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慈济建筑 无声说法

 

 
慈济的建筑体系,蕴含特殊的人文素养,也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与内涵。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生命;一梁一柱、一窗一欞,都有故事。2018年9月29日,台湾建筑师林文成与七十六位会众和志工,细说慈济建筑的宗教思维,以及他参与慈济建设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大自然资源因现今文明高度发展而被过度消耗,建筑师肩负着社会责任与历史的使命,为人类安居乐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兼顾建筑物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建筑师透过每个精心设计的建筑成品,展现自己的理念和实现个人的价值。然而,慈济志工林文成(本厚)在参与慈济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却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心灵探索。

林文成坦言,要以一个“圈内人”的身份去设计慈济建筑,并非易事。首先必须从对慈济了解的范畴里,把自己抽离出来,再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实相。慈济建筑承载着传达佛陀无我的宗教精神,如何让这看似矛盾的两面,即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体现无我的根本思想,融贯于建筑品当中,是林文成当时所面对的考验之一。

林文成历经探索,领悟到建筑创作也是一项修行、一场磨练、一个寻找真如本性的旅程。铭记着证严法师对慈济人“传承静思法脉,弘扬慈济宗门”的期许,林文成守住初发心,以一颗“与众生结好缘”的善念,为慈济设计了一座座精神堡垒。

◎ 慈济建筑的特色

慈济建筑来自佛教,来自《妙法莲华经》的精髓。有别于传统的佛寺格局,慈济建筑应时代展现几项让人一眼即知的特色,如建筑外观的灰色墙面,似出家人的灰色僧袍;洗石子的施工缝像僧袍条布的缝合线,提醒慈济人减少贪欲、回归简朴。淡灰色带有沉淀的涵义,是视觉最安定的颜色,像外表灰色的慈济建筑,适当地起着稳定人心的作用。

人字形屋顶,也是合字屋顶,象征着慈济“以人为本”的精神,团体生活要以“六和敬<注>”同修同行。屋脊的三颗明珠,象征“佛、法、僧”三宝。慈济静思堂的四根或八根大柱子,代表慈济“四大志业、八大法印”。静思堂内的“回”字型空间结构,应时代、应社区、应“菩萨训练场”的需求,传递慈济人“内修外行”的菩萨精神。

◎ 一砖一瓦在说法

林文成提到慈济建筑的历史,引用建于1963年,证严上人出家后落脚台湾花莲,独自清修的“小木屋”。小木屋的面积不到三点六坪,四面墙用的是很薄的木板,盖在那荒凉的丛林里,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而小木屋有个后门,门高仅一百四十七公分,比一般成人的高度还要低,为何这个门建得如此矮呢?

林文成讲解一些静思堂构造的概念,现场向会众发问关于静思堂外观的意义。【摄影:刘美贤】

“每回进出这后门,是不是需要低头弯腰?”林文成解释。原来上人藉由这扇门,警惕大家要恭敬与谦卑,要时时懂得缩小自己,对一切人事物不起傲慢心。由此可见,当时上人懂得把佛法融会贯通在建筑物上,虽然不是一位专业的建筑师,但却让建筑物也可以无声说法。

◎ 慈济建筑说大爱

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大地震,证严上人一念悲心,不忍灾民在简陋闷热的帐篷里餐风露宿,于是萌起搭建大爱组合屋的念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灾民有栖身之所,并且能很快地重新展开新生活。上人认为,组合屋要人性化、安全、环保、像家般的温馨,让灾民觉得受到尊重。

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上人再次要求慈济人“设计自己想住的房子”,于是诞生了“大爱简易屋”。林文成回顾设计简易屋的挑战——要隔热、采光、通风、环保、雨水回收、太阳能发电,又要容易组装和考虑各种材料的运输与收藏等。林文成说,只要用心,也能达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大爱无国界的慈济建筑,彷如菩萨从地涌现。台湾高雄杉林大爱园区信的教堂、伊朗巴姆五所學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的“大爱永久屋”等等,都是跨宗教、跨种族且不分国界地为有需要的人而建设。而慈济的第一间“慈济屋”,可以追溯到1967年,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为独居、眼盲的李阿抛老先生建的“铁皮屋”。

“花费台币四千元建的铁皮屋,面积不大,用的也是空心砖。”林文成描述,“但在那物质贫乏的六十年代,台币四千元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这所砖屋和当时上人居住的小木屋相比,可以看出上人那全然无我、济世利生的精神理念。”

◎ 让人心安的建筑

以前看建筑只看表面的孙智慧,在听了林文成的分享后,才了然慈济建筑不管是学校、医院或静思堂都是在说法。【摄影:谢瑞添】

从事建筑业的孙智慧,对慈济的建筑有着濃厚的兴趣。从文成的分享,智慧才知道慈济的建筑是要带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理念。以前智慧看建筑只是看表面,不知道建筑会带有佛法。他的第二个理解是,慈济的建筑不论是学校、静思堂、医院全都在说法。

蔡林法是一位建筑工程经理,目前负责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的营建工程,因为被讲座主题“听,建筑说故事”吸引而前来。从文成讲述静思堂的“人字型”屋顶,意義在於合和、人和,让林法想到,作为一个人,我们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无我”才能人圆、事圆、理圆,这在工作上对他很有帮助。

住在甲洞的刘欣怡,时常驾车经过静思堂,路上堵车时,心里很烦躁,不过当看到静思堂后,心里就觉得比较舒服,有种安心的感觉。从电邮看到关于慈济建筑的讲座,非常有兴趣了解静思堂背后的故事。

“灰色代表不要起贪念,能让人的心灵安定;宗教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论任何宗教要传达的都是要人人向善。” 听过林文成的分享后,欣怡有很深刻感触。

慈济建筑无声说法,带给社会一股安定的力量,也是社区心灵成长的所在,期许这一栋栋慈济建筑能接引更多善心人士,为社会缔造更多爱的能量。

<注>:
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悅、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與戒和同修,是释迦牟尼佛為出家弟子制定的僧团生活准则。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