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9日,把握慈济五十九周年庆即将到来,慈济马六甲分会清晨举办朝山活动,两百七十位志工天未亮就汇聚,面向静思堂,虔诚礼拜。
四周寂静,阵阵虫鸣,抬头有慈济标志高高引领,观想宝塔里有观世音菩萨慈悲陪伴。长达一小时,众人三步一跪拜、步步坚定,无人喊累;大家额头朝地,去除纷扰、享受片刻宁静;最后在维那悦众带领下,一齐回归静思堂,也回归自性佛。
把握众心一志的殊胜因缘,人人宁静自心、汇聚善念为天下祈福,更虔诚祝福证严上人法体安康,慈济菩萨道长长久久。
◎ 寻片刻宁静
新进志工张照珠初到一所华小上任,掌校一个多月,诸多繁杂事需要处理,单是19日当天就有四项活动需要她接连参与,但清晨依然把握机会参加朝山,期待锻炼自心、放下执着与杂念,培养信心毅力勇气,再朝正路出发。
“这不是我第一年参加慈济朝山活动,过程中我必须很专注,才能跟得上大组节奏,否则会乱了脚步,让整个队伍不好看。当全心专注的时候,我可以去除各种杂念,成为单纯的自己,去配合大组步伐,我很享受这样一个洗涤心灵的片刻宁静,也是为自己加油打气的时候。”

大众在礼拜朝山时,不约而同透露,柏油路及石灰砖铺陈的朝山步道非常康庄,鲜少有小石子阻碍。其实早在一星期前,在协调志工许伟杰(诚琨)带领下,一群慈青、慈济青年早已分批清扫朝山路,拔除因大雨浇灌而冒出头的小草。
朝山活动前,慈青苏家绅曾到慈济进行三次清扫,抱着有机会就来帮忙,只要多付出一点,扎疼志工的小石子就少一些的心情,在亲身参与之后,才了解到活动进行的背后,很多细节都是来自志工的用心。当听见有人回馈“今年的石头比较少”他非常开心和满足,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年也是他首次朝山,非常期待,原以为会很累、很辛苦,没想到专注地三步一拜,却很快就结束了。他认为,生活有很多烦恼,但是在朝山时专注于当下的一刻,他脑海中浮现“放下”的念头,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此外,苏家绅也在朝山中学会“包容”。当他一度感觉队伍脚步越来越慢时,心中升起疑惑,往前看才发现,前方有一位年长的志工,跪拜较为不便,他释怀说:“虽然过程中队形看起来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习包容,而不是刻意提醒,造成他人的不欢喜。”
◎ 把爱找回来
“我希望借着朝山,将功德回向给两年前往生的母亲。”2023年3月,疼惜自己的母亲往生了,无法走出心灵之苦的陈秀稚,经志工主动联系,成功牵引出来;同年,她朝山为母亲祈福,导致膝盖、手臂脱皮,气也很喘;第二年健康渐渐有所改善,朝山也逐渐顺畅。
“我家和慈济的缘近三十年。当时我家发生火灾,志工上门来关心,父亲就叮嘱我们,以后有机会,你们要去帮忙慈济。2009年我们成功与志工牵上线,带着妈妈一起参加活动,妈妈很喜欢慈济,特别叮咛我,即使有一天她不在了,也要与慈济接轨。如今我做到了。”
因为跟随志工去访贫,她打开心门看见自己的幸福:即使单亲,她依然有两位孝顺的女儿,支持自己活出精彩人生。此外她还参加环保、经藏演绎等,脸色从憔悴变红润。今年朝山,她头触地的时候,平静又法喜,想借此机会向妈妈说感恩:“我又回来慈济了,越做越欢喜,师兄师姐都很关爱,我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多姿多彩,我会照顾好自己,出来做志工,请妈妈不用担心。”

同样在二十多年前,见证马六甲慈济志工陪伴家人、到印尼接领在异乡往生的姐夫大体回来的林爱英,当时心想:“如果有机会,我会来慈济帮忙。”
愿望埋藏在心里还未发芽,间中就听见不少负面的意见;她以今年首次体验的朝山活动为比喻说:“过去有朋友告诉我,朝山后双脚发软,让我一开始就抱着‘试试看'心情,担心自己无法坚持到最后。没想到我越走越精神,感觉很舒服、很轻松,脑袋很清醒,脚步也越来越有力。”
她去年开始参与慈济食物银行发放,今年朝山让她有更深体会,就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一样:“有时候,听多了,会自己吓自己,最重要是自己亲身去体会及坚持下去,就知道这个团体的不一样。”
◎ 守好清净心
在慈青平台里看见学长的邀约,抱着“不妨试一试”的一念心,郑维慧事前帮忙清扫道路,在朝山当天则成为维护队伍整齐的小助手;她会观察志工的位置是否一致,在转弯处用手机打灯为志工引导方向,希望让队伍更整齐,也确保志工们能平安完成每一步。她从各项任务中理解志工们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心情,也体悟有时候队伍方向与脚步不整齐,就像在活动中共识和想法不一致,必须换位思考,在守好大原则下,各退一步,让人人都欢喜。
而自小在慈济环境成长的马六甲毕业慈青蔡彬璇,今次和好伙伴谢贤芝一齐参与朝山活动。现是牙医、也是慈济人医会成员,正在居銮承担慈少课务的蔡彬璇,认为每一次朝山,是盘点过去、忏悔和思考的机会,每一次都带给她深刻体悟。
她说:“在心静下来的一刻,我会反思与他人共事很心急时,是不是应该先静下来再回应?因为很直接的一句话,可能会无意中伤到别人。”去年,她曾和志工从彭亨坐巴士到慈济雪隆参与朝山,和慈青队伍一同走在前方的她,感受队伍浩荡长,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居銮,协助推动慈济志业、持续精进。

她也会鼓励在马六甲上班的伙伴谢贤芝,持续接受志工培训。她说:“有时候周末日我会先在医院值班,再去上培训课。虽然很累,但从小在慈济长大,内心的善种子督促着我,在参与和付出的过程中,学习调伏自己的习气。”她期许自己如朝山步伐一样,走好眼前每一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尽快成为上人的第一代第子。
◎ 为灾黎祈福

前方队伍在朝山,后方厨房也有少数志工在数着时间:“五四三二一,开……”她们打开竹蒸笼,一个个饱满的寿桃包映入眼帘,在蒸气弥漫中,大伙儿将热腾腾的竹蒸笼带到负责包装的志工组别处,再将冷冷、等待排队的寿桃包带入蒸炉中。
当天香积组共要蒸熟一千一百个寿桃包。清晨四点、比平时提早半小时起床的志工陈来月(懿宽)在厨房帮忙。当得知慈济朝山的意义后,打从去年开始,她便不想错过。
“早前曾经陪伴家婆去佛教道场朝山,过后家婆生病了,必须长时间在家照顾她,去年家婆往生一两星期后就是慈济朝山,我们全家一起参加为老人家祈福。今年我的脚不方便,便自我推荐来帮忙蒸寿桃,圆满朝山活动。”
即使只在后方帮忙,也是护法者之一;而今年陈来月不只是帮忙蒸寿桃包,也学习一些制作包子的撇步。
“家婆在每年观音诞,一定买寿桃包祭拜观音妈,去年我尝试过自己制作寿桃包,但是外相皱皱地,不是很成功,上色也不自然;今年我提早安排时间来帮忙做包子,边看边学边询问;今天再来蒸寿桃包,终于让我学到了一些撇步。”她欢喜说。

“缅甸一直给我是很祥和平静的国家,所以当得知缅甸发生灾情,我一度以为是假新闻,确认后很心疼,除了捐款,我更加从灾难中警惕自己,身处平安地方的我们,更要赶紧做保护地球行动。”
2025年3月下旬,缅甸发生芮氏规模8.2强烈地震,酿成严重灾情;4月初,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则传来天然气管外泄爆炸事件。身处平安地的古城子民,在这殊胜的日子,借朝山为天下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