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及23日,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一年一度的歌舞剧,是许多学生期盼实现的梦想舞台。两天三场的演出,凝聚了近一年的筹备心血,从演员、乐手、舞者,到道具、灯光、手册等幕后团队,皆由学生主导、教师引导,一步步将舞台构筑成形。
◎道具组 手工与领导力的练兵场
道具组是每年最早投入制作的团队。三月起,二十多名七至十一年级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一起切割、拼贴、上色,将创意变为实体。
九年级毅力班的萧羽晴是歌舞剧幕后道具组的重要负责人之一。不知不觉中,她从中学七年级开始加入道具组,到今年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热爱美术与手工的萧羽晴觉得道具组是一个让她能够学习更多也能发挥所长的地方。
这三年来,她了解到制作道具不是手到拿来,需要仔细的规划,与团队讨论,分工合作,确保道具能在时限里完成。她从执行指令,成长为统筹分工、沟通协调的领导者。她说: “如今身为组长,我必须先跟老师讨论,把工作分配好,还要清楚地跟组员们传达要制造的道具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自己除了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还学会了解决问题。
“在道具组最大的满足感就是看到亲手制作的道具出现在舞台上,我的名字也被记录在节目册中,为我的中学生涯留下美好的印记。”

中学部美术老师刘月萤是歌舞剧道具组的负责老师:“有些学生喜欢参加幕前的表演,也有些学生是喜欢幕后的工作。道具组是歌舞剧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喜欢手工,喜欢幕后工作学生的舞台。”
道具组需要跟舞台剧负责老师了解歌舞剧共有多少个场景,每个场景需要什么背景和道具,老师再和道具组组长们进行分析和讨论。她说:“在讨论的过程,让组长们去想象,大家各自找资料,然后分享,这个过程中,整个舞台怎样呈现的画面就会慢慢出来。”
刘月萤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面对挫折。“有些孩子中途放弃,但也有一直坚持、不断成长的。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课本学不到的软实力。”

◎记录汗水与热忱的文字与图像
人文讲堂前准备了好几个QR图码。工作人员鼓励观众们扫描,以获得歌舞剧节目手册。舞剧节目手册里除了有剧情大纲,更重要的是记录了歌舞剧中台前幕后每一位默默付出的成员,大家都是成就这场歌舞剧的功臣。
舞剧节目手册组也是其中一组走在最前,做到最后的岗位。手册组由中学部美术老师黄美珊带着一组学生一起制作。她们用图像和文字,为歌舞剧做记录。黄美珊老师说:“歌舞剧节目手册不单单是提供观众了解歌舞剧的资料,更是记载着一群热诚的学生,为这歌舞剧付出汗水与靑春的记录。”
没有制作节目手册经验的黄美珊老师,毅然承担起这项工作,她表示,歌舞剧节目手册工程浩大,需要沟通各部门、收集资料、设计排版;虽然如此,却也是一个可以全面了解整个歌舞剧的小组。她相信学生通过制作歌舞剧节目手册,能加强她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从个人才艺到团队共振
歌舞剧的乐手们,没有灯光的照射,没有站在台上,可是一样赢得现场无数的掌声。现场演奏需要配合剧情和歌曲,挑战大,难度高,可是在大家的努力和坚持下,歌舞剧得以顺利地演出。
“七年级我错过了遴选,八、九年级我没被选上,今年终于被选上了,我眞的非常兴奋。”十年级信心班的贝斯手朱哲睿开心的分享。没被选上的日子,朱哲睿也没有闲着,他积极练习,磨练自己。擅长钢琴和吉他的朱哲睿还学习新的乐器贝斯。今年还凭弹奏贝斯加入歌舞剧的团队,朱哲睿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除了购买贝斯,他还从不缺席排练,态度积极:“参加学校歌舞剧是我中学生涯的愿望清单,我今天终于做到了!”
热爱音乐的朱哲睿表示,参加歌舞剧除了让他在乐器演奏上进步不少,也让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新的体验:“自己一个人玩乐器,和一大群人一起玩乐器是很不一样的,大家一起,更开心,更有趣。”

十年级知足班的刘颢烨在歌舞剧中,指尖在钢琴键上行云流水,技艺精湛,与队友们密切的配合。去年,半途加入歌舞剧团队的他只管把自己要演奏的歌曲弹好;今年,刘颢烨全程参与团队:“我更深切的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学习到与其他乐手和歌手演员的配合。团队间互相信任,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时候看卡通《猫和老鼠》看到汤姆弹钢琴的画面,刘颢烨觉得弹钢琴很厉害,就要求父母让自己学钢琴:“弹钢琴除了让我放松心情,也让我发觉到自己的天赋。”弹钢琴对刘颢烨来说是兴趣,是他放松心情的管道,也是他热爱的事情。
“现场演奏需要大量的配合,沟通和练习,我们从年初开学一直不间断的练习,才有今天的成就。”刘颢烨表示今天的演奏成果很满意,可是他幷不满足于今天的成就,他相信歌舞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有信心,明年还能更上一层楼。虽然明年需要面临升学考试,可是刘颢烨已经把歌舞剧列为中学生涯中很重要的事情,他会继续参与学校的歌舞剧:“和大家一起玩音乐,展现我们的才能,是一件很快乐,很光荣的事。”

今年才刚加入慈济国际学校的中学部音乐老师纳斯,一边适应新环境,一边就马不停蹄的加入歌舞剧陪伴学生。纳斯老师第一次接触歌舞剧,跟他之前参加的音乐会有很大的不一样:“歌舞剧与音乐会呈现方式不一样。歌舞剧有剧情,演员,还有舞蹈,可是在乐器演奏方面还是一样的,乐手需要投入大量的排练和感情连接,幷把歌曲的意境呈现出来。”
纳斯老师很开心有机会成为歌舞剧的一员,看到学生的进步与成就,他也衷心的为他们感到骄傲。他表示,歌舞剧非常符合二十一世纪教学法(注一),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好的发挥互动和合作、探索和实践。这些经验的累计,都可以帮助学生有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

◎在坚持中 突破自我
歌舞剧中不乏参加多年的学生。他们在歌舞剧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値,也在歌舞剧中茁壮成长。
十年级的毅力班罗恺意在这次音乐剧中兼任演员和合唱队。她表示,最大的挑战是要兼顾多个角色,需要背诵大量台词幷掌握情绪的表达。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她不断反复观看音乐剧影片,模仿角色的动作与发音,以克服因口音和语言带来的困难。
“演员不仅要演戏,还要唱歌,责任更大,要学习和记住的东西也更多。”罗恺意说。从小热爱音乐的她,希望在中学阶段能多参与音乐剧和各类表演,为自己的音乐之路留下珍贵回忆。尽管英语不是她的母语,剧本阅读和准确表达对她来说是挑战,但在老师和朋友的指导与鼓励下,她不断进步。“虽然排练过程辛苦,但看到最后的成果,我眞的很开心,因为自己确实有成长,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舞蹈组的孙瑜敏来自十年级的勇气班,从小就对舞蹈充满兴趣,她在小学时期学习过传统舞蹈,家人也很支持她的爱好。因疫情一度暂停学习,但进入中学后,她接触到K-POP ,幷被这种舞风深深吸引,开始自学。从十三岁至今十六岁,她一直坚持在家练习舞蹈。
孙瑜敏去年首次参与演出,今年已是第二年。今年她还挑战编舞的任务。她坦言,一开始觉得编舞还行,但今年歌舞剧中的歌曲较为缓慢、偏向芭蕾风格,才意识到难度。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她需要花很长时间思考、收集资料、参考,才完成整支舞蹈的编舞。 ”
“妈妈常对我说,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坚持下去,一定能做到。”她分享道。正是这样的鼓励与信念,让她无论遇到什么难度与挑战,都选择坚持。她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完成目标。

十一年级的林彤恩,过去四年积极投入音乐剧,从幕后到台前累积了丰富经验。她最初在《阿拉丁》中加入道具组,随后在《美女与野兽》担任服装总监,去年《马戏之王》首次尝试加入舞蹈队,今年更进一步,挑战编舞与舞者的身份。她坦言:“每一个岗位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学习。我都很喜欢,因为能尝试不同的东西,认识不同的人,也学到新的技能,所以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接近演出前的那段时间。“在接近音乐剧的两个星期,大家都会一起加紧练习,那种齐心协力把舞台做到最好的感觉,我很喜欢。就算考试很忙,我也会抽时间参与,因为我眞的喜欢表演,也期待最后的成果。”

●
无论是幕后的道具、手册,还是台前的弹奏、演出,学生们在欢笑、挫折与合作中,收获了超越技艺的成长——沟通、领导、抗挫、合作……这些看似无形的“软实力”,正是歌舞剧送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正如林彤恩所说:“参与音乐剧是一段无悔的旅程,只要努力幷且合作,就一定会很开心,也一定能带来精彩的表演。”年复一年,舞台上的灯光会熄灭,但那份因热爱而闪耀的光,却会长久地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注一:
21世纪教学法(21st Century Teaching Methods),也称为21世纪技能教学法(21st Century Skills Pedagogy),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21世纪必备技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互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