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干净美好的地球 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慈济志工趁2021年4月15日马六甲历史城日,进行净街活动。 此次特邀马六甲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Corp),针对加强资源源头分类的执法行动,为大家除疑解惑。
慈济志工与民众讲解如何分类资源与垃圾,力求减少土埋场的垃圾压力,让地球永续。【摄影:杨秀丽】

马六甲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Corp)副主席雅尤(Siti Rohayu Binti Mohd Isa)发表声明,马六甲在2020年增加约一万人口,垃圾处理压力更为严峻。土埋场,远远不够填满人们的欲念。因此,减少可回收的资源变成土埋场的垃圾,势在必行。

因此,自2021年3月起,SWCorp在全甲州住宅区,加强资源源头分类(SAS)执法行动。在此法令下,马六甲市民的垃圾如果不分类,最高可被罚款马币五百令吉!
 
近期,峇株安南环保教育站外,慈济志工黄金宝(惟群)发现有民众除了带来环保资源,也把不可回收的资源,丢进环保站的垃圾桶里。询问为何不放在自家垃圾桶,原来是“怕被罚款啊!”慈济多个环保站的志工们,亦遇上类似情况。慈济爱极乐环保教育站里的垃圾桶,原本一个月才累积一辆约一千公斤重的垃圾量,而今一个月就需要用上二到三辆垃圾车!这意味着垃圾量的增加。

垃圾量剧增的原因除了疫情,让宅在家中防疫的民众,趋向选择网购、外卖,还有一部分的垃圾来源则是民众担心被罚款,因此“拿来慈济最安全”。

志工除了要分类资源外,还得处理垃圾,人手不足下,疲于奔命。再者,环保志工面对民众针对资源源头分类的疑问,亦是一知半解。

4月15日乃马六甲历史城日,适逢此假日,慈济各社区举办了净街活动,为修复地球尽心力。在爱极乐社区,志工除了净街,还请SWCorp合作,给予宣导和解说,为大家除疑解惑。

慈济志工与SWCorp合作,为民众讲解资源分类。【摄影:杨秀丽】

◎ 现场解说更明白

原本,志工与SWCorp五位成员,在爱极乐环保教育站邻近的油站设摊说明。常到香港旅行的民众吴先生建议借镜香港的例子,垃圾桶附上图片,方便大家分类。眼见来人寥寥无几,志工于是邀SWCorp员工,到附近住宅区的垃圾桶旁,为大家现场说明。

“你们看,这就错了。”SWCorp成员之一的慕沙(Musa Bin Naim)打开其中一家垃圾桶,伸手把里面的一袋物品拿出来。他打开塑胶袋,里面有一瓶过期的饮料、笔记型电脑散热器、几个玻璃瓶,还有美颜产品的盒子等可回收物。

志工请垃圾桶主人黎燕平先生,一起聆听慕沙的讲解。

SWCorp成员慕沙(右)为黎燕平先生解说如何正确分类资源。【摄影:杨秀丽】

“垃圾桶里只能置放用塑胶袋装好的厨余、肮脏物品等垃圾;至于可回收物,请根据你们当区的垃圾回收时间表展示牌上的日期,放在垃圾桶旁就可以了。”慕沙向黎燕平先生说明。

“那已经用过的干电池呢?”黎燕平询问。 “也一样放在可回收的塑胶袋里,在回收日当天,放在垃圾桶旁就行了。”慕沙重复说明。

十多年来,黎燕平与家人习惯将回收物送到慈济爱极乐环保教育站。当天,孩子不小心把可回收物放进垃圾桶里。他庆幸有慈济志工和SWCorp执法人员一同解说,为他解开困惑。尤其,志工还向他解说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物品,加强他的分类知识。

“谢谢你们的讲解,未来我就可以好好做分类,不会把垃圾带到环保站。”黎燕平认真说道。

◎ 为大家除疑解惑

净街活动告一段落后,雅尤用幽默易懂的互动方式,与八十八位出席者,讲解资源源头分类及其执法行动。出席者有慈济志工、工厂员工代表、各校师长、学生。

一连串严厉的执法行动,引起民众的注意与疑惑,与会者纷纷提出问题。

“我们只有一个垃圾桶,还要依照红、蓝、青、白塑胶袋来分,要怎样做?”很多人跟黎燕平先生有着同样的疑惑,就连志工也不甚了解。

“民众只需把可循环资源,装在不拘颜色的塑胶袋里,放在住家垃圾桶旁,等待垃圾车每周来收取。厨余及不可回收的垃圾如肮脏油污的物品或纸尿布、口罩等,装在另一个塑胶袋里,放进垃圾桶内,垃圾车一周会收取两次。”雅尤说明。

甲州固体废料管理机构副主席雅尤与八十八位出席者,讲解资源源头分类(SAS)资讯。【摄影:陈联喜】

“我家的垃圾桶被偷了,怎么办?”“那就报警,才能申请一个免费、全新的垃圾桶。”

“砍下来的树枝,会被处理吗?”雅尤提醒:“那是屋主的责任,叫人来砍树,就要自己善后。我们仅回收小量的枝干枯叶,但也必须放在袋子里,放置在垃圾桶旁。”

“宣传册上注明的四类垃圾,是要分开放,还是可以一起放?”雅尤回应:“所有的垃圾放在一个袋子里就可以了。”她耐心回答大家的询问,还请伙伴现场演练执法人员如何临检。

◎ 减少土埋场压力

志工赖淑翎任职于附近的工厂,近期接手仓储管理。当天她在宣导区,把握机会向SWCorp成员请益,希望对工作有所助益。赖淑翎参与慈济后,投入环保分类,发现并不是所有塑胶类都可以被回收。此次最大收获是得知无法被慈济吸收的塑胶类,都可以交由南方环保公司(SWM)处理,而不至于沦为垃圾。

此外,赖淑翎家附近就有夜市,民众常把资源丢进她家垃圾桶,让她防不胜防。经由雅尤的劝导,她接下来会在夜市当天,把自家的垃圾桶拉进屋子里,以防临检时有理说不清,还得被罚款。

赖淑翎(右)在宣导区,把握机会向SWCorp成员请益。【摄影:杨秀丽】

志工李彩燕(虑润)以往将慈济无法回收的塑胶袋,当成垃圾丢进垃圾桶里,造成土埋场的负担。她与同住友人都是慈济志工,厨余全都拿去做不同种类的堆肥,最烦恼的就是慈济无法回收的塑胶。原来,只是多做一个动作,将这类塑胶袋装在一起,放在垃圾桶外,结果,就不一样了。听过分享后,她欢喜表示:“现在我们家就只剩口罩等一点点垃圾了!”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然能留下有树林,美好而干净的地球给下一代。”这是雅尤的愿望,也是志工的共同目标。

雅尤肯定慈济在环保教育上的努力和用心,期待未来双方合作,携手为地球的永续发声及行动。虽然适逢穆斯林斋戒月,她依然携同伙伴们一起为活动给力,并建议开斋节后,再与志工们共聚,继续为环保教育加强合作和交流。

雅尤(右二)与伙伴回应志工的发问。【摄影:陈联喜】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