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街道超人出动 携手净街行

马六甲慈济青年响应“世界清洁日”,号召大众化身“街道超人”,携手走入社区展开净街行动。透过捡拾垃圾与资源分类,不仅让街区焕然一新,也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垃圾积少成多对环境的危害。这场行动不只是清扫街道,更是一场心灵教育,提醒人人以具体行动守护地球,从生活细节落实环保,共同凝聚青年守护大地的力量。
马六甲慈济青年响应“世界清洁日”,号召大众化身“街道超人”,携手走入社区展开净街行动。【摄影:廖志勇】

每年九月的“世界清洁日(World Clean Up Day)”,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行动之一,来自超过一百二十五个国家、逾四千万人共同响应,以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守护地球。

2025年9月28日,慈济马六甲分会号召三十五位“街道超人”走入马六甲武吉波浪(Bukit Beruang)社区,以实际行动响应,拾起垃圾、分类回收,让环境更清新,更是心灵教育,提醒人人从生活小处落实环保,让地球更干净。

◎ 亲子同行 周末化为环保日

此次活动由马六甲慈济青年组举办,为了让参与者熟悉彼此,活络气氛,青年曾嘉蔚与锺凯萱带动大家进行“你比我猜”游戏。参与者依组排列,由每一组的第一位获取题目后,透过肢体动作将题目词语传递给下一位,最后由每组队伍末端的成员猜出答案。过程中笑声不断,轻松的暖场游戏,拉近了彼此距离,也为当天的净街行动揭开序幕。

在净街队伍中,有大专生、友族同胞,也有一家四口共襄盛举,在人群中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妈妈郑康妮牵着七岁女儿吴思彤,与先生吴家煌、九岁儿子吴羽翔一家四口共同参与,将周末化作亲子环保日。

今天的“亲子环保日”是妈妈郑康妮的主意。虽是第一次参与净街活动,但她自小就很关注环保议题,并将环保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制作环保酵素、厨余堆肥、不制造额外垃圾,并在社区捡拾可回收资源送往回收场等。

郑康妮(绿衣者)与先生吴家煌、九岁儿子吴羽翔和七岁女儿吴思彤,一家四口共同参与净街,将周末化作亲子环保日。【摄影:廖志勇】

她感触地说:“今天捡了很多烟蒂,平常可能不觉得,直到亲眼看到数量累积,才更体会垃圾积少成多对环境的伤害。”她认为,虽然活动规模不大,却是一场“心灵教育”,启发人人重视环境永续。

儿子吴羽翔曾跟随安亲班参访慈济爱极乐环保教育站,回家并向妈妈分享所学5R(Refuse-拒绝、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Regenerate-再生)环保知识。他说:“爱护地球很重要,不然地球会有很多垃圾,影响人类的生活”。他一边说,一边与妹妹开心地捡拾垃圾,兄妹俩都因照顾地球的行动而感到欢喜,童心展现爱地球的纯真力量。

郑康妮因孩子的自动自发而感到欣慰,她并期待孩子未来能保持这分爱护地球的心。她认为环境永续是人人的责任,一家会继续响应环保行动,除了个人力行以外,未来她也愿意邀约身边人响应环保。

不分年龄,人人一个小动作,就是守护大地的重要力量。【摄影:廖志勇】

◎ 爱护地球 跨族群携手响应

除了亲子家庭,马来西亚自然协会(Malaysian Nature Society, MNS)森美兰与马六甲州主席佐丽娜医师(Zorina Khalid),也带领志工莎丽法(Sharifah Zaharah)、努尔(Nur Safiah)及孩子共同投入。他们前一天才在波德申响应清洁行动,今天再次参与净街,时时展现守护环境的心。

净街过程中,不少居民看到大家在清扫社区,感到不好意思,认为自己居住的花园竟需要他人协助清扫,承诺未来不再乱丢垃圾。参与者一致表示,很享受今日一小时的净街活动,唯有亲身付出,才能真正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以及走入社区捡拾垃圾的意义,也更懂得珍惜干净的生活环境。

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森美兰与马六甲州主席佐丽娜医师(左一),带领志工莎丽法(右一)、努尔及孩子共同投入。【摄影:廖志勇】

净街行动结束后,人人回到礼堂享用茶水与点心,接着分类所捡拾到的物品。把握机会,志工郑维丰(诚宣)向大家分享“环保十指口诀:瓶瓶罐罐纸电1357 ”,这份简单的口令分别代表着不同种类可回收的物品,帮助人人正确进行分类,减少污染,延续物命。

统计结果显示,短短一小时内共清理出约六十二公斤的垃圾与可回收物品!一般垃圾近三十六公斤、玻璃十公斤多、塑胶十公斤等,数据令人震撼,更凸显大众应正视生活中的浪费与污染。

志工郑维丰分享“环保十指口诀:瓶瓶罐罐纸电1357”,简单的口令分别代表着不同种类可回收的物品,帮助人人正确进行分类。【摄影:廖志勇】
短短一小时的净街,共清理出约六十二公斤的垃圾与可回收物品。【摄影:廖志勇】

◎ 净街净心 展现青年大力量

今日由马六甲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简称慈青)郑维慧与张玉萱担任司仪,两人性格内向却勇于承担,互相鼓励,一人负责中文、一人负责英文,圆满完成主持任务。郑维慧分享:“每个环节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最难的,但是只要说出口,接下来就会很顺利。”

两人的父母亲都是慈济志工,因此他们对环保观念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落实环保。郑维慧分享,自己会将日常制造的垃圾,确实落实分类回收;张玉萱则表示,自己垃圾不落地,平日出门看见街道上的垃圾会觉得很难过,而可回收资源也必定妥善做好回收。

两人异口同声表示,年轻人能做的事情很多,保护地球环境的力量也很大。

慈青郑维慧(左一)与张玉萱(右一)担任司仪,两人性格内向却勇于承担,圆满完成主持。【摄影:廖志勇】

张玉萱强调说:“年轻人能够分辨对与错,自己做还不够,应该勇于和朋友多宣导环保观念。如同今天的净街,不只是清理街道,更是清净人心的好方法。”张玉萱强调说。

随着科技与城市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正如证严上人所提醒:“天灾源自人祸,环境污染因人而起,也能因人改变。”从1990年起,上人呼吁大众“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一个小动作,就是守护大地的重要力量。

马六甲慈济青年与民众携手,化身“街道超人”的这一天,不仅让社区更干净,也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爱护环境的种子。当人人都愿意从自身做起,地球的未来就能更美好。

马六甲慈济青年与民众携手,化身“街道超人”,不仅让社区更干净,也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爱护环境的种子。【摄影:廖志勇】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