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伯,您要加油哦!”
“师伯,人文真善美团队等着您回来,一起帮忙留文史。”
“师伯,大爱妈妈等着您回来帮忙拍照。”
当志工去探访卢俊辉(济曦),一起为他加油打气,他纵使因为病重无法言语,依然会以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他跟志工一起比加油的手势、握紧对方的手、合掌感谢大家的祝福;甚至听到人文真善美伙伴的“呼唤”,不禁抱紧对方。他心中也很想一如往常与大家并肩在慈济付出;可是当无常与病魔来访,一切显得那么无奈;纵然心中不舍,却也无能为力。
“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这句静思语让卢俊辉有很深的体悟,一直推动他在慈济精进,珍惜付出的每一个当下。
曾经,他在人文真善美团队是第一号全勤奖摄影志工,随时随地做好出勤务的准备。天天到环保站付出,善用有限的时间与生命做大地园丁。近十年来他也风雨不改,全力配合大爱妈妈走入校园,在多所学校的晨光时段,以摄像头留下不少志工的足迹。慈善访视也不落人后,把爱传播在有需要的照顾户家中,如家人般陪伴。
“我没有很多钱,但是我有时间,我要用有限的时间来付出,发挥生命的良能。”他认真投入每一项志业,结下满满的善缘。
可是,这样开朗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从年幼却是一路艰辛、双肩扛着生活重担;直到遇见慈济,人生找到了曙光,活出了精彩人生。
◎ 背负生活重担 半生奔波劳碌
卢俊辉1949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57年跟随祖母及母亲到马来西亚麻坡与在此地谋生的父亲相聚。
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麻坡中化独立中学,无奈生活困顿,求助无门,只能忍痛辍学,心中一直觉得遗憾。年幼就开始当木工学徒贴补家用,1967年父母相继因病往生,他必须负起照顾年迈的祖母及两位年幼的妹妹之责。为了生活,他曾经与朋友合股经营精品店,也曾因无知从事非法行业。
1985年与太太陈婵娇(慈曜)结婚,并育有两女一男,家境小康却也平淡而幸福。但是夫妻俩却因儿子患有自闭、痉挛、智障的多重性障碍病症,前半生的日子活得非常煎熬。
约廿年的寻医路,爱儿依然无法痊愈,于2007年忍痛将他送往疗养机构。
后半生走入了慈济,找到了生命的依归。从今往后,夫妻二人深入慈济志业,慈善、教育、人文、环保,竭尽所能积极投入。
◎ 亦师亦父陪伴 全勤志留文史
卢俊辉在人文真善美团队承担和气组长,带领志工为慈济留文史足迹。每一场活动中需要排勤务志工,他总是让大家有机会付出;反之,若志工不足够,他一定补位出席拍摄。
志工敬他如师长、父亲般,尊称他“师伯”,他沉默寡言,偶尔幽默惹得哄堂大笑,让大家缓解工作压力。
人文真善美志工眼中的大家长,就是这么可爱,拍起照来却是一丝不苟,认真专注。活动现场时常看到他为了捕捉一个画面而爬高蹲低,只为了为慈济留文史、为志工留足迹。
“非常感恩这么多年来,师伯一直陪伴着我们,留下大爱妈妈很多足迹。”
“他就像爸爸一样的陪伴孩子,从来没有拒绝。”
教育组大爱妈妈潘籹熹(慈曙)眼中的卢俊辉配合度高,不论是晨光时间,或者是校园爱洒,只要拨个电话给他,一定百分之百配合。从星期日至星期四,风雨不改陪着大爱妈妈在九所校园跑透透。
◎ 善用时间造福 发挥生命良能
除此之外,卢俊辉也陪伴太太参与访视,他时常用小轿车载送照顾户出席活动,用心聆听、用爱陪伴,也拍摄不少珍贵的照片;在陪伴照顾户的过程中体会手心向下助人的幸福。
卢俊辉几乎每天都会到合丰环保教育站报到,他在电器拆解区,协助拆解和分类一些已不能用的电器,提高不同类别的价值,又方便回收商收购。
“他就是这么一个守护环境,爱护大地,付出无所求的人。”志工蔡字妹(慈向)每天都见到卢俊辉默默付出,有时看到他不小心手被擦伤流血了,往水龙头洗洗又继续投入工作,她赶紧帮忙上药止血。
“来做环保,不但有益健康,可以动动脑及手脚,又做有意义的事,可说是一举多得。”
“一天没有来就很不自在,感觉空虚。”
他认为在家也是无所事事,就是坐着发呆或看电视;做环保,手可以活动,头脑也比较灵光。他形容自己是一个不善于交际应酬的人,为了不白白浪费时间,就善用午后的时间来做环保,延续物命。
这样的付出,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如白开水平淡却知足,让他觉得生活很充实又踏实。
◎ 无常病苦来磨 茹素行善如初
2022年卢俊辉因为心脏衰竭住院,适逢新型冠状疫情期间,家人不方便留院照顾;纵使他处在不方便的情况下,偶尔情愿以面包充饥,依然坚持茹素。他也请家人把竹筒扑满带来医院,每天一定要投钱入竹筒。
守戒行善不因病痛有所懈怠,反而益发精进。
只是,这一场病让他的身体与精神每况愈下,日益消瘦;加上眼疾导致视力模糊,就算曾经天天用来拍照的相机,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即,只能“画饼充饥”来抒发内心的渴望。
“这一些相机是我在环保站回收回来的,不能用却舍不得丢掉,摆设做展览。”家中摆放了不少回收的相机,他看着也欢喜。
卢俊辉对相机有一分难以言语的情愫,太太陈婵娇形容,相机就如他的情人,他有空总是拿来摸一摸、擦一擦。近几年因为病了,眼睛看不清,没有能力拍照,他仍然对相机爱不释手,常常手上拿着放大镜对着相机仔细摸索,最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充满不舍与无奈。
“曾经他每天早上都拿着相机去校园拍照,现在却是无能为力,我看了也很不舍。”陈婵娇一路见证卢俊辉对摄影的热爱,无奈病苦来磨,她只能用心地陪伴与照顾他。她对先生最赞叹的是:不论身在何处,他一定坚持茹素及投竹筒;至今在家养病,投竹筒的善行并未间断。
◎ 发愿捐赠大体 化无用为大用
卢俊辉在2011年1月2日参与马六甲《无量义经》经藏演绎中的一段经文:能舍一切诸难舍,财宝妻子及国城,于法内外无所吝,头目髓脑悉施人。经文让他深深摄受,觉得自己在生活上的物质虽然不是很富裕,可是还有健康的身体,所以从那时开始就把握时间来付出。
当卢俊辉病了,脑海中又再次浮现那段经文,请女儿帮忙安排,过后与太太及儿子三人签署大体捐献同意书。
“我在做环保的时候,希望物尽其用;我也希望我的最后一刻,把身体捐出去,这副臭皮囊也可以化无用为大用。”
卢俊辉在签大体捐赠时,为医学生们写下祝福与期望:“希望大家可以学习到更高的知识,为未来医学做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那种“宁可在我身上割错一千刀,也别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的宏愿,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与面对,唯有透彻了解才能圆满。
●
人生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能自我拓宽生命宽度与厚度。卢俊辉前半生纵使生活艰辛,后半生与慈济邂逅,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祈愿他能圆满此生的愿,世世常行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