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守护医疗的推手

姓名:黃淑琼(慈倩)
年龄:64岁
志工年资:26年(1997年)
受证:2004年

黄淑琼二十多年来承担联系医生以支援慈济义诊服务的重任,接引了不少医生加入慈济医疗团队。图为2007年慈济照顾户新春发放间,黄淑琼于义诊区关怀前来看诊的难民孩童。【摄影:刘玉丽】

“当初我以为只要‘念经拜忏’就是学佛,所以经常在道场上寻寻觅觅。后来在慈济里听到一句‘慈悲若只是停留在心中,苦难众生不能离苦得乐;当慈悲与济世并行,苦难众生就能得救。’”

黄淑琼(慈倩)在1990年接触佛法;有次跟好友宋国权建议:不如我们去找个慈善团体来参加,一起做好事来回馈社会,这才是学佛的目的。国权不久后就找到慈济,引荐了淑琼及妹妹淑如(慈千)从此开启他们的慈济行。学佛的淑琼从慈济里看见“原来佛法可以用在生活上,也可以帮助他人。”

年轻时个性独立,勤快俐落的淑琼与妹妹一起经营美容业约二十年;她常往返印尼和汶莱拓展人脉,直至加入慈济后,为兼顾事业和志业才舍去庞大的经营商业模式。

千禧年以前,慈济在雪隆尚处于起步阶段,她当时与许多志工一样,慈善、医疗、教育及人文等四大志业走透透;碰到与事业撞期的慈济活动,她总会优先做慈济。

2002年9月,当时的社区组长邓淑莲(慈皇)委托她关怀及陪伴从东马实习回到马大医院的蔡毓彬骨科医生,对方与淑琼见面之后,立即加入慈济人医会。当下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和肯定。不到一年,淑琼就被推选承担雪隆慈济医疗干事。从此,她就担起“接引”医生及“保温”的工作,对完全没有医疗背景的淑琼而言,这是一项极挑战的事。

“我站在医院门口,不知道从何着手,不知不觉来到一个部门的行政处,看见墙上的佈告板贴着该部门主任和医生的名字和照片。我灵机一动,不如就从这里开始找人吧!”于是,她把所有医生的长相和名字都记录起来。

徘徊在医院里,只要有医护人员对着她笑,她立即把握机会上前与他们交谈,并取得对方的联络电话。“有了电话号码,就有机会邀请医生和护理人员参与义诊服务。”

淑琼发挥主动关怀个性,甚至每周一次造访医生,经常制作不同口味的点心提供医生小休时联谊享用。尤其是在马大医院,是她多年来最熟悉的医院范围,她可以带人穿梭在整座马大医院的各科部门。

“我相信选读医科的人,当初一定是怀抱救人的心,只是长期的工作倦怠感,暂时遗忘了人医仁心。希望藉由慈济大爱环境,让他们体会不仅‘视病如亲’,还能‘视病如己’,培养出尊重生命、守护健康的情操。”

早年,淑琼被志工称为“医生保姆”,只因她肩负沟通医生,安排他们参与慈济义诊服务的重任。除此,她会构想多举办社区健康检查,除了嘉惠民众对自身健康的意识,也能招募多一些医生来慈济帮忙。

曾有医生说:“Angie(淑琼的英文名)最令我佩服的地方,就是‘吃自己的饭,做别人的事’;当初还以为她领慈济的薪水,所以不太理会她,没想到她每次搭公车、做点心给我们吃,都是自费的。”

每每遇到慈济雪隆分会接到跨国医疗个案,从国外来马寻医的病患及家属,慈善同仁都会联络淑琼来承接关怀,陪伴病患走访医院的事项。

人生最大的苦莫过于病痛,只要看到病人康复出院,就是黄淑琼最大的推动力。而今病重的她最能感同深受病人的苦。2019年,淑琼罹患子宫颈癌末期,在昌明的医疗帮助下让她渐渐好转,后来在三位贵人医生的照顾下,也让她已经康复了。

避免癌症复发,也为了抵免接触人群,导致低免疫力的身体再受感染,淑琼非常照顾身体,她一边修养一边继续做慈济。在家也持续打电话跟医生沟通,安排慈济义诊排班服务。有一阵子,淑琼住院接受治疗四十天,主治医生看她病得那么辛苦,还心心念念慈济,问她一句:“慈济没有你不行吗?”

“不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我可说在与时间赛跑!有精神、有体力就赶快把握付出的机会。”她说:“幸好赚到了早在二十几年做慈济,学佛用在这一时,现在的我虽然身处病苦,但我非常感恩‘重业轻报’还可以行动如常,把握当下做慈济,让我看透人生真理。”

来到2023年末,做慈济已有二十六年,盘点人生的点点滴滴,她感恩自己没有白做!只要身体好转了,她就答应法亲出发去医院做关怀。更感恩自己由始就与医生们有一段深缘,只要有人需要她引荐哪一位仁医能够救治,一通电话也许就能帮到一个病人一个家庭。

2006年,慈济雪隆与联合国最高难民专员署刚开始合作在吉隆坡市区举办每月的难民义诊服务。淑琼成了接洽与安排医生们的联络人。图示难民义诊服务现场,淑琼透过缅甸翻译员询问病患。【照片:刘玉丽】
黄淑琼于吉隆坡慈济义诊中心排班当志工,服务前来看诊的病人。【照片:戴于玲】

 

黄淑琼(左)认为只要在医护人员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不管日后到哪里,他们都会寻找为人服务的机会。【摄影:颜倩妮】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