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佳节发放 寒冬送暖

1966年,证严法师于台湾花莲创办“台湾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汇聚各方善念, 以慈善起家,跨越种族和宗教藩篱,救济病苦之余,亦施予关怀之心、感恩之情,让受助者解脱心苦,体解人间有爱。不仅如此,延绵数十载的善举,亦接引了无数受助之人力求脱贫,以感恩心回馈社区民众雪中送炭的恩惠。

欢愉的时刻,来自他、你和我相聚话家常的每一分秒;节日的庆典,来自慈济志工用心规划、细心筹备的每一个环节。秉持对多元社会和族群传统节日的尊重,体现大爱无界的慈济理念,志工们不忘为即将到来的印裔屠妖节筹办大型的照顾户物资发放,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份祝福,却蕴含了无限的爱心。

2018年10月7日,慈济巴生支会分别于圣淘沙及适耕庄共修处举办一年一度的发放,期许为照顾户们在屠妖节,亦称“万灯节”的日子里,献上衷心的祝福。

◎ 你我同行 相互为伴

天色微亮,雾气弥漫,少了披星带月的苍穹,但闻此起彼落的虫鸣。五更刚过,一列列灯火便徐徐驶入圣淘沙共修处一旁的空地,阵阵引擎声划破原有的宁静。虽然是周休,一颗颗沸腾的心却冲着“办喜事”的心情而来,笑脸取代了倦容,句句透心凉的问候稍来暖意,体现了屋檐底下都是“一家人”的和谐共处以及携手为善的生命使用权。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一家人”,以圆满发放为目标,坚守各功能组和支持团队。他们早在活动前便积极开会讨论,更于发放前几天着手为大约四百人出席的餐饮,分别到菜市场进行采购以及架设会场帐篷的工作。虽然印裔志工都在忙着为自己和家人购新衣和年货,但他们都乐意前来付出,以更贴近同胞的心意来为发放典礼作更周全的准备,希望大家在享用美食的当儿,除了欣赏印度舞蹈,还可以观赏话剧演出。

2018年10月7日,慈济巴生支会假圣淘沙共修处进行屠妖节发放典礼,席开四十五桌,让八十六户照顾户提早欢庆佳节。 【摄影:李汉荣】

为此,教育组志工特安排一群来自巴当爪哇人民组屋区(PPR Padang Jawa)的课辅班孩子,为照顾户及其家人演绎一幕佛典故事。故事描述一位修行人来到江边,看见一群正在嬉戏的猕猴,他即开始思考:“人与畜生的差别在哪?而人何以为人?到底这群猕猴从何而来?”正当苦思之时,修行人巧遇佛陀,遂恭敬地向佛陀请示。原来这群猕猴是因为前世对修行人的一句戏言而必须承受转世为猕猴的果报。猕猴听了佛陀的开示后无不流泪,更为之前的行为忏悔不已。

负责编排演出的教育志工李佩芬表示,筹备演出的时间不长,但在决定要演这一幕之后,志工就开始到人民组屋为孩子们进行《静思语》教学,让他们了解演出的背后意义。经过选角与三天的彩排,除了将“正语”植入课辅班孩子们的心中,亦希望向与会者传达《静思语》“口说好话,如口吐莲花;口说坏话,如口吐毒蛇”的正能量,希望人人都能谨言慎行,不轻忽一句戏言而造业。

◎ 付出无悔 传递大爱 

席开四十五桌的发放会场,欢笑声、音乐声以及志工们来回穿梭厨房和会场两地为照顾户们递水、捧菜,把现场的气氛推向最高点。然而,这样一个大场面,也成了关怀志工的一道难题。

会场每一桌的饭菜皆采用补给方式供应,一旦有了补给的需要时,关怀组和生活组志工的沟通就非常重要。人在会场值勤的志工丘玉蓉(虑觐)时而举起“一”的手势,或举起“五”的手势,紧接着食物就被端上。她分享道:“就是因为会场非常热闹,所以志工就想出了这个办法,举起‘一’代表蔬菜,‘二’代表水,‘五’就代表印度扁豆咖哩,比拳头则是要添加米饭……”志工们透过简单的手势,让餐饮的供应链不间断,照顾户们吃得开心,志工们亦做得欢喜。

另一边厢,距离巴生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适耕庄,有别往年的发放方式,在地志工首办社区屠妖节发放典礼。“会选择在社区举办发放,是为了拉近志工与照顾户之间的距离,以及免去他们路程颠簸的疲惫。省下的时间,大家可以有比较多的互动,志工们还可以亲身体会筹办活动的过程和喜悦……”大港区慈善干事黄美珠欢喜地分享付出的欢喜。

心得满满、笑容不缺的美珠,继续分享着慈善关怀带给她的感动事迹。“志工与照顾户的互动不仅限于慈善日的关怀,遇上突发状况时,大家都会彼此摇个电话关心。社区就有一位印裔照顾户,他的孩子都是受华文教育的,每当志工去他们家给予关怀时,孩子们都会很开心地拥抱志工,也会当我们的翻译,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慈济志工的尊重。”

不管是照顾户或者志工,感恩与尊重是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处事原则,在陪伴与肤慰的过程中如此,在筹办活动的过程中亦然。

◎ 寒冬送暖 铭记于心

拉马斯瓦冉在屠妖节发放上现身说法,志工带他走出困境,让他感激在心,因此呼吁在场的与会者多参与慈济活动,学习志工们的大爱精神。 【摄影:李伟建】

照顾户姆鲁甘(Murugan A/L Sollomutu)偕同太太赛维(Selvi A/P Sellam),带着三男二女,一家七口出席发放典礼。多年前,姆鲁甘因为洗肾导致右手肘细胞坏死而被逼截肢,无法工作。没有了收入,家庭经济顿时陷入困境。身为家庭主妇的赛维纵使面对家庭骤变,但她知道没有放弃的权利,因为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着她照顾,除了坚强面对,她不作二想。自踏入发放会场即笑容满脸的夫妻俩,对于慈济志工寒冬送暖的举动,他们铭记于心。

“发生事故的那一年,家里的所有开销都仰赖我的收入来维持,没有了工作,积蓄也用完了,眼见孩子们即将面临断炊之苦,庆幸得到慈济的协助,志工上门给予我们金钱上的补助,减轻我们的负担……”

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生活,是生命的养分,亦是求存的基本所需。因经济来源发生变故,导致本已入不敷出的生活雪上加霜。多番折腾,经志工为他们家提供“开源”的辅导,让先生和太太的角色对换,在艰难时刻继续撑起这一头家。

六年来的持续关怀和陪伴,年幼的孩子已逐渐长大,十八岁的大儿子已进入社会工作,可以帮补家用,家业和事业两兼顾的赛维,终可放下心头大石。欣慰于眼前四位尚在求学的孩子静静地聆听分享,乌黑的眼珠和腼腆的笑容里,藏不住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满脸笑容的那温欲以行动回馈慈济曾给予家庭的帮助,他表示:“我要成为志工,将大爱的涟漪扩散。”【摄影:马胤鑨】

亲切友善的那温(Navin A/L Ravi)首次随家人出席屠妖节发放,甫抵达会场的他,即满心欢喜地向关怀组志工翁秀凤询问如何才能成为志工。他表示,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修读工程系最后一个学期,毕业后有意加入大爱行列。

那温认识慈济,是因为父亲中风后无法行走,失去工作能力。经校方向慈济提报,妹妹成了交通补助的受惠者,长达七年。父亲无法工作,单靠社会保险金并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以及弟妹的教育费。如同及时雨的补助金,不仅减轻他们家的经济重担,孩子们亦能安心向学,心无旁鹜。

感动于志工们的长期关怀,那温早在数年前就当上了圣淘沙课辅班的代课老师,回馈慈济,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升上大学之后的他,因课业繁忙而暂停付出,可喜的是,他的妹妹向哥哥看齐,接替了他在课辅班的付出,继续造福弱势家庭的孩子。

苦即拔已,复为说法。那温脸带微笑地说道:“很高兴能参与今天的活动,这里的人都很善良,看到您们时,我感受了人性之美。而且,每个月志工来家访时,都对我们很好。他们热忱谦卑、乐于助人,我很喜欢他们这样的态度……”

◎ 慈悲力量 心灵依靠

四十八岁的拉马斯瓦冉(Ramassivaran A/L P Nallaporavi)来自加埔,2014年因心脏病及肺部水肿无法工作而遭公司辞退,只能依靠微薄的社会保险金,生活因而被柴米油盐压得喘不过气以致未能及时就医。

2015年,因孩子是新芽助学金的申请者,慈济志工走进他们家进行家访而牵起和慈济的这一份缘。幸得志工们的陪伴,在2017年被诊断出肾病时给予宝贵的意见,让他有机会及早接受治疗。他非常感恩志工自2015年补助他三个孩子上学的交通费,也从去年开始给予他们家生活上的补助。

拉马斯瓦冉坦言,在他面临困境时,虽然亲朋戚友都知道,但却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只有慈济志工每个月风雨不改,以谦卑恭敬的态度带着笑脸送来关怀,让他深受感动。

应邀上台分享的他不忘呼吁在场的同胞们向慈济志工们看齐:“我们要学习慈济志工做环保,学习他们的大爱精神,我们还要脸带笑容,以一颗谦卑的心待人处事,让对方感受到温暖与爱。这些年来,我们一家常到环保站帮忙,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成为志工,回馈慈济。”

六个月前,嘉维达(Kavitha A/P Govinda)的丈夫在工作时发生意外而离世,突如起来的噩耗,让她陷入悲痛欲绝的情绪谷底。经小区提报,慈济志工走入她们的家庭给予关怀。嘉维达分享道:“因为无常的到来,我们措手不及,在我们最悲伤无助的时候,幸有志工们的支持和鼓励,给我们力量,陪伴我们走出失去亲人的悲痛。”

嘉维达娓娓道出内心的感受,言语间尽是对孩子的不舍之情:“孩子们失去了爸爸,更需要妈妈的照顾,身为妈妈的我,更加要坚强的撑起一家人的生计,把孩子们带大,至少现在的我还很健康,有这个能力。”

收起了悲伤,她微笑地继续说道:“今天第一次带着四个孩子与志工们共度屠妖节,要感谢志工们一路上的陪伴,在每一个月的家访,都有好几位的志工送上关怀与问候,让我们感到温暖,除了物质和金钱上的补助,温言暖语及精神上的支持,让我们家找到了心灵的依靠。”

感恩如日、慈悲如月,不变的大爱如日月朗照,让施与受的每一颗心都得到满满的能量与祝福。尽管距离屠妖节尚有一段日子,冀望照顾户们能够发挥志工们寒冬送暖的精神,把手里拎着的一份份祝福,化着更大的爱心,让它延续……

 

(资料来源 :陈丽娟、陈劲虹、严翠莹、林美丽、刘海伦、孙福全)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