文华回忆,勤俭持家的父母是孩子们的身教与楷模,虽然自身处于贫困的状况,父亲亦在同事们有急难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造就文华遇见苦难人时亦会行善布施,乐于救助。

然而,当考量到要为孩子储存出国深造的教育费,捐献荣董的举动却让文华一直犹豫不决。文华与雪棻育有三位分别为十九、十六和十三岁的孩子,他表示:“我是属于保守派,我会以孩子的教育费作为首要考量。但是,经过雪棻的分析,确实是应该把握机缘,趁着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最需要大家的时候捐款,这样才能达至捐献的意义。”

当考量到要为孩子们​​保留出国深造的费用,陈文华(左二)对捐献荣董即犹豫不决。 【摄影:蔡德青】

慈济办学以美善大爱为基础,以品格教育为优先,培养孩子有坚实的知识基础、独立的思考与生活技能。文华认为透过教育可以启发众人善的思维,从而让社会注入一股净化人心的清流。

此外,文华感念母亲不辞劳苦,为养育儿女而牺牲。今年七十九岁的母亲已可以安享晚年,但文华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他惋惜地说:“妈妈很聪明,很可惜妈妈没有受过教育,不然她或许会有一番更好的成就。”他心中为母亲祈愿,希望母亲未来(来世)亦有因缘就读慈济学校。

文华与雪棻,这两位成长背景各异的人凑在一起,共同建立一个注重教育,行孝、行善都不亚于人的积善之家。文华与雪棻都很疼爱自己的父母,雪棻更是深深地感恩自己从小生活无虞,更赞叹母亲虽然在中国出世,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却未曾被封建思维所影响。 “妈妈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施予满满的爱,因为上一代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妈妈没有机会升上中学,所以她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

“除了帮忙一些轻便的家务,从小,读书即是我的责任。”雪棻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在父母的支持下,雪棻亦顺利完成马来亚大学的牙科学系,成为一名牙医。虽然自己开业,忙碌于诊所的工作之余,她亦抽空参与慈济举办的义诊,甚至雇用其他牙医来代班,自己则报名参与慈济的义诊活动,在在体现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善举。

雪棻的努力,打动了文华原本就心存慈悲的心。文华答应捐献善款,让雪棻满心喜悦,她深深地感恩文华圆了两人心中的梦;为国际学校、为世代子孙的未来捐献。

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将有形的财富,善尽其所拥有的功能,发挥于利益众生之处,即是创造源头活水。慈济国际学校,肩负着净化人心的使命,为千秋百世培育英才的殿堂。期许人人抱持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精神,乐善好施以护持慈济国际学校的建设。

<注>:

荣董:凡捐款满台币一百万元者,由佛教慈济基金会聘任为永久荣誉董事,简称为“荣董”。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